分享

金庸武侠世界 | 易经角度解读正邪

 为什么73 2018-01-25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事知多少
清风笑 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苍生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



这首《沧海一声笑》你一定听过,你还记得这首电影插曲是在什么情节中播出的吗?那就是衡山派刘正风和魔教长老曲洋的琴箫合奏,书中的那段人间绝唱《笑傲江湖》让读者都为二人的惺惺相惜而感动。


 
刘正风是衡山派响当当的角色,师兄是掌门人。曲洋则是魔教长老,地位仅在教主和左右使之下。而这两位绝世高手门派不同,正邪不两立,却可以在音乐中可以抛下成见和分歧,视彼此为音律上的知己。惺惺相惜的一起交流音乐直到最后身负重伤而死。这样的不计回报,不计得失的友情成就了《笑傲江湖》曲谱,这段演奏自然也是整部电影是最经典也是最耐人寻味的段落。



在看这一段的时候,你看到是一个正派?一个反派吗?不然吧。他们的人物性格早已经不是简单化的黑和白,而是两个真性情的人心灵沟通。金庸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写手,这在他的武侠世界永远不是非黑即白的,就像刘正风和曲洋的友谊一样,这是一个超越简单黑白的正邪世界,这些人物都是立体丰满,亦正亦邪的。就像金庸笔下太多的其他复杂人物,让读者可以反复回味人性的复杂与丰富。



正邪的武侠世界也可以用阴阳来理解:阴阳双方的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就像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如天与地、上与下、内与外、动与静、升与降、出与人、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虚与实、散与聚等等。如果没有上也就没有下,没有阴也就没有阳。

 

反映在武侠世界就是正邪看上去势不两立,其实人都是亦正亦邪的。所以每个金庸笔下的人物都不是是脸谱化的好人,或者坏人。最有代表性的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老邪,“正中带有七分邪,邪中带有三分正”。这就像生活中的你我,不能单纯用阴阳或者正邪区分。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没有纯粹的好人,也没有纯粹的坏人,坏人中也有善良的一面。每个人都是阴阳两赋,正邪兼而有之的。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只有在阴阳交替变换中不断去维持阴阳之间相平衡的关系。想把任何一方消灭就会打破平衡。就像《倚天屠龙记》中出现正派六大门派聚首光明顶去绞灭邪教,好像邪教怎么也绞不灭,就在明教就快被灭的时候,它在张无忌新教主的带领下越来越强大了。最后明教带领着信众竟然完全推翻了蒙古政权。这就有点像抗生素和细菌之间的抗争一个道理。现在用的抗生素药效越来越强,最后细菌没有被消灭,反而未来会有超级抗药病毒不断变种出来,导致身体的有益菌也会消灭,最后人体整体失衡。


 
所以金庸大师也给出了他的正邪答案给我们,那就是他晚年创作的《鹿鼎记》主人公韦小宝就是这样一个正邪难辨的人,韦小宝自小在妓院中长大,为人好赌、好色,骂人、骗人、赌钱,却又有江湖义气。很难说他是好人或者坏人,他是一个小混混,也曾经权倾朝野。他是天地会的一员,也被卷进了神龙教。这样的一个人物灵活圆通,随机应变,抛弃了高官厚禄和万贯家财,最终携七个夫人归隐。他可以放下江湖道义,放下官场名利,也放下了物质贪欲。韦小宝绝对可以算是活出了一个大自在的混混。




韦小宝是不是庄子的逍遥状态的完美示范呢?他给了我们一个只用正邪两种颜色看世界的人很多的启示。琴瑟和鸣的状态可以不仅仅是两个乐器的合奏,而是内心阴阳观点的和谐共生。绝不偏执于一端,随心所欲不逾矩。


你的世界是怎么样的阴阳关系?

圆滑不够是否就是因为正邪之念太顽固呢?

怎样活出生命更自在的样子呢?

欢迎报名易道智慧课程,调整你心界的阴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