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的华美

 浅浮世间 2018-01-25
一段时光里,不知应该做些什么,也不知应该如何停止。
越长大,发现梦想也越来越停留在过去,又或者解决了吃的问题了,却没了理想了吧,每天用各种各样的信息把自己的脑袋装的很满,不知是真的很忙,更不是真的不忙。虚拟的网络时空,一点新闻,一个影视剧,或是一个游戏都能看很久,而就是读几本书又怎么样呢?只是不敢再问自己,看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1、2018年1月24日腊八,成佛日,我想我不应该如此在虚度着时光。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到了寺院,熬粥,然后分发给路过的信众。
我不知道别人是怀着怎样的虔诚的,但我却绝对怀疑自己的用心,请了一天假说是做公益,不如说给自己找些事做,给自己孤寂的心找些材料,精神是否能寄与神明我并不敢断想。必竟没有发愿也没有初心啊,甚至于我不敢否认自己有做秀(虽然是给自己做秀)的意味,做多多的事来分散自己生命的时光,那么做好事与做坏事对于我们还有什么区别呢。

一天过去了,并没有多少人来喝粥,因为怕浪费,只能活动者们自己猛喝,最后也实在是喝不下去了,是啊,在一个物质还算富足的城市里,谁会去乞讨一碗粥的施舍,而或者在一群人中有多少人愿意去给另一群去当信众?而我们为什么要当另一群人的信众?

一个强调着,利益共存的社会,有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而这样纯纯正正商业背后的公益实在少了些诱因在里面。

最后,还是一个小男孩更实在些,在一群人“浪费粮食是折损福报!”的由高到底的议论里,在别人“聪明”的窃窃私语里用勺子把稠的米捞了出来,装在一个大盆里,送到了附近工地的食堂里。然后将那些汤汁泼洒在寺院后面的花树下。是啊,好可惜啊,在处处提倡节俭的城市人里,竟然没人能养一头替人类“打扫残羹”的 猪狗,或是也有养的吧,但这里的猪狗都是人的待遇,甚至于比人还要尊贵些吧。

2、2018年1月25日  
昨天舍了一天的粥,回来时已经晚了,走的急了些,竟然在自家楼下的小区里摔倒了,早晨起来腿竟然有些肿,才想起来前几天下的雪,这两天小区里并没有人扫,也才想起来看门的老头换成了一个姑娘。听说老头家是农村的,所以很勤快,每次下雪,都会帮大家扫扫。但那姑娘好像是居委会的亲戚,所以老头就被赶走了。

想着,披了一件大衣找那看门的姑娘,想去提醒让姑娘扫扫雪,可是终于没敢说出口,因为这公家的雪终于不知归谁管,只好去问姑娘扫雪的工具在哪里,必竟搬到楼里后,自己家里也没有工具可以用。可是发现姑娘并不在门卫厅子里,转了一圈在大爷过去停车的地方找到了扫帚,于是从自己家楼下扫了起来,扫了几下发现楼下那个小超市的人也出来了,大家合力把过路的雪向绿化带堆了过去。扫着就有人抱怨物业管理太差了,这么大的雪居然没人扫,不知是人们的抱怨声被人听了去,还是物业清理的刚刚抽出时间,下午的时候来了辆垃圾车和几位工人,把堆着的雪铲走了,虽然我不知道那已经快要融化在绿化带里的雪水对植物有什么坏处,但我知道好歹有人来过了,可是不来又怎么样呢,那么点雪别说今天扫了下,不扫明天一天也全会化光的,必竟城市里的雪还是太小了。

3、2018年1月26
今天是星期五了,老板说要报这周的业绩,大家心里难免有点说不出滋味的难受,今年业务太难做了,当然我们不是为老板的生意愁,而是自己的收入实在有点少,这其实也还算好,只是周周报业绩,也是时时面临着被开除的风险。虽然换个工作不是事,大家都知道,可是对于刚刚刚熟悉的环境总是有点依赖,尽管这里很不好,这就是人的惰性心理吧。追求缥缈一时的安稳,明知不可能给一家公司打一辈子工,却又不得不坚持着在每一个地方工作。这实在是打工者和老板的矛盾。
于晨的业绩又是第一,没有什么太多的窍门,勤快,掌握的客户资源多了。在于晨后面很多人努力过,但都没有超越过她。小汪,这样的新手更不要说了,别说资料还没背熟,就是背熟了,一下子抓那些客户资源也是不可能的,于是老板又叫他谈话了:“你说你原来是领导的,可你的业绩又不高啊!”小汪心里很委屈,本来在原单位就是领导啊,这是优势,却在新公司里成了话柄,可是一时间跨着行业让自己去哪里找很多客户。

一会老板又叫静静去谈话,静静也是个新人,做文案的,不出大家意外的,老板又向她要粉丝要客户了。静静又很郁闷,业务不给自己客户自己哪里来的粉丝,而这还不算,她是个很不错的写手,用文字增加了客户的粘度,更吸引进来一批粉丝,可是要把粉丝转化为客户却不是她的强项,更她也忙不过来啊。一面要给老板吸粉一面又要给客户一面要出内容,新媒体们其实很愁的,活粉不可能一下子成百上千的来,客户也不可能来的那么快。但是老板要粉丝数量。只能拿粉丝来应付吧,看到那一堆粉,老板就又拼命的想弄出点油出来,可这真难了她们。

其实网络这东西,本来就是一个工具,大家都有了自己也可以有一个,却不能把自己的精力全转到那里去,而踏踏实实过去怎么做现在还怎么做可能更实在些吧。这就是现在大量公司运行不下去的原因吧,现在的中国商人太少务实精神了,总有一种一夜成名爆富的侥幸心理,网络放大了这些虚拟的成功,而忽略了商业经济和生活的本身。
人因为要生活,所以会有需求,有需求,有生产,有交换,然后是产品升级(新需求),而网络过于强调了交换,甚至于交换从哪里来都没有搞明白,就说什么创造需求,互联网燃烧的今天,他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应用在各个领域提供便利,节约人工成本这是实在的,而不应该是互联网造出一批人来,互联网造出一批虚拟的人来,还要这些批虚拟的人创造出真金白银来,这就有点说不过去。

静静说,她想转行了,虽然她在这个行业做的不错,更她的文笔真的不错,总能很适宜的写出客户的心声,也能写出产品的优势,但是她说她看不到自己做这些的价值。忽然这让我想起自己的价值,一个文人的价值?在一个精神无限多元化,信息爆炸的当下,文字的真实价值又是什么呢?或者我们不应该当一个文字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