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建议父母要给与孩子一定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尝试解决一些问题。 比如说,孩子们之间抢玩具,很多父母怕孩子吃亏,怕以后的交往中出现问题,这时父母就会介入其中,去鼓励孩子去争抢。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争是一种本能,而让则是结合了后天的学习发展而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学习能力,更需要在生活里去经历,这样才会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所以,如果是在安全的环境下,不要频繁的去指点他,让孩子自己尝试解决遇到的问题,只有在不断的判断、总结过程中,孩子的内心才能得到历练。 02 父母也要启发孩子思考判断力。 当和孩子一起在游乐场玩耍时,如果遇到相互争抢的场景,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是否该谦让,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与孩子就事论事,帮助孩子建立是非标准。如果当时的情境是可以谦让的,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体验人际之间互惠互利的必要性,也可以通过讲道理来引导他们的谦让行为,当他们做出谦让行为时,可以赞许,可以鼓励,但不要强迫或引诱。当孩子面对明显不合理的被抢玩具的时候,要教会孩子说“不”,懂得拒绝。 03 测试: 你的宝宝懂得谦让吗? 游乐场上,你的宝宝独自玩滑梯。正玩得高兴的时候,一个同龄宝宝飞奔到滑梯边,大喊着“我要滑,我要滑!”,就要抢先玩滑梯。在大人未加干涉的情况下,两个宝宝“过招”之后,你的宝宝表现是? A.不知所措,躲在一边,想玩不敢玩。 B.生气,离开滑梯,再也不肯玩了。 C.霸占滑梯,坐在上面不起来。自己不玩,也不让别人玩。 D.不让这个宝宝玩滑梯,发生冲突。直到听到大人的夸奖和劝说才勉强同意。 E.允许这个宝宝加入,但拒绝这个宝宝“加塞”,告诉他要排队。 F.不冲突,想办法保证自己能玩到滑梯,逐渐和这个宝宝达成游戏秩序。 答案及建议 符合A/B/C的宝宝,还不懂得如何正确谦让,其中AB是过分谦让,C是不谦让。 符合D/E/F的宝宝,能以不同方式进行谦让,达成共赢的目标。 A类孩子的性格,在妈妈眼里看来是一种“软弱”,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更不知道该如何争取自己的利益。妈妈应该在平时多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在宝宝说出自己的愿望后尽量给予满足,让孩子相信自己只要勇敢表达,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B类孩子比较情绪化,表面上看他是在以“赌气”的方式放弃,实际上他压抑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滋生了不良的情绪,心里憋屈。对待这类孩子,妈妈同样要引导他勇于表达和争取,引导他用正确的方法来争取自己的利益。要帮助孩子找到生气的原因,并给他宣泄情绪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