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交所)宣布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债券通有限公司(债券通公司),承担支持债券通相关交易服务职能。这预示着,“债券通”开启的步伐越来越近了。 业内人士认为,两地合资设立债券通有限公司,意味着“债券通”互联互通机制推进脚步越来越近。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讲,“债券通”开启是最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目标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是实现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道路重要前提,也是提高境外机构进行人民币资产配置和提高人民币在SDR中影响的一个重要途径。 据了解,合资公司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汇信息技术及港交所出资建立,分别拥有债券通有限公司18%、42%及40%权益;其建议初始股本5000万港元,港交所将出资2000万港元。初期先开通“北向通”,即境外投资者投资于中国内陆银行间债券市场,未来将适时研究扩展至“南向通”。 港交所总裁李小加今日午间发布日志称,债券通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预示“债券通”开启的步伐越来越近了。“债券通”是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件大事,因为它开启了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新时代。“债券通”必将为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新机遇,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与沪深港通类似,‘债券通’以本地原则为本,主场规则优先,尽量让投资者在不改变交易习惯的前提下便捷参与两地债券市场,两地实行监管合作。”李小加说,而与沪深港通不同的是,“债券通”初期先开通“北向通”,即境外投资者经由香港投资于内陆银行间债券市场,未来将扩展至“南向通”。此外,沪深港通设有每日额度,“债券通”无额度限制。 据悉,在国际市场上,以债券为主要构成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是规模最大的资产类别,债券市场的规模远大于股票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球债券市场总规模为近100万亿美元,全球股票市场规模为67万亿美元。以全球第一大债券市场美国为例,截至2016年底,美国债券市场余额为39.4万亿美元,是当年美国GDP总量的210% 中国债券市场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债券市场之一,在过去五年,中国市场以每年21%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总市值达8.4万亿美元(截至2016年底),仅为GDP总量的75%,无论是参照美国等发达市场的情况,还是根据中国自身的债券市场发展规划,中国债市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数据同时显示,截至2016年底,境外投资者持有的中国债券总值仅为8526亿元人民币,占比约2%,远低于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的平均水平。去年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SDR),占比达到10.92%。 业内人士表示,“债券通”开启不仅为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了提供新的动力,也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参照指标:如果中国债券市场上的境外投资者持有占比上升到10.92%的水平,中国债市的开放无疑就大大提升了一步;同时,境外投资者持有占比的上升,也会相应扩大中国债券市场价格的国际影响力。 李小加同时表示,中国债券市场的成熟和开放,是中国经济和金融实力不断提升的标志,也是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的“神器”。即将推出的“债券通”,将方便更多海外投资者通过香港投资内陆债券市场,为内陆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迎来一大突破,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做出重要贡献。“债券通”像沪港通一样,主要是为全世界数量众多但体量较小或对中国了解不多的国际机构投资者服务,方便投资者从海外参与中国债券市场。 原创文章,欢迎分享 转载请注明 本文转自中国财富帮(ID:china-cfbond) 作者:王宁 新媒体编辑: 熊烨
|
|
来自: 昵称7205634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