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入侵中国市场的“外汇保证金交易”,请保护好你的钱包

 罗宋汤的味道 2018-01-25

外汇保证金交易,作为投资市场中的顶级产品,在国外已有较久的发展历史。

初次接触它,是在2012年时的留学生活,为了能够解决当时较为高昂的生活费,发现日本有一个被称为”渡边夫人“的投资群体,他们通常是掌握着家庭财政的主妇,在照顾家庭之余,一部分主妇通过此类投资,赚取了相当可观的利润。

于是,在国外的合法券商开户,存入资金之后,我也体验到了这类顶级交易产品。之所以称之为顶级,不在于操作它,需要具备多丰厚的投资知识,或者技术分析能力,而是这类交易背后全球化的背景,以至于交易体量之大,根本就不存在“庄家”这类,我们普通投资者避而远之的“吸血鬼”。第二个原因,是他所提供的杠杆倍率相当可观,达到了20-400倍,促使了相当多的中小投资者也能参与于这个市场之中。

在这类投资产品已经成熟的国家,可以明显感觉到,当地政策对于中小投资者的保护以及限制,资金在换算成人民币百万级别以下的账户,通常都仅仅被赋予了最低级别的杠杆,既为20倍。同时本地的金融监管机构直接对持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对于可能出现的投资者的财产损失,有着最低底线级别的安全保障。

回视国内的“外汇保证金交易市场“,在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之后,一大批的代理公司对国外的持牌或不持牌的真假券商进行宣传,拉拢懵懂的投资人将资金投入市场,基本都提供了最高的杠杆400倍,甚至更高的连国外监管机构都不允许的杠杆比率来进行交易。这样一来,中小投资人的交易也被放大了至少20倍,导致大量投资者的资金,甚至是生活资金都白白流入了外汇市场。同时对于国家来说,大量的外汇流出,会导致外汇储备能力下降,造成一定程度的货币风险。

聚焦到更为恶劣的一些代理商以及包装成国外持牌券商的皮包公司,他们往往打着“包赢”,“入金就返现”等的旗号,骗取投资人的血汗钱,往往虚假运营几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卷钱跑路。这类公司往往将大量资金投资在前期包装之中,甚至能够伪装监管牌照,国外的监管机构信息网站又都是全英文网站,导致细微的区别识别起来更为困难。

除去这些风险之外,整个外汇市场也蕴藏着一些不可抗力的风险。例如2015瑞士央行的黑天鹅的事件,当时我坐在电脑前,望着瞬间暴跌百分之三十多的汇价,和我见底的账户,只能感叹市场的残酷。当时不知多少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许多国外的券商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损失,甚至直接宣布倒闭。

综合这些内因外因等原因,国家并未提供给任何机构此类投资产品发行的牌照,中小投资者应该尽量远离此类灰色地带,以保护自己的财产,即使选择国内股票等投资产品进行投资时,也应该使用自有资金中的一小部分来理性投资,一个参与市场6年的还没实现财富自由,痴迷于技术分析的投资菜鸟的忠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