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顶遮阳帽 zjkzxd

 我的儒山 2018-01-25



   我曾有一顶遮阳帽,永不会忘记。
   那是小学四五年级时,父母给我的。当时,不知什么原因,就给我了这么一顶帽子。或许正是我的年龄、长兄当兵了、弟弟妹妹还小、姐姐可能是因女孩戴帽子不多等缘故。
   这是一顶白洋布遮阳帽。它的形状就是一个草帽,构造也挺简单。一个钢丝圈,撑开帽沿的外圆,固定,就可以戴着了,简便实用。夏天,戴着它去学校,很是得意,美滋滋的。帽子凉快不凉快,但心里凉快。那时候,戴草帽的多,戴布料的“草帽”还是很少的,也算的时髦的东西。
   那时候的同学,还保留着一些不可思议的传统,那就是男孩留着小辫子。我同班同学就有好几个这样的。这样的小辫子,一直要到了12岁才剪掉。我戴着这样的一顶“现代派”的帽子,和这些同学有了明显的差别。至于他们为什么留小辫,当然有许多种说法。可是当时就只知道一种,还以为都是这样的呢。这些孩子,曾经是在庙里许过愿的(下花园鸡鸣山永宁寺),还要每年到庙里上香,求锁,以保平安。这个锁,就是一根红头绳,挽系一个疙瘩(一个扣),好似一根项链,套在脖子上。这个锁,在当时市场上一分钱一根,经过拴个疙瘩,就成了五角钱一个了。后来,用塑料筋替代了红头绳。到了12岁,再去还愿时,剪去辫子。这是我断断续续听人们讲的事情。还有一件亲眼看到的事情,究竟有没有联系,一直没有得到答案。但是我却一直以为它们是联系着的。有一年,农历四月十五庙会,我照例也去逛。庙会人很多。但最热闹的还是中寺正殿的扫寺活动。人们成把成把甚至有成捆成捆地上香,香炉里燃烧不过来,人们排队等着,有的则把香放在香桌上就离开了。那些扫寺的,一定会耐心地等着的。我看一个男孩正在进行扫寺。在殿内佛像前,有和尚在那里站着,另一边有奏乐的,听不懂是什么佛音。佛像前的香、蜡烛都点燃着,院子里的大香炉的烟雾也不时地飘进殿内来,烟雾缭绕。佛像高大,穿着新装,坐在高台之上。虽然喧闹,但也是那么庄严。孩子旁,有一个大人,应该是他的家长。他一手拿着笤帚,一手拿着簸箕,在殿内不大的地上,象征性的扫地。和尚和大人在旁边看着。我和一些旁观者,挤在殿门前,向里面观望。这个孩子扫了几下,和尚就接过了笤帚。听不到他们说什么,只见孩子背过身来,要往外走。就在孩子转身的时候,和尚拿着笤帚,用笤帚把在孩子头上敲。也没有注意打了几下。孩子也就从里面出来了,大人也随之出来。看到这里,就去看别的热闹去了。至于他们怎么去剪掉辫子,又有哪些讲究,没有听说过。只是听说,和尚在头上用笤帚把敲打时,和尚嘴里念叨“不要你了,走吧”,不知道是真是假。这个男孩,不是我的同学,即使是同学,也不会去问。我觉得他们留小辫挺可笑,他们怎么那么迷信呢?我留着学生的小分头,戴着这样的时髦的帽子,才是好儿童。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是在庙里却也是一种敬畏,对佛像、对神的敬畏。看到他们扫寺的样子,有点可笑,但也没有笑的意思,更不可能笑出来。
   这顶帽子,虽是喜爱,但是戴的时间也就是两年。现在想起来,帽子之所以未能长久,一是因为它是白色的,不耐脏,那个年龄的男孩,更容易弄脏。二是那个钢丝圈,虽然说是不复杂,但让那时的我使用,还是不那么简单,固定起来费劲。最终什么原因淘汰的,也记不起来了。
   遮阳帽,后来戴了不知多少顶了,但始终没有冲淡、抹掉我对这顶帽子的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