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潇洒,性温存,若有意,似无情,不知他家何处,不知他何姓名,倒叫我坐立难安,睡不宁……”年龄在四五十岁以上的人,想必记得“戏凤”这首歌曲。每当联欢会和电视综艺节目,不时还会听到有人演唱这首歌曲。走过这段岁月的影迷,就会想到有着一双摄人心魂的双眸且巧笑倩兮的林黛。 林黛在影艺事业巅峰的盛年自杀身亡,留下无限的遗憾和一连串关于她死因的“谜”,与美国性感巨星玛丽莲梦露有点相似,直到今日仍然令人怀念至深。 林黛原名程月如,乳名和尚,祖籍广西省宾阳县,1934年12月26日出生,为政界名人程思远先生的长女,母亲蒋秀华。由于战乱关系,林黛童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1948年,当她还在南京汇文女子中学念初中的时候,就因政治因素随家人来港定居,在新亚书院继续求学。 1951年,林黛替著名摄影师宗维赓开办的“沙龙影室”拍了一辑照片,其中一张照片被放大摆在窗橱内,吸引了当时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简称“长城”)负责人袁仰安的注意,立刻找她试镜头,成为该公司的基本演员。袁仰安并根据她的洋名Linda的中文译音,替其取艺名为“林黛”。 林黛在长城一直没有拍电影的机会,1952年,她在严俊的推荐下改投永华影业公司(简称“永华”)。处女作为根据沈从文名著《边城》改编的《翠翠》,她以梳着两条长辫子、天真活泼的摇船姑娘形象一举成名。 1953年以后,永华经济不景,林黛以自由身先后为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简称“电懋”)和邵氏兄弟有限公司(简称“邵氏”)拍了很多影片,自此走上耀眼的电影明星之路,其中由电懋出品的《红娃》在香港上映时,更打破了当时港台国语片的卖座纪录。1957年,林黛凭民初时装片《金莲花》首夺第四届在东京举行的亚洲影展女主角奖;1958年凭古装黄梅调歌唱片《貂蝉》再夺第五届在马尼拉举行的亚洲影展女主角奖。 林黛婚后正式加盟邵氏,1961年凭歌舞片《千娇百媚》三夺在吉隆坡举行的第八届亚洲影展女主角奖;1962年又凭爱情悲剧《不了情》四夺第九届在汉城举行的亚洲影展女主角奖。四膺影后的佳绩,不仅为林黛个人艺术生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更是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从此林黛一名,蜚声国际。而同年公映的《白蛇传》,亦打破了香港中外影片卖座纪录。 林黛事业当红,很多人一直追问她对另一半的要求,她对男人最大的要求就是“忠诚”,她不只一次地说:“谁最能真诚地爱我,谁就会变成未来的丈夫。” 1957年年,林黛前往美国,到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做了几个月的旁听生,在那里她遇见了龙五,就是旧时“云南王”龙云的第五公子龙绳勋。她周遭的朋友都反对她与龙五交往,说他是典型的花花公子。林黛在认识龙五之前,曾和演员兼导演的严俊出双入对,当时林黛十八岁,严俊三十五岁,两人因性格差异分手。严俊后来投向林黛银幕上的对手李丽华的怀抱,两人于1957年结为连理,好强的林黛受创颇深。 也许是命中注定,林黛最后还是嫁给了龙五,时间是1962年12月12日。之后林黛与粤语片“天才童星”冯宝宝结为谊母女;1963年4月6日,林黛在纽约郊区的医院诞下一子,取名龙宗瀚。但是之后的生活并不尽如人意,再加上林黛名气大,难免会引来闲言闲语,听在龙五耳里,很不是滋味。同样地,龙五在外面的行为,也让林黛很不开心,夫妻和和吵吵,给娱乐圈增添不少话题。 那段时间林黛主演的电影,无论票房及水准都比早年的作品差。林黛在拍《宝莲灯》时,心情极端恶劣。《宝莲灯》里的男主角,导演岳枫原属意新走红的凌波反串,林黛不肯,因为于是改由郑佩佩反串。林黛除饰演圣母,还坚持反串十五岁的沉香。当时她已三十岁,身材略显发福,无论如何巧扮,也显不出沉香少年俊拔的韵味。 1964年7月17日,在婚姻、事业都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当时正在拍摄《蓝与黑》的林黛突然自杀,终年30岁。遗书上写着“勋,万一你要救我,请不要送我到公众医院,如此全香港的报纸都会当笑话一样登了。”林黛死讯传出后,震惊全球华人社会,出殡之日,万人空巷,遗体安葬跑马地天主教坟场。 林黛的遗作《蓝与黑》不但获得第十三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该届大会还追赠林黛一座“特别纪念奖”。这不仅是因为她在“蓝与黑”的卓越成就,同时也表现了亚洲影坛对她的追思与怀念。 龙五是个十分传奇的人物,他虽然穿西装,但是脚上永远套着一双布鞋,一般人都认为龙五辜负了林黛,但令人不解的是,自林黛过世后,龙五终身未娶,不仅如此,他保留了林黛所有的东西。2007年,龙五去世。 林黛曾经创下蝉联四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的纪录,至今无人能及。她的电影在港台和海外具有深远影响,如今香港仍每年举办林黛电影周。她的气质高贵大方,被称为香港电影永远的女神。 后来欣赏一幅张大千为林黛画的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