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艳 (人大84哲学系钟文峰表妹)初夏的赣北修水,满目苍翠,暖风习习,二十年没有见过母校老师同学的伍继红校友,在自己家里见到了特地前来看望她的班主任安老师、同班同学潘行雷。激动洋溢在她久未盛开笑容的脸上,前两天还不多开口的她跟老师和老同学,还有同来看望她的院分党委书记王丹、发起众筹的人大江西校友会曾磊 ,聊学校生活,聊同学情谊,聊过往遭遇,聊未来期待。王丹书记代表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和94级同学,将先期筹集的慰问金及给孩子买的书包和学习用具交给了伍继红校友。拿着手里厚厚的红包,看着老师和同学们带来的堆成小山的礼物,伍继红眼睛泛出了泪花。阳光照亮了她破旧的土屋,暖意充盈了门口大树底下欢愉的人们。伍继红像是换了一个人,"人大校友"这一符号清醒明晰地展现在乡亲们面前。 (20年后第一次相见) 王丹书记他们是26日晚抵达南昌,27日一大早就驱车赶到修水县上杭乡的。他们匆匆而来,就是要实地看望继红同学,向她转达学校领导的问候和学院师生对她的关心,让她重新感受到母校和老师同学的温暖。 短短的两个多小时,老师和同学们查看了伍继红生活的环境、她和家人的身体状况、孩子们的就学情况,了解了县乡两级对伍继红的帮扶措施和进展情况,并以娘家人的身份拜托继红的家人和邻居多关心、多照顾继红。王丹书记动情地说:"人大一家人,档案一家亲"。动情之处,两位老师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王丹书记与乡领导交谈) (安老师与帮扶者周校长交谈) 而伍继红校友对每一位来客也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她跟安清福老师一起回忆起院里的好几位老师,询问他们身体怎样;她回忆起她在校档案馆实习的情形,还说她得的"兰台奖学金"...... 她跟潘行雷说起班里头的许多同学。好多逸闻趣事,两个人说到了一起,笑到了一起。 她还向王丹书记和安老师说,她好想找回原来学过的课本,重新温习往常的功课;说自己十多年都没碰过电脑,真希望现在也有一台,让自己跟上社会的发展。老师们和在场的上杭乡领导,面对着激动不已的伍继红,一件事一件事帮她理清楚,说明白,说会怎么帮她去做。继红笑着,笑得很开心。 (看,聊得多开心) 潘行雷告诉她,明年十月初是他们94级同学毕业20周年返校日,希望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她能够一切都好起来,跟同学们一起在北京相聚。继红也高声地说道,等她的新房子建好了,也请老师和同学们来修水玩,到她家玩! 分别的时候到了。合影,一张又一张;握手,一次又一次。两位同学就像当年在学校一样站在了一起,对着镜头微笑:未来,我们都会好的,每一个人都会过得富富足足、快快乐乐的! (左起:潘行雷、安清福老师、丈夫邓高华、伍继红、王丹老师、曾磊) (继红与同班同学潘行雷) (伍继红两个可爱的孩子向我们挥手告别…) 94档案帮扶继红同学委员会公告: 94档案公告二: 感谢各校友会、诸位校友和各界热心人士对继红同学的持续关注!众人拾柴火焰高! 5月27日(本周六),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党委书记、班主任及94同学代表抵达修水上杭,在实地看望继红同学的同时,就具体帮扶事项与有关方面做了对接。 交流中,老师讲得最多的是,“感谢各位校友和各界人士的关心!我们代表的是母校,是档案学院师生和校友,是伍继红的娘家人。学院关心每一个同学的成长,期待同学们都越来越好。人大一家人,档案一家亲,守望相助,不离不弃”。 根据修水实际情况和继红同学自身条件,学院和我们会尽快研究发布帮扶继红同学的后续安排。同时,为保护继红同学,尊重她的隐私,恳请各位校友不轻易转发其本人及孩子的照片和视频,感谢理解和支持。 在此,特别对84级哲学系师兄钟文峰和其表妹陈艳表示诚挚感谢!你们的关怀慰问是温暖继红的第一缕阳光。也感谢各地方校友会和校友群的支持,请大家待帮扶方案推出后,统一、有序、可持续地开展帮扶。我们为人大而骄傲,也希望终有一天,人大因我们而骄傲! 感言汇集 01 人大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一名在职教师呼吁: 要关心失联校友!这两天在外开会,一直在关注,个人觉得现在得开始关注失联校友了,尤其毕业多年,人的际遇差别实在太大,猛然看到这些确实不好接受。 02 黄伟成校友: 伍师妹的遭遇开始溢出校友群,在社会上开始传播。革学所担心的评论果然飘来。不过评论者没有搞清楚人民大学和人民大学校友会的区别。从校友会的角度认同华民的说法一个也不能落下。这是对人大校友会品牌的最佳推广。 03 90校友: 这些人的冷漠言论正是导致当前社会现状的主要原因。他们要求大家都冷血,都充当看客,这是多么的低端和苍白。 04 刘革学校友: 心理健康精神扶贫应该得到重视,鲁迅就是意识到此点,弃医从文 05 孙长友顺口溜取继红二字: 当年状元红, 如今继续行, 校友情谊深, 落难见真情 06 84法学邹列强: 84法学邹列强:人大校友帮扶伍继红同学名+联 人生遇困,身病家贫,落伍归零,校友难乎为继; 大爱无疆,捐钱送物,帮忙到底,真心实在最红。 07 人大校友刘晓: 看到很多新闻评论里说高分低能的问题,我想说,在人大毕业生里有刘强东也有伍继红,在时代命运里有弄潮儿也有滑落者,伍继红只是其中一个极端的例子。伍继红的命运当然首先是个人的原因,但也有时代的特定因素。1993到1998是首批不包分配的几届毕业生,限于当时的资讯和观念,大部分人读书时其实是非常幼稚的,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对未来的走向缺乏起码的思想准备,而当时的校方基本是无为而治,人际相对冷漠,很多人到大四时几乎已见不到老师几面了,何谈什么就业指导。作为转轨期的学生,这几届不像师兄师姐可以等待分配,也不像今天的毕业生,一进大学就早早做各种准备,很多人其实是懵懵懂懂中被抛入社会的洪流,即便是在人大这种所谓牛逼高校里,类似档案、党史、社会学一类边缘专业里,不少人毕业即失业,重新归零到人才市场重新找工作甚至打临工的不在少数。时代大潮里命运自然分化,少数人如刘强东是先知先觉者,他在自述里讲到,因为一进大学就知道社会学很难就业,更当不了官,所以从大一开始就刻苦学习各种技能,大二就开始尝试创业,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绝大部分人是所谓沉默的大多数,成为命运的跟随者,个别人甚至因为各种原因而滑落到命运的深渊,在我的校友和同学里,比伍继红更极端的案例也不是没有,只是限于当时的条件和资讯,大部分人都在苦苦奋斗而无暇他顾。可喜的是,社会在进步,今天的毕业生资讯发达,一进大学就对未来有清晰的认识和足够的准备,因而能更好地把握命运,而今天的校方也在进步,学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学生,一件产品出厂尚且有三年的保修期,何况培养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呢。当然最可喜的还是人大校友,这是一个有情怀的群体。在时代和命运里,个体只是一叶飘萍,从雷洋到伍继红,守望互助,薪火相传,“一个也不能少”,让这个有时冰冷而残酷的社会,多了一份情温暖。人大未必是最好的学校,人大校友却是最好的校友。 08 钟伟校友 : 人大“高大上”的专业也就那么几个,连咱们农业经济专业都是被人看衰的,不少同学自己也觉得低人一等,但咱们不能因此而自暴自弃,毕竟还得工作生活,况且,人大的牌子在社会上还是响当当的,不会因为专业不够高大上就找不到工作。从报道信息看,觉得伍同学第一次婚姻生孩后就一直不工作,过早放弃女性财务独立性,可能是引起老公厌倦婚变从而精神失常的重要原因。 附: 两访伍继红, 心酸之余的思考陈艳5月24日,微信公众号"修水红人"发布一篇题为《修水上杭:一位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的心酸泪》的文章,让我感觉很诧异:在我们修水这小县城里,名牌大学生已经非常罕见,怎么还冒出个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贫困户?惊诧之余,我立马转发给人大哲学系84级的表哥钟文峰。 我接受表哥的委托,25日下午第一次踏上伍继红的家门。 转过一个山坳,走过一段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一栋破旧的土坯房映入眼帘,一位瘦弱佝偻的女子蹲在门口。我没猜错,她就是网文说到的伍继红。"你好,请问你是伍继红吗?" "是,我是伍继红。"一位有点恍惚、怯生但又很开朗亲切的女人。 阴暗潮湿的土房子里堆放着各种杂物,屋里站着两位老人、一位中年男子,分别是伍继红的公婆和丈夫。还有一个光着屁股的小孩,在十分好奇地打量着我们。 经简单的交流并查看了她和她家提供的一些证件材料后,我确认,网文所说的情况大致不假。 五个孩子,高高低低地站着,眼睛里现着空洞。(伍继红还有一个大女儿,随她前夫生活)。伍继红告诉我,其中一个孩子去年查出了白血病。我来不及琢磨在计划生育抓这么紧的前些年,她怎么会生下这么多孩子,家徒四壁、随时都可能在下一场大雨中倒塌的房子让我胆战心惊起来:在修水,在我认为这几年发展得不错的地方,怎么还有这样的危房? 聊了一会,我发现她思维有点混乱,有时答非所问,讲着讲着就跑边了。但我还是觉出来,她有文化底蕴,跟一般的农村妇女有点不一样。 当我向她转交表哥等两位人大校友捐赠的红包时,让我想不到的情形出现了:她流泪了!是"人民大学"四个字触动她了吗? 我说我是在赣州读大学的,她又让我惊异一下:她走过来,轻轻拍了我一下,叫我一声"小妹",很亲切,像遇到家乡人一样(后来我才知道,她娘家是赣州的,十多年没回过娘家了)。 (和伍继红分手时,她把我送出很远很远)见面回来,我带着对伍继红一定的了解和更多的疑问,开始跟很多人打电话、问情况、摸原因。在向表哥的"汇报"中,我写下对伍继红和她精神状态的观感、当地政府对她的帮扶举措,以及熟悉扶贫工作的朋友对人大校友参与帮扶的相关建议,都得到了校友们的认可。 人大校友打理的一个微信公号"新三届",很快编发一篇《 人大女毕业生, 为何沦为赣北山区赤贫家庭六子之母》的微文,基本采纳了我的"调研"结果。 因为完成了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我很开心。都准备休息了,远在海南的表哥又打来电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微文发出后,全国各地的人大校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发起自发捐款救助接龙,短短的几个小时便募集捐款十多万元。校友们还发出倡议,决定成立一个帮委会,对伍继红进行持续性的帮扶,以改变她和孩子们现在的生活。表哥还让我明天再去一趟伍继红家,把他和我共同所在的"我秀我图群"群友们的"情谊"带过去,让继红得到及时的援助。 表哥钟文峰所说的"情谊"怎么来的,我知道个大概。因为在25日晚上我"汇报"情况的同时,以海南人大校友为主的"我秀我图群"在表哥这位群主的张罗下,就热热烈烈地展开了募捐。来自各行各业、国内国外的校友、朋友短短一两个小时内就"接龙"出四、五千元捐款。我作为伍继红的"家乡人",虽然收入少少,也毫不犹疑地捐了200元。 "我秀我图群"的捐款活动第二天(26日)早晨更为热烈了。表哥所在的人大哲学84级的大哥大姐们也加入到到为伍继红捐款的行列。到上午11点表哥宣布截止后,还有校友朋友加入进来,捐款总额达到11100元。表哥致谢时祈愿 "好人定有好报,相信继红校友会走出困境,重回正常生活轨道的!" 26日上午,我请了一段时间的假,按照"我秀我图群"的要求,先去给伍继红买一个手机。让继红姐尽快联通外界,是一众群友的共同想法。 使用方便,信号良好,又不太贵,是我们选买手机的标准。买好手机后,还要充进一定数额的话费,让这段时间继红姐畅接电话不担心。看,正在选手机的继红姐笑得多么开心! 买好手机了,第一个电话打给谁?当然是她亲爱的老师啊!在表哥的安排下,中午两点钟,时隔20年后,继红姐跟自己的师友接通了联系。一通电话,联通了20年的过往,接续了年少时代的深厚情谊!电话中,继红姐认出了安老师的声音,叫出了李群等诸多同学的名字!谁说岁月会冲淡记忆?在继红姐那里,一切似乎都在昨天! 在继红家里,在孩子们突然变得热切的目光中,我和同行的何逸凡、杨帆,搬下了群友们给继红家准备的大米和食用油,以及给孩子们准备的端午节礼物粽子和咸鸭蛋。孩子们,慢点吃,不够了还有! 也许是经过两次见面,继红姐跟我话更多,语气亲热多了。她讲她班上同学的故事,讲她失败于公务员考试的经历,讲她远在赣南的老家.....我发现,她的记忆力特别好,弟弟6年前的电话还记得清清楚楚。讲到她的大学生活,继红姐眼睛里分明泛出灵光和向往。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希望,帮助她摆脱当前困境、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和可能。 我知道,在县乡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扶助下,在众多人大校友的热心帮助下,推倒旧房,建起新房,让孩子不再为上不起学、老人(和那白血病孩子)不再为治病而担心。 也许眼下的困难能逐步得到解决,但长远的难题是,她家能不能拥有稳定的生产和收入来源,六个孩子能不能顺利成长成才,继红本人能不能重新恢复起曾经为"天之骄子"的精神风貌? 一切都是开始。好在,这一切已经开始!感谢人大,感谢人大校友,感谢"我秀我图群",我也有机会身与其中。为此,我很快乐! |
|
来自: 文摘记录ouzsud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