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后美女漫画版“洛神赋”登上《国家宝藏》,横扫各类大奖,惊艳了美术圈!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8-01-25

她说:“基础是万物之根本,想成就更好的自己,在这条踏踏实实的路上,能走多远就要走多远,永远没有尽头。”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古典故事绘本更应该注入年轻血液以及这个时代的标签,保留魂,注入新颜。”——叶露盈《国家宝藏》


最近90后美女画家叶露盈,因其个人绘画作品《洛神赋》有幸登上央视舞台《国家宝藏》,这个荣获有“全球华人动漫界奥斯卡”之称的金龙奖金奖,到底魅力如何?



我们都知,“洛神赋”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写的浪漫主义名篇。


2000年前,洛水河畔曹植和洛神凄美的爱情故事,感动了东晋画师顾恺之,于是他将曹植动人的文字描述,变成为惊艳世人的传奇画作。



如今,西子湖畔90后插画师叶露盈又拿起画笔,加入现代的审美,以及个人的思考,重新将顾恺之的“洛神赋”演绎,唯美又极具想象力,实则妙。



初见时,惊叹于“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分离时,感慨于“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叶露盈将中国传统文风、画风与现代的漫画技艺结合,站在现代审美下,将传统故事的美与精髓,绮丽世界,合理地融合和创新,赋予其新的意义。



从其作品可见,她下了十足的功夫。


无论细节,皆有灵魂。期间还加入了壁画、纹饰等传统元素 ,画面的色调也是随着场景和人物情感的转化,色彩明亮不俗,浓郁的中国风,看过便不会忘。



为了画好绘本,她花了半年时间查看各种古籍、资料,《山海经》、《抱朴子》、《庄子》都成了她“无声的老师”。


叶露盈说道:“因为《洛神赋》太熟悉了,所以能非常顺畅地背下来。”文鱼、海龙、蛟龙、鲸鲵……这些同龄人都不曾了解的神话动物,她都轻松地跃然纸上。



洛神是传说中伏羲之女。关于“洛神赋”的故事,在曹植的作品中淋漓尽致的叙事着。


这也是他一直以来追寻的梦,从失意,到惊艳,从胆怯,到相恋,再到离别,这是一代骄雄心路与情感……



除了顾恺之经典之描绘,叶露盈以漫画形式重新呈现,给现代人更多思考和感悟,恰好能传递其作品内涵。



而当她的《洛神赋》一出,便被业内褒奖赏识,很快就横扫金龙奖、金风车等国内知名金奖,还现身法兰克福书展,同样备受喜爱。


纵然,这部作品给她带来许多掌声与荣耀,但叶露盈却说,“这是我感同身受而创作出的作品”。


虽说相隔千年,她好似进入顾恺之的灵魂,两颗心的共鸣与交融。


她认为:“中国古籍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滋养了我整个的创作生涯。”


“你真正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然后真正的去创作你自己的东西,传统的东西,你才能够与他们比肩。”



说道,与绘画的缘分,大概唯有从孩童时谈起。


三四岁伊始,她便随性挥舞画笔,而后求学于绘画专业,美院还毕业,已经有好几家出版社想为她出书。



叶露盈,是一枚妥妥地学霸。在校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之后被保研。而且没毕业就与出版社、报纸签约,成为特邀插画师、设计师。再后来,用赚取的稿费周游各国,激发更多创作灵感。


这些在外人看来,似乎太顺,然而背后的努力与心酸,气馁与迷茫,只有自己最清楚。


“生活本身就是这样的,需要磨练,经历很多风雨的。”她说道



绘画于她而言,心怀初心,从心出发。


叶露盈在面对自己的作品时,态度严谨追求极致,总是希望在每张画里挑战更高的难度,也正是对艺术的饱满热情,她的绘画技艺的娴熟与稳重。


《图兰朵》


《河川故事》


早期,叶露盈的作品偏学院派,追求细节的细腻变化、微妙的肌理处理和角色造型的练习。


这样让她的创作,似乎差点感觉,太过专业与“天衣无缝”……


《仲夏夜之梦》


在国内求学完,她开始谋求出国留学,进入奥斯陆国立艺术大学后,于北欧找到新鲜的创作感。


抽离与熟悉的环境,思维似乎变得更开阔,叶露盈的创作不在是拘泥于局部细节,拙的过程中有其感性的发挥,想象力被打通。


小流星咕噜,是讲一颗流星的小宇宙。


她说:“在你的学习生涯中,一定要百分百的投入,不要东顾西盼,否则就会顾此失彼。


人生这段时光是非常难得的,是非常珍贵的,这段时间,你可以全身心去做一件事情,不被任何事情打扰。”


蝴蝶的灵感,则来自于地震以后,人们的生活状态。


地震摧毁了整个城市,但就像蝴蝶一样,

希望和生机,都在痛苦的破茧而出之后。


然而,游历各国充实的阶段,几乎花光了她所有的稿费,但是不枉此行,内心变得更充盈。


在伊斯坦布尔喂自由猫;在小吴哥等待新一天的日出;

在冰岛黑沙滩被下一波巨浪突袭;在佛罗伦萨看米开朗琪罗;

独自行走在恐惧之后沉寂的巴黎街头…..



“这些路途丰盈了我对艺术和历史的认识,也让我更全面地理解了我所看见的,和我曾经想象的世界。”——叶露盈


《莫比乌斯环》:灵感源自德国莫比乌斯和约翰李斯丁,如果某个人站在一个巨大的莫比乌斯带的表面上,沿着他能看到的“路”一直走下去,他就永远不会停下来。


《温暖的泉水》


《黑色的沙滩》:东野圭吾的小说《暗恋》里面对“乌斯环”在人性上的映射,在作者的画中出现了一个比拟。


我们总说:艺术高于生活,又源于生活。


正是在生活的不经意间,灵感迸发出,如她言,“画画只是把这些定格出来。”



创作的过程,是自我对话的阶段,思绪的放空,画笔的挥舞,美好的世界描绘出,都是过往经验的学习丰富,观念的输出与升华。



不仅如此,叶露盈还养成随身携带小本子的习惯,哪怕是几分钟的碎片时间,也可做一些生活记录或者基础练习。一不小心,灵感就碰撞出。


仿佛只有不停转动的笔尖,才是她的“安神良药”。


《忠信的鼓》


关于创作的源泉,她说:


“我个人的经历和内心的感受是我创作的原动力和最终的归属。


无论是迎合市场需要的创作,还是发掘内心的作品,任何一面都是组成真正自我的重要一部分。”


《丰收的小船》


除此之外,她喜欢将图的铅笔稿做到与原作等大,每次光是铅笔稿件就可以铺满一地,最长的两张画有1.8m长。


画好稿纸,再反复推敲,之后再着色,电脑制作。


《洛神赋》手机横着看


关于《洛神赋》的创作,其实是她研二下学期的练习单元,也是她一直以来倾心的故事,还有导师的极力推荐。


“只有回归传统,才是最‘走心’的回归”,她希望自己能重新将其演绎,由于顾恺之对洛神的美和对神话的诠释做得无可挑剔,所以她想着另辟蹊径,寻找属于自己的创作方式。



那种凄美的爱情故事,戳中了她心中柔软的角落。


“无论是创作,还是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是孤独的,而这种淡淡的悲哀也是生活的本相,所以看了之后,很受触动”。她说道



终于历时10个月,有了这幅绝妙的作品。谈及感受叶露盈说道:


“画好一遍《洛神赋》,感觉自己就像经历了一整个人生。”



如今,她是中国美术学院,插画漫画专业的一名老师。


叶露盈依旧在充实中丰富自己,不断向前求索,学无止境,用积极的态度,为自己的人生抒写绚烂篇章。


《金陵旧事》


叶露盈说 :“ 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会发光的蜗牛,在黑暗中缓慢行走,只有在回头的时候,才能看见自己留下的一条发光的金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图片来源微博:@叶露盈YeLuying

版权归其所有


编辑/风一样的女子

本文系创意果子原创文章


转载须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