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文明谁比肩,三晋无愧称摇篮——《山西赋》

 昵称27494174 2018-01-25

山西赋

鸿蒙初开,奄有兹土。东眺太行巍巍,层峦叠嶂,崚嶒突兀;西顾吕梁峋峋,负气争雄,蜿蜒崎岖。黄河滔滔,流金溢银,纵横晋陕峡谷;汾水漫漫,飞珠溅玉,沃育三晋厚土。黄土高原,梁峁沟谷,阡陌纵横,积淀丰富;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卓绝艰苦,筚路蓝缕。溯远古,地质年代,水域处处,植被茂密,孳生万物;追史前,鸟飞鱼翔,猿啼虎啸,珍禽异兽,品类会聚。伟哉三晋,表里山河,民丰物阜,人杰辈出!

华夏文明谁比肩,三晋无愧称摇篮——《山西赋》

三晋者,华夏文明之源也。垣曲寨里,世纪曙猿,超越国外千万年;人类起源,始于中国,科学认定美名传(1)。西侯度,动物烧骨,圣火点燃初民欢(2);许家窑,投掷石球,狩猎进入新阶段(3)。匼河文化,石器时代称典范(4);丁村遗址,早期智人开新篇(5)。峙峪村,东临黒驼山,发明石镞与弓箭(6);西阴村,北倚鸣条岗,嫘祖缫丝自古传(7)。君不见陶寺遗址惊人寰,釜鼎盆缸,觚簋瓶罐,琳琅满目,世人惊羡;测日圭表,龙形陶盘,朱书文字,荦荦大端(8)。览三晋考古之统绪,因演化之纷然,援笔而赞曰:“华夏之摇篮兮,辉煌灿烂;文明之滥觞兮,根祖肇端。”

华夏文明谁比肩,三晋无愧称摇篮——《山西赋》

旷古今而观云烟,振心翼而思安歇?黄帝战蚩尤,虎翼蟠蛇,天昏地暗,处处皆干戈;风后谋鸿猷,八阵莫测,难辨东西,启用指南车(9)。羊头山,炎帝尝百草,事迹存碑碣(10);稷王山,后稷播百谷,教民学稼穑(11)。尧都平阳,茅茨土阶,首创禅让,万民和谐(12);舜都蒲坂,解愠阜财,南风时薰,施民恩泽(13);禹都安邑,治理黄河,过门不入,后世颂歌(14)。三王之德,如日赫赫;三代之勋,如岳峨峨。三王之故都,古人曰中国。晋文公流亡漂泊,历经坎坷,春秋称霸,奋发建伟业;介子推忠心耿耿,割股奉君,鄙视利禄,始有寒食节(15)。三家分晋韩赵魏,艰难曲折;春秋终结战国始,七雄在列(16)。

华夏文明谁比肩,三晋无愧称摇篮——《山西赋》

纵观三晋,钟灵毓秀,仁人志士,英杰毕集。战国之荀子,劝学贵行,礼法兼施,王霸统一,儒学巨子(17);三国之关羽,青龙偃月,赤兔风驰,万人莫敌,千秋忠义;大唐狄仁杰,胸藏韬略,礼贤下士,断案如神,世人皆知;北宋司马光,通鉴兴衰,为官正直,品格高洁,矢志不移;明朝薛文清,为政“三规”,知行合一,明儒之冠,孔庙从祀(18);清代于成龙,爱民为本,严于律己,两袖清风,廉吏第一(19)。更兼文人雅士,历代云集:初唐四杰王子安,滕王高歌动天地(20);唐宋八家柳宗元,寒江独钓垂青史(21);章回鼻祖罗贯中,三国演义叹观止(22);书画大家傅青主,四勿四宁为宗旨(23)。惟明清之际,晋商称雄,纵横万里,远达欧陆,辉煌之极。至若三晋名门望族,驰名华夏者,如闻喜裴氏、太原王氏、五台徐氏、河东薛氏,遐迩闻名,泽被后世,垂于无穷,光耀青史。

览名胜于何方?三晋美景令人醉!五台圣山,宝刹雄伟,蒸云浴日,熠熠生辉;云冈石窟,依山而凿,造像恢弘,石刻奇瑰;平遥古城,气势崔嵬,丹楹刻桷,城墙巍巍;壶口瀑布,水雾生辉,浪叠千层,壮观宏伟;洪洞古槐,根深叶茂,寻根祭祖,年年岁岁;运城关庙,游客如云,万世人极,武庙之最(24);万荣后土,轩辕筑坛,棹歌箫鼓,膜拜称尊(25)。且夫三晋之名塔、名楼、名关、名院,又何其众欤!应县木塔,柱梁交汇,卯榫咬合,神工极峻;永济鹳雀,登临怀古,逸兴遄飞,飞霞萦回(26);雁门雄关,雉堞蜂聚,烽猴绵延,九塞称魁;乔家大院,民居精粹,木雕砖刻,集祥纳瑞(27)。至于“国保”单位(28),史前遗存,古代建筑,壁画彩塑,可谓星罗棋布,全国之最;乃至穷乡僻壤,远郊野村,旧庙荒寺,残垣断壁,风景独好,古风犹存,令人悠悠然而觅踪寻幽,欣欣然而乐不思归。

华夏文明谁比肩,三晋无愧称摇篮——《山西赋》

自古三晋,遍布物产,闻名天下,口碑相传。杏花汾酒,古井甘泉,国之瑰宝,金奖独揽(29);清徐陈醋,春秋生产,巧匠掌醯,非同一般;沁州小米,色泽金灿,颗粒圆润,康熙称赞(30);吉县苹果,飘洋过海,唇齿生津,芬芳香甜;上党党参,补血固元,养生益身,效用灵验;其他物产,国内称冠,不胜罗列,风光无限。且夫矿产丰富,种类齐全,乌金滚滚,贡献非凡,而环境治理,革新能源,生态建设,至为关键。展望未来,戮力发展,富裕安康,碧水蓝天。

嗟乎!三晋文明之灿烂,风景之壮观,物产之丰富,人民之劬勉,以区区笔墨,焉可一一展现?倚山而望远,浮舟而泛水,品茗而意酣,流连而忘返,对月而赋怀,陶然而兴感,泱泱哉,煌煌哉!三晋有大美,岂能形于言?行文至此,不禁歌曰:

河汾咏怀观云烟,

披览竹帛兴浩叹。

华夏文明谁比肩,

三晋无愧称摇篮。

凭栏远眺暮天寒,

思接千古心悠悠。

俯仰天地感流年,

壮心未已慕前贤!

华夏文明谁比肩,三晋无愧称摇篮——《山西赋》

注释

(1)垣曲寨里:1995年5月,中美科学家在山西省垣曲县寨里村,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特征的猿类化石,命名为“世纪曙猿”。它生活在距今4500万年以前,比非洲古猿早了1000多万年。中美科学家在英国权威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证实了人类的远祖起源于山西垣曲县寨里村,推翻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

(2)西侯度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芮城县西侯度村。180万年前,西侯度人在此采集、渔猎。他们打制的刮削器、砍斫器等已具备了人类制造石器的成份,遗址中带切痕的鹿角和动物烧骨的发现,证明当时已经征服了“火神”,开始学会使用火。

(3)许家窑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同城东北阳高县古城镇许家窑村。许家窑遗址距今约10万年,属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内含人类化石和大量石制品、古角器以及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4)匼河文化:遗址分布于山西省芮城县匼河村一带,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出土了大量动物化石,有别于北京人文化、周口店文化,它是华北旧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代表。

(5)丁村遗址,位于山西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是我国最重要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之一,共出土旧石器二千零五件,哺乳动物化石二十八种。丁村人是介于北京人与现代人之间的人类,属于早期智人阶段。

(6)峙峪村遗址:位于朔州城西北15公里的黑驼山脚下,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峙峪遗址发掘了石制品、骨器和装饰品等两万余件。尤其是发现了一件石镞,这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武器,证明当时人类已发明了弓箭。

(7)西阴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尉郭乡西阴村,相传为嫘祖的故乡。嫘祖,传为黄帝之妻,为我国养蚕织丝的发明者。遗址北倚鸣条岗,出土有石锤、石斧、石刀、骨锥、骨簪、骨针等,最具震撼力的是发掘出土了经人工切割的蚕茧壳,这就为嫘祖养蚕的故事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8)陶寺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代属于公元前2500~前1900年。出土有灶、鼎、斝、罐、壶、瓶、盆、盘、豆、觚等器皿,上边绘有许多几何图案,还出土了龙形陶盘、测日圭表、朱书文字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证据。

(9)风后:故里在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有一块“风后故里”的大碣石和风神庙,芮城风陵渡有风后墓。黄帝和蚩尤战于琢鹿之野,蚩尤作大雾,黄帝部落的将士东西不辨,风后及时赶来,献上他制作的指南车,给大军指明方向,皇帝终于战胜蚩尤。

(10)炎帝:山西晋城高平市神农镇,是炎帝之故里。神农镇的羊头山,有大量的历史遗址,如炎帝庙、炎帝陵等。这些地方存有碑碣,记载了炎帝尝百草、教民刀耕火种的事迹。

(11)后稷:故里在今山西运城稷山县。相传后稷曾于县境南陲的山中教民稼穑,后称此山为稷王山。

(12)尧都平阳:尧,姓伊祁,号放勋,在今山西临汾尧都区建立都城。尧帝在茅草建筑的屋子里治理天下,台阶用土累成,所以说是茅茨土阶。他首次创立了历史上的禅让制度。

(13)舜都蒲坂:传说舜帝在今山西永济市建都。舜帝创作了《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14)禹都安邑:相传夏禹在今山西夏县安邑镇建都。夏禹治理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

(15)晋文公: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一次实在没有粮食吃,介子推割股让晋文公吃。晋文公回国后励精图治,使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使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焚烧而死。晋文公感念介子推之志,为他修祠立庙,后人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因此有了寒食节。

(16)三家分晋:公元前453年,晋国被赵、韩、魏三家所分,后来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韩、赵、魏位列战国七雄。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春秋终结,战国开始。

(17)荀子:名荀况,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继承了儒家思想并加以发展。他提出了“礼法兼施,王霸统一”的思想,开创了汉代儒法合流的先河。他的《劝学》文章影响深远。

(18)薛文清:名薛瑄,字德温,谥文清,明代山西河津县(今万荣)人。明代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从祀孔庙。薛瑄主张为政遵守三个规则:“法律,爱民,公平。”强调做人做事,一定要笃实践履,知行合一,《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晓岚称薛瑄为“明儒之冠”。

(19)于成龙:字北溟,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官至福建按察使、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他为政清廉,爱民为本,剿匪安民,被誉为“天下第一廉吏”。

(20)王勃:字子安,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初唐四杰之一。他创作的《滕王阁序》为古代散文名篇,名扬四海。

(21)柳宗元,字子厚,世人称之“柳河东”,唐朝著名的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代表作有诗歌《江雪》、散文《永州八记》等。

(22)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罗贯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小说《三国演义》等。

(23)傅青主:名傅山,字青主,明清之际思想家、书法家,山西太原人。提出书法创作“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对后世影响极大,被书法家奉为创作宗旨。

(24)运城关庙:位于山西运城市解州镇,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总面积22万平方米,共有房舍200多间,分为正庙和结义园两部分,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关帝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关帝庙的题词有“万世人极”等,赞扬关羽所受到的封赏和荣誉。

(25)万荣后土:即山西省万荣县后土祠。这是古代祭祀后土的地方。据《蒲州府志》记载:“轩辕氏祀地祗,扫地为坛于脽上(今万荣后土祠所在地),二帝八员有司,三王方泽岁举。”历史上汉武帝、唐玄宗、宋真宗等多位皇帝到此祭祀后土。汉武帝祭祀时作《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26)永济鹳雀:即山西永济市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黄河东岸,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

(27)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建筑宏大雄伟,木雕砖刻精美,表现了人们对于幸福和吉祥生活的期盼,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28)国保单位:据2013年统计,山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2处,全国第一;河南有357处,排名第二;河北有273处,排行第三。山西比第二名河南多出95处,比第三名河北多出179处。

(29)杏花汾酒:山西杏花村所产汾酒。杏花村古井泉水酿出的汾酒沁人心脾。汾酒被载入二十四史,誉为白酒之王、国之瑰宝。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国内白酒唯一甲等金质大奖章。

(30)沁州小米:即沁州黄。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吴琠将家乡沁州产的小米献给康熙,康熙食后大悦,问:“此米产自何地?”吴琠答:“沁州。”此米乃名“沁州黄”,并封为贡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