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脚下踩的小小台阶,没想到它这么“厉害”~

 颜逸堂主 2018-01-26

匠子默默问一句,谁每天不踩台阶的,应该没有吧,但是你有想过台阶是怎么来的吗?

台阶:其实我是很有内涵的,你们到底知不知道?

路人甲:不就是用来走、用来装饰的吗?

台阶:肤浅,我是这么没文化的吗?

说真的,匠子在没写这篇文章前还真不知道呢,所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今天匠子也跟大家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台阶的各种历史文化我真的没想到它竟有这么深的学问,这么厉害。

台阶在古代时叫做“踏跺”的在宋代,它又被叫做“踏道”,而现在我们把它叫做台阶,很明显是台阶兄弟接地气的表现,毕竟21世纪了文绉绉的名字很难记住,而且台阶又是一层一层往上走的,所以台阶的称谓也自然而然延伸出来了。

看到台阶我们就知道它一般是由用砖或石条砌造而成的,所以除了有行走功能,它还能作为休息和座椅使用,成为人们休憩的临时场所,特别是去一些公园、堤岸、或者是去爬山,不少人累了都会选择坐在那里休息一下。


台阶虽然看起来是简简单单的,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台阶的款式变幻多样,有垂带踏跺、如意踏跺、御路踏跺、礓碴等类型,单单听着,我们是很难理解得到的,接下来匠子将图文结合,这样大家就会方便理解。

▼ 看到这种台阶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呢?


这种台阶有着一个很吉祥的名字,叫如意踏跺,匠子猜测它叫如意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种台阶可以从不同的方向随意上下,所以才会这样称呼。如意踏跺是每层石板的长度和宽度都逐层缩小的台阶,它比较多应用于园林建设,不过很多人家门口也会弄如意踏跺的,觉得它象征着如意吉祥的美好寓意,可以说如意踏跺应该是我们最常见的台阶了。


▼ 两边带个像传输带的台阶

上述的带了像传输带的台阶就叫垂带踏跺,垂带踏跺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台阶很工整,而两边各有一条“垂带石。

匠子觉得古人起名字很有韵意,在我们看来,这不就是在台阶两侧加个斜坡,可在古人眼中觉得台阶两边各有一条斜放的条石就像是加了两条长长的“带子”,所以垂带踏跺也就是这样来的。据说但宋代以前,建有两座垂带踏跺,东边的叫东阶,供主人行走;西边的叫西阶,供客人行走。

其实踏跺本身就是方便行走,休息的一种利器,并没有什么等级之分,但当台阶出现在宫廷或者是寺院中,这样的踏跺就有了高大上的名字了,叫御路踏跺,它也是踏跺中的龙头老大。

▼ 御路踏跺

御路踏跺其实很好辨认,御路其中间台阶部分不砌条石,而是顺着台阶方向铺放汉白玉或大理石等巨石,雕刻上龙纹等图案,显得富丽和壮观,虽然叫路,但是人并不能在上面行走。其左右各有一列台阶用来行走,称为“左右阶”。

▼ 中间的龙图案就是御路踏跺的标志

不过随着发展,类似御路踏跺样式的台阶很多也出现在小巷中,只是中间的石板是没有刻东西的,这样的台阶也很利于单车、一些需要运输的重物,目前匠子也看到很多天桥也会有这样的台阶。

▼下图看起来像不像高速路上的减压带

其实人家是叫礓碴,礓碴不像其他踏跺那样是一级一级的,而是弄成这样的锯齿状,远看真的好像一个搓衣板。

其实,礓碴是慢道的一种,这种路面不但可以行人,更方便车马通行。除了一般建筑前方的礓碴外,在城墙上的马道也多采用礓碴形式,方便城上城下运输物品。

除了上面4种,台阶还有一些是比较随性的,而且现在台阶的材质基本上不仅仅是局限于石砖,也有很多地方的台阶还是采用木质的,玻璃等。而且造型也比较百变。

匠心暖语:

看完文章后是不是发现台阶原来还有这么多种,学问有这么深奥,台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它经历风吹雨打却依然散发独有的魅力,现今电梯代替楼梯,空调代替扇子,而普普通通的台阶还有多少人记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