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届兰亭奖得主李炯峰:如果方法不对,花时间再多未必有用

 wuzhi9 2018-01-26
获奖经历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二届全国行书作品展第四届全国草书作品展第四届全国青年书法展文化部全国青年艺术人才成果展纪念胡问遂诞辰100周年国际书法大展金奖第二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篆刻展一等
问:能给我们说说您此次兰亭奖作品的创作思路吗?创作中是有怎样的纠结,什么样的创作状态让您完成作品?李老师:此次兰亭奖要求参评作者每人寄送三件作品,由于今年琐事繁多,我准备投稿时离截稿时间只有两天了,原本就打算只投我所擅长的行草书作品,于是先把八尺草书作品《饮中八仙歌》创作出来,写得相对轻松,基本反映了自己的日常创作的书写状态,但是当时已经没有时间再写其他两件作品了,于是我就从平时创作留下来的作品里选取了两件,一件是之前写另一个展的初稿,八尺大字行书作品《胡问遂书论选句》,因为正文错了两个字,我犹豫很久,最后在落款上方以小楷做了旁白补正;另一件是某个晚上来了兴致在一张四尺对开纸上写下的小行书横幅,内容是文天祥的《正气歌》,自觉尚可,我认为对于兰亭奖的评审,评委应当是细致认真的,不会因其篇幅小而有所忽视,于是便一起投了。
问:刚刚揭晓的第二届全国行书展名单,李老师又赫然在列,您今年连续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兰亭奖、青年展、草书展、行书展,斩获西泠印社主办的沙孟海杯一等奖和上海书协主办的胡问遂杯金奖,有人称您是“小李飞刀,例不虚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相信与您平时扎根传统是密不可分的,请问您平时是如何系统的向传统学习的呢?李老师:我学古人更多地是去理解古人,作为古代的书家,他们首先也是普通真实的人,也只是进行着正常的日常书写,这种书写基本是轻松自然的,那么我向他们学习时,更多地是分析或者说去想象,那些看似复杂的点画、结体以及章法布局,古人轻松表达时是怎样一个状态,是由那些习惯手法造成的,那么我也做相类似的书写试验,这个试验是一个反复调整的过程,最终目的是让自己也能轻松自如地去通过毛笔表达各种丰富的变化。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不迷信任何权威解读,只相信自己实实在在思考和体验后的理解。
问:我相信获得这样荣誉,是每个学习书法的书家毕生的愿望,请问李老师在学书的道路上,谁对您的影响比较大?李老师:我自幼随外公生活,外公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带我接触书法,我性格安静,也爱思考,对汉字的处理方式比较敏感,在长期的自学当中总结了很多的规律,也因为心气高,最初学行草是从王羲之入手,对王羲之的帖做过一些钩摹,所以在技法上影响我最深的是王羲之,也正因如此,后来我在学习其他行草诸家时,能理解地相对轻松。前几年开始我随张锡良先生学习,张老师要求我对待书法应求精求难,提升了我的眼界和技艺,近两年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读研,导师为杨涛先生,杨涛先生五体具有深厚造诣,尤其在篆隶方面对我的指导,让我受益匪浅,进一步提高了线条质量。
问:在即将到来的全国第二届大字展中,对于备展的书友们,李老师您能给出一些建议吗?李老师:对于投展,我还是主张厚积薄发,一定要有自己的立身之本,也就是有自己深入钻研的碑帖,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投展时正常地发挥自己所擅长的,不要为投展而去追随某一种风向,迷失自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