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改连打“组合拳”“低进高出”写华章 ——望谟县“高考”蜕变观察

 老屋的诉说 2018-01-26


——望谟县“高考”蜕变观察

作者:岑志福 胡云学 本报记者 杜再江 版面:第A2版 制作:高小明 时间:2017-07-03

    2017年望谟县共有1594人参加高考,理工文史类本科上线472人,其中一本上线34人,二本上线438人,二本以上上线率为29.6%,与2016年同比增长了13.6个百分点,500分以上同比增长率为73.33%,一、二本上线人数跃居黔西南州第四名,实现历史性突破。
    这一质量的取得对于一所招生生源优质的学校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一所发展滞后,过去高中教学质量在黔西南自治州排名总是挂末,招生生源基础差,优秀生源往外流的学校来说,实属难能可贵。
    望谟县如何实现高考“低进高出”?高考上线人数如何从2000年“零上线”到2014年“破百人”再到如今一、二本上线472人的“倍增”?望谟县如何实现“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好大教育”?

 

穷县办好大教育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县财政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多年来,望谟县委、县政府领导都很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次深入学校调研,深入基层走访,摸清了中心城区内住宅小区、人口和学校分布情况以及发展的趋势,梳理出了症结所在,并研究和拟定了具体的中心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方案,用最好的地块、投入较多的资金新建了望谟县民族中学、第六中学等。投入2.1亿元建设的望谟县民族中学新校区,占地面积246亩,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是一所按省级一类示范性高中标准配置一流的硬件设施和先进的教学设备的寄宿制学校,可容纳5000名学生就读。
    望谟县民族中学新址距县城仅4公里,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出售这块地,差不多能卖4个亿,而望谟每年的县财政收入也就2亿元左右。用上届望谟县教育局局长袁铁的话来说,“这是县里拿出了最好的一块地来修建的学校”。
    2014年7月,望谟民族中学搬入新校区后,望谟县委、县政府全面启动了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黔西南州政府把望谟民中的“创示”工作作为2015年州政府督办的十件实事之一。该县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想方设法安排了1000多万元资金支持“创示”,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进一步完善设施设备,改善了办学条件。2016年9月,望谟县民族中学升级为“省级三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
    此外,2014年正式投用的望谟县实验小学,也成为该县教育发展的“排头兵”。2015年8月,由望谟县政府出资2400多万元建设的县民族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以及以乡镇中心幼儿园改造为重心的学前教育蓬勃发展。

 

教改连打“组合拳”

 

    地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望谟,教育事业长期处于低水平运转。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升高中多数都属于“低水平”进入高中,但要在高中三年里实现“高出”,却不是易事。
    “一定要给每个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学校领导要认清本校存在的教学差距,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望谟民族中学副校长韦昌勇介绍说:“一方面,学校将高考目标指标细化落实到班级、责任明确到人,实行校领导、中层领导、科任教师包保制,坚持奖惩并举,目标完不成责任问责制、评优评模一票否决;另一方面,就是学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区、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后,对学生分班做了一定调整,把特长生集中起来在文化上进行一定强化,对文史理工类学生,采取因材施教,即‘以优带中’‘以优促差’的教学方式,让优秀生带动中等生,优秀生促进差生的方式,高考录取率才有明显提升。”
   “望谟县喜人的高考成绩的取得,与全州推进‘金州教育云’也有关。”韦昌勇介绍说,“金州教育云”里的教育资源大都来自武汉十一中,那里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武汉来说也是屈指可数,里面的教育资源有很多值得我们学校老师们借鉴的地方。但我们学校的老师对教育云里的知识并不是直接“拿来”教学,而是结合本校、本班级实际,几经修改后做出一份适合本班级学生的教案,带动学生们学习。
    “我们不仅给教师压任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特别是在教师培养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派出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和各类新课改专题培训;邀请省、州教科院以及名校专家、名师到校讲学,为教学传经把脉。”望谟民族中学校长龙婴介绍说,学校实施了“青蓝工程”,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提出“一年入门、两年过关、三年达标、五年成熟、八年骨干、十年成名”的目标开展了“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经常性教学技能大赛、赛课、师生同题同考等活动,为年轻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扶贫先扶智”

 

    高考优秀成绩的取得除了学校软硬件的提升外,更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教育资助、扶贫资助和公益组织的帮扶。该县打易镇打王村今年就读望谟民族中学的刘优,由于父母双亲不幸相继去世,上学期间得到“西部雏鹰”公益组织、西部衣念阳光和精准扶贫书学费减免,生活费的补助等,这些让他安心学习,今年高考分数超出二本线20多分。从2016至2017年,仅望谟民族中学就有786名精准贫困户子女享受国家每人每学期2000元的助学金补助。
    该县新屯街道办新屯村,为了鼓励村里孩子好好上学,从本来就不多的村里办公经费拿出一定经费对考取大学的学生进行奖励。凡本村子女考取大学本科:一本奖励1000元,二本奖励800远,三本奖励600元;大学专科奖励500元,计生两户还分别在奖励制度的基础上增加100元。从2012年至2016年,新屯村共奖励82名大学生,共发放奖金51400元。
   近年来,该县各乡镇老百姓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送孩子上学读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扶贫先扶智”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