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文言文阅读题选编 (26)

 爱雅阁 2018-01-26

 (三一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宋清传

柳宗元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①,咸誉清。疾病庀疡者,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②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屋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③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注:①雠:出售。②蚩:傻,无知。③翦翦:小气。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                居:卖

B.清皆乐然响应                            响应:答应

C.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                 辞:拒绝

D.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              报:回报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现宋清与一般市人经商不同做法的一组是( 

A.辄易雠,咸举清               B.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

积券如山,未尝诣取               清,蚩妄人也

C.所焚券者百数十人             D.清之取利远

再则骂而仇耳                    反争为之不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清是个药商,他的药材质量好。长安医工用他的药配方,很容易出售;许多病人也都乐意买他的药。

B.宋清不贪一时之利,很多人无钱买药,留下不少欠条,宋清照样给药,年终时常将无力偿还者的欠条烧掉。

C.宋清与普通商人相比,成功之处在于眼光远大,善于利用人们知恩图报的心理,获取更远更大的利益。

D.作者在文中将宋清与士大夫进行对比,目的是讽刺一些士大夫争名夺利、趋炎附势的丑态。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

译:

2)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译:

3)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

译:

 

【参考答案】

1A   A项:“居”,储存

2C   A项:①写医工得到宋清的配方后自己的药方容易出售。B项:②别人对宋清焚券的义举的不解。D项:②写很多人不是商人,却争着做市侩事情。

3C   C项:宋清是凭善心诚意帮助、感动别人得到回报的,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

4.(1)也都乐意到宋清那儿求药,希望病能快点消除(好)。

2)(他们)得到丰厚的俸禄,那些给宋清送礼物的人,就接连不断到宋清家里。

3)有权势就去攀附,变贫寒就离弃,很少有人能像宋肖这样做的。

【参考译文】

宋清是长安西边药场的药商。储存有好的药材。有从深山大泽采药来的人,一定会把药材送给宋清,宋清总是好好地招待他们。长安的医生得到宋清的药材来辅助配成药方,就很容易出售,因此大家都称赞宋清。那些生了病长疮的人,也都乐意到宋清那儿求药,希望病能快点消除。宋清也都愉快地应允。即使是有些没带钱的人来,宋清也都给他好的药材,以至于债券、欠条堆积得像山一样地高,宋清不曾跑去向他们收帐。或者有些他不认识的人,打从远方来,拿债券、欠条给烧掉,最后不再提钱的事。市场上的一般人因为宋清(做法的)不同,大家都取笑他说:“宋清,真是个大傻瓜啊!”也有人说:“宋清大概是个有道的人吧!“宋清听了后说”“我宋清只是个赚点钱来养活妻小的人罢了,并不是个有道的人;然而说我是个大傻瓜的人也错了。”

宋清开药行四十年,烧掉债券的有一百几十人,其中有的人(后来)做了大官,有的的接连管理必个州,得到丰厚的丰禄,那些给宋清送礼物的人,接连不断到宋清家里。宋清虽然不能立刻得到他们的回报,并且因为赊欠变成死账的有成百上千,但是并不妨碍他成为富有的人。宋清获取利益的眼光长远,唯其久远,所以利润也在哪像那些小商人呢?一旦要不到债,就勃然变色,第二次就谩骂并把你当成仇人。那些人赚钱,不是显得很小气吗?我看傻瓜是有的,(就是那些商人)。而宋清实在是凭着诚心实意的作风获得大利的,又不胡来,坚持这种作风不停,终于凭借这成为富人。求药的人越多,他应允的面就越广。有些官吏遭到署名,他照样亲自同他们打交道;有些看上去穷困潦倒的,宋清不因为这怠慢别人,碰到这些人,一定照样给他们好药。等到有一天这些人重新掌权时,就更加丰厚地报答宋清。宋清求利的眼光看得很远,都同上面的例子类似。

我看今天同人家交朋友的,别人得势了就去依附,变贫寒了就离弃,很少有人能像宋清这样子做的。世俗之言,只是说“商人之间的交情”。唉!宋清就是个商人,今天和人打交道的,有能像宋清那样希望得到长远的回报的吗?如果有幸能像宋清一样,那么天下能够遭到穷困屈辱而能免于死亡的人就会很多了。柳先生说:“宋清身在集市却不做市侩的行为,然而那些身居朝廷、官府,待在乡里、学校,以士大夫自我标榜的人,反而争先恐后地做着市侩的行为,真是悲衷啊!这样说来,那么宋清就不单只是与商人不同。

(三一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宋讷,字仲敏,滑人。父寿卿,元侍御史。讷性持重,学问该博。至正中,举进士,任盐山尹,弃官归。洪武二年,征儒士十八人编《礼》《乐》诸书,讷与焉。事竣,不仕归。久之,用四辅官杜荐,授国子助教。以说经为学者所宗。十五年超迁翰林学士,命撰《宣圣庙碑》,称旨,赏赉甚厚。改文渊阁大学士。尝寒附火,燎胁下衣,至肤始觉。帝制文警之。未几,迁祭酒。时功臣子弟皆就学,及岁贡士尝数千人。讷为严立学规,终日端坐讲解无虚晷,夜恒止学舍。十八年复开进士科,取士四百七十有奇,由太学者三之二。再策士,亦如之。帝大悦。制词褒美。助教金文徵等疾讷,构之吏部尚书余,牒令致仕①。讷陛辞,帝惊问,大怒,诛、文徵等,留讷如故。讷尝病,帝曰:“讷有寿骨,无忧也。”寻愈。帝使画工②讷,图其像,危坐,有怒色。明日入对,帝问:“昨何怒?”讷惊对曰:“诸生有趋踣者,碎茶器。臣愧失教,故自讼耳。且陛下何自知之?”帝出图。讷顿首谢。

长子麟,举进士,擢御史,出为望江主簿。帝念讷老,召还侍。二十三年春,讷病甚,乃止学舍。麟请归私第,叱曰:“时当丁祭,敢不敬耶!”祭毕,舁归舍而卒,年八十。帝悼惜,自为文祭之。又遣官祭于家,为治葬地。文臣四品给祭葬者,自讷始。正德中。谥文恪。讷尝应诏陈边事,言:“海内安,惟沙漠尚烦圣虑。若穷追远击,未免劳费。陛下为圣子神孙计,不过谨边备而已。备边在乎实兵,实兵在乎屯田。汉赵充国将四万骑,分屯缘边九郡,而单于引却。陛下宜于诸将中选谋勇数人,以东西五百里为制,立法分屯,布列要害,远近相应。遇敌则战,寇去则耕。此长策也。”帝颇采用其言。讷既卒,帝思之。官其次子复祖为司业,诫诸生守讷学规,违者罪至死。

(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  ①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②jiàn):窥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寒附火                                    附:靠近

B.夜恒止学舍                                止:居住

C.故自讼耳                                    讼:争辩,争论

D.而单于引却                                引:率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讷与焉                                    ②荆州与国邻接

B.①以说经为学者所宗                ②皆好词而以赋见称

C.①乃止学舍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①陛下为圣子神孙计                ②季布为朱家钳奴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宋讷“性持重”的一组是

①事竣,不仕归                    

②终日端坐讲解无虚晷               

③危坐,有怒色             

④臣愧失教,故自讼耳        

⑤时当丁祭,敢不敬耶               

⑥陛下宜于诸将中选谋勇数人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讷学问渊博,考中了进士,但他不愿意做官,喜欢教书,尤其喜欢讲授儒家经书。教学时他严立学规,自己也能以身作则。

B.宋讷在国子监教书兢兢业业,直到老死;培养出的太学生水平较高,在皇帝复开进士科那年,被录取的考生当中有三分之二是他所教的学生。

C.皇帝很欣赏宋讷的学识和能力,但开始时对其为人,不了解不放心,曾暗中派人窥视并画他的像,然后当面对他考察询问。

D.宋讷对国家大事军事边防等也很有见解,皇帝曾与他谈论边事,他的建议被皇帝采纳;他去世后,皇帝很痛惜,派遣官吏到他家祭奠并为他置葬地。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十五年超迁翰林学士,命撰《宣圣庙碑》,称旨,赏赉甚厚。

译文:                                                                                                                                             

2)助教金文徵等疾讷,构之吏部尚书余熂,牒令致仕。

译文:                                                                                                                                             

3)官其次子复祖为司业,诚诸生守讷学规,违者罪至死。

译文:                                                                                                                                             

参考答案

1  C

2  B

3  B

4  C

5、(1)十五年,被越级迁升为翰林学士,皇上命令他撰写《宣圣庙碑》,写得合乎圣意,赏赐的物品很丰厚。

2)太学的助教金文徵等人嫉妒宋讷,和吏部尚书余熂暗地里设计陷害宋讷,下达文书令逼宋讷辞职。

3)任命他的二儿子承袭父业担任国子监司业,告诫太学学生遵守宋讷的学规,违反的人罪当死。

【参考译文】

宋讷,字仲敏,滑人。父亲寿卿,是元代御史。宋讷性格老成稳重,博学多闻。到正中年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盐山尹,结果他放弃官位回家。洪武二年,皇帝征召儒士十八人编纂《礼》《乐》等书,宋讷也参加了。事情做完了,他没做官而是回家。过了一段时间,经由四辅官杜推荐,担任国子监老师。因讲经出色而被求学者尊崇。十五年,被越级迁升为翰林学士,皇上命令他撰写《宣圣庙碑》,写得合乎圣意,赏赐的物品很丰厚。改任文渊阁大学士。他曾经因为天寒靠近炭火取暖,火舌燎到胁下衣袍,火烧到皮肤才觉察。皇帝写文章警告他。没多久,宋讷升为国子监祭酒。当时有功的大臣孩子都到国子监跟他学习,一年来学习的贡士达到了上千人。宋讷为了严格学规,整天端正姿态讲课从未虚度光阴,夜晚常住宿在学校里。洪武十八年,又开设进士科,考取进士四百七十人有余。其中三分之二是太学的学生。皇上第二次考这些人,又是这样。皇帝大为高兴。写词褒扬赞美宋讷,太学的助教金文徵等人嫉妒宋讷,和吏部尚书余暗地里设计陷害宋讷,下达文书令逼宋讷辞职。宋讷去皇帝面前辞职。皇帝大惊询问后,很生气,杀了余、文徵等人,像以前一样留住宋讷。宋讷曾经得病,皇帝说:“讷有长寿的命相,是不必担忧的。”不久,宋讷的病果真好了。皇帝派画工窥探宋讷。画下他的肖像,画上宋讷正襟危坐,面有怒色。第二天入朝见皇上,皇帝问:“昨天为什么发怒?”宋讷吃惊地回答说:“有个学生快跑跌倒,把茶器打碎了。我因教育失误而感到惭愧,所以很自责。只是陛下怎么知道的呢?”皇帝拿出图画。宋讷叩头谢罪。

宋讷的长子叫宋麟,考中进士,提升做御史官,出京城做望江主簿,皇帝惦念宋讷年老,召宋麟回来侍奉。洪武二十三年春,宋讷病很重,仍然住宿在太学。宋麟请他回自己家住,宋讷训斥他说:“这正赶上了丁祭(祭孔的大典),敢不敬吗?”祭祀完毕,把他抬回家,宋讷就死了,终年八十。皇帝悼念怜惜他,亲自写祭文悼念。又派官员到他家祭奠,替他置葬地。文官四品得到祭葬的人,从讷开始。正德年间,谥号文恪。宋讷曾经应诏陈述边疆的事情,他说:“海内安定,只是沙漠还烦扰圣上忧虑。如果穷追远击,不免劳民伤财。陛下替皇子皇孙着想,不过是严谨边防罢了。巩固边防在于充实兵力,充实兵力在于屯田。汉赵时有四万将士,沿边疆分九郡驻扎,结果单于引兵退却。陛下最好在将领中选勇猛的人,以东西五百里范围划界分屯,制定法规守住要害,远近相互照应,遇到敌人就打,敌人离开就农耕。这是长久安定的计策。”皇帝完全采纳他的方案。宋讷去世后,皇帝思念他。任命他的二儿子承袭父业担任国子监司业,告诫太学学生遵守宋讷的学规,违反的人罪当死。

(三一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

调大名馆陶尉。吕惠卿帅延,檄泽与邑令视河埽,檄至,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惠卿闻之,曰:“可谓国尔忘家者。”适朝廷大开御河,时方隆冬,役夫僵仆于道,中使督之急。泽曰浚河细事,乃上书其帅曰:“时方凝寒,徒苦民而功未易集,少需之,至初春,可不扰而办。”卒用其言上闻,从之。惠卿辟为属,辞。

靖康元年,中丞陈过庭等列荐,假宗正少卿,充和议使,泽曰:“是行不生还矣。”或问之,泽曰:“敌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上不遣,命知磁州。

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至,缮城壁,浚隍池,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金人破真定,引兵南取庆源,自李固渡渡河,恐泽兵蹑其后,遣数千骑直扣磁州城。泽擐甲登城,令壮士以神臂弓射走之,开门纵击,斩首数百级。所获羊马金帛,悉以赏军士。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泽命淬进兵,遇金人,败之。

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袭击。

                                            (《宋史》)

注:河埽,用树枝、秸秆、石头捆紧做成的圆柱形的防水用的东西。

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少需之,至初春       需:等待

B.假宗正少卿           假:借助、凭借

C.恐泽兵蹑其后         蹑:跟踪、追随

D.诸将乞贷淬           贷:宽恕、宽免

2.下列语句全都表现宗泽热爱国家、英勇抗金的一组是(  

 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          ②是行不生还矣  

③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     ④始为固守不移之计  

⑤遣数千骑直扣磁州城              ⑥泽挥众直前与战

A.①④⑤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⑤⑥

3.下列各项中,对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隆冬时节,朝廷要求他疏浚御河,宗泽不顾长子刚丧,奉命即行。看到役夫因天寒而僵于道,上书其帅,要求工程推至初春进行。

B.靖康元年,宗泽被推荐任和议使。他抱定不生还的信念决心不向金人屈节。参与讨论的大臣怕他妨害和议之事,所以皇上没有派他前往。

C.太原失守,宗泽认为不能食国家俸禄而躲避国家灾难,毅然前往积极备战,战时披甲登城亲自指挥,击败敌人。

D.兵进卫南,宗泽审时度势,以寡兵孤将深入敌人军营,置之死地而后生。士卒以一当百,奋勇杀敌,大败金兵。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

                                                                         

2)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

                                                                         

3)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

                                                                     

参考答案

1B(假:代理政事)

2B(③句是写他人对宗泽的评价,⑤句是写金人的军事行动)

3. A(只是要求他视察而已,没有“要求他疏浚御河”)

4.(1)(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又哪里能屈服于北方的朝廷(金人)而有辱于君王的使命呢?(否则、安、屈节)

2)都统陈淬说敌军正气焰嚣张,不能轻易攻取。(方、炽、轻举)

3)假使他们尽数派出全部骑兵在夜间偷袭我军,就危险了,于是在夜间转移了自己的军队。(使、悉、暮)

(三一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宗炳,字少文,南阳涅阳人也。祖承,宜都太守。父繇之,湘乡令。母同郡师氏,聪辩有学义,教授诸子。

    高祖开府辟召,下书曰:“吾忝大宠①,思延贤彦。南阳宗炳、雁门周续之,可下辟召,以礼屈之。”于是并辟太尉掾,皆不起。宋受禅,征为太子舍人;元嘉初,又征通直郎;东宫建,征为太子中舍人,庶子,并不应。妻罗氏,亦有高情,与炳协趣。罗氏没,炳哀之过甚,既而辍哭寻理,悲情顿释。谓沙门释慧坚曰:“死生不分,未易可达,三复至教,方能遣哀。”衡阳王义季在荆州,亲至炳室,与之欢宴,命为谘议参军,不起。

    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古有《金石弄》,为诸桓所重,桓氏亡,其声遂绝,惟炳传焉。太祖遣乐师杨观就炳受之。

   炳外弟师觉授亦有素业,以琴书自娱。临川王义庆辟为祭酒,主簿,并不就,乃表荐之,会病卒。

    元嘉二十年,炳卒,时年六十九。衡阳王义季与司徒江夏王义恭书曰:“宗居士不救所病,其清履肥素②,终始可嘉,为之恻怆,不能己已。”

    史臣曰:“夫独往之人,皆禀偏介之性,不能摧志屈道,借誉期通。若使值见信之主,逢时来之运,岂其放情江海,取逸丘樊。盖不得已而然故也。”

                          (节选自《宋书·隐逸传》)

[]①忝大宠,继承帝位,有辱天子称号。

  ②清履肥素,指行迹超凡脱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并辟太尉掾,皆不起           征召     

B.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             绘成图画

C.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    结宇盖屋居住

D.乃表荐之,会病卒                 表扬

2.以下各组句子,全能表现宗炳具有“隐逸思想”的一组是(  

①于是并辟太尉掾,皆不起

②临川王义庆辟为祭酒,主簿,并不就

③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         

④征为太子中舍人,庶子,并不应

⑤太祖遣乐师杨观就炳受之

⑥夫独往之人,皆禀偏介之性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炳是南朝人,文中的“高祖”是指南朝宋武帝刘裕,“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

B.衡阳王刘义季在荆州时,亲自到宗炳的家里,和他一起宴饮,并任命宗炳为谘议参军,宗炳没有接受。

C.宗炳放荡于湖海之上,游于山林之间,不肯出仕,根本原因是他性格有点偏执,并非没有遇上值得信赖的君主。

D.宗炳酷爱山水,喜欢远足。他去世后,衡阳王刘义季深感悲痛,认为他行迹超凡脱俗,一生品行值得褒扬。

4.把第Ι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罗氏没,炳哀之过甚,既而辍哭寻理,悲情顿释。

  译文:                             

2)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译文:                             

参考答案

1DD项中的“表”是向皇上上表的意思; ABC项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2 B(句②说的是宗炳的外弟师觉授,故排除含句②的选项CD,还剩AB两项。句⑤写的是太祖派乐师杨观跟宗炳学习曲子,与隐逸思想无关,应排除。而A含句⑤,所以选C

3CC “根本原因是他性格有点偏执”错,从末段可以看出,如果让他们遇上值得信赖的君主,遇到太平盛世,他们是不会放荡于湖海之上,游于山林之间的。)

4.⑴罗氏死后,宗炳十分悲痛,后来停止哭泣,用佛理自遣,悲哀的情绪立即减轻了许多。

  ⑵我年纪大了,病也来了,名山大川恐怕难得看完了,只有使自己心情更加沉静,修养进一步提高,然后,睡在床上,再游历这些大好河山吧。  

【参考译文】

    宗炳字少文,南阳涅阳人。祖父宗承,任过宜都太守。父亲繇之,曾任湘乡令。母亲是父亲同郡人师氏,非常聪明,有口才、有学问、有节操,亲手教育所有的子女。

    宋高宗打开官府大门,公开招揽人才,下诏书说:“我继承帝位,有辱天子的称号,我要延请、招聘贤明人士。南阳人宗炳、雁门人周续之,可以下令征召他们,以礼相待,让他们出来做官。”于是一起征召他们为太尉掾,他们二人没有应诏。宋朝代晋掌权后,征召宗炳为太子舍人;元嘉初年,又征他为通直郎;东宫太子得势后,又征召他为太子中舍人和中庶子,都没有应诏。妻子罗氏,也有高尚的情怀,和宗炳趣味相投。罗氏死后,宗炳十分悲痛,后来停止哭泣,用佛理自遣,悲哀的情绪立即减轻了许多。对和尚慧坚说:“生与死的区别,不容易明白,再三思考,才能排遣心中的悲哀。”衡阳王刘义季在荆州时,亲自到宗炳的家里,和他一起欢聚,并任命宗炳为谘议参军。宗炳依然没有接受。

     宗炳酷爱山水,喜欢远足。他向西到过荆巫地区,向南登过衡山,并在衡山上盖屋居住。心怀前人向子平那样的隐居志向。后来,他因病回到了江陵,叹息道:“我年纪大了,病也来了,名山大川恐怕难得看完了,只有使自己心情更加沉静,修养进一步提高,然后,睡在床上,再游历这些大好河山吧。”凡是他游历过的地方,都绘成图画,贴在室内的墙上,对人说:“我弹琴奏乐,要让众山都发出回响。”古有《金石弄》一曲,为桓氏所器重,桓氏家族衰败之后,这支曲子也就失传了,只有宗炳还能弹奏。太祖派乐师杨观跟宗炳学习这支曲子。

     宗炳的表弟师觉授也有超凡脱俗的品行,用琴书来自我娱悦。临川王刘义庆委任他为祭酒和主簿,他都没有赴任,于是刘义庆向皇上上表,推荐他,可就在这个时候,他生病去世了。

     元嘉二十年,宗炳去世,终年六十九岁。衡阳王刘义季给司徒、江夏王刘义恭写信说:“宗居士不去改变他所不满的东西,他行迹超凡脱俗,一生品行值得褒扬,我对他的去世深感悲痛,简直无法控制自己的哀思。”

史臣说:“那些独来独往的人,性格都有点偏执、耿直,所以不能剥夺他们的理想,使他们屈服于自己的意志。要借招贤纳士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一定要有使他们信服。如果让他们遇上值得信赖的君主,遇到太平盛世,他们怎么会放荡于湖海之上,游于山林之间呢?他们大概也因为不得已才这样的。”

(三一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宝绘堂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本文有删节)

【注】  ①锻炼:打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病:祸害。

B.然去而不复念也         去:归去。

C.常与寒士角             角:较量。

D.以蓄其所有             蓄:收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皆以儿戏害其国       几以捕系死

B.轻死生而重于画        不患贫而患不安

C.然为人取去           君为我呼入

D.譬之烟云之过眼       不知东方之既白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凶其身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译文:                                                                                          

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译文: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信息源在第三段:“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这两句的大意是用过眼云烟比喻喜爱的书画被人取走后也就不再想念了。因此,“去”解释为“归去”不当,应解释为“离开”,引申为“消失”。

2答案  C   第一个“为”作介词用,表被动关系,可译为“被”;第二个“为”作介词用,可译为“替”。 A.介词,“因为”;B.连词,表转折关系;D.助词,无实意,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答案  C   解析  C项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余三项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

4、答案  D   解析  D项原文信息在第一段:“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可见,“也未‘发狂’”与原文不一致。

5、(1)但是到了沉溺(书画)而不能舍弃(的地步),那么这祸害将难以说尽。

2)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

解析  1)句中的重要词语“释”(舍弃)、“胜”(尽)。(2)句中的重要词语“恐”(担心)、“予”(给),同时注意“不吾予”这一宾语前置句式的翻译。

【参考译文】

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把心意留滞于事物中。如果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很快乐,即使事物特异也不会成为祸害。如果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特异的事物也不会感到快乐。老子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骑马打猎使人心发狂。”但是圣人并没有因此而废除这四样东西,也是暂且用来寄托心意罢了。刘备有雄才大略,却性喜织毛物。嵇康恬静寡欲却喜爱打铁。阮孚狂放不羁却喜爱制鞋子。这难道有什么音乐美色和香气吗?但他们终身喜欢而不厌弃。

事物之中最可喜而且足以取悦于人而不足以移动人心的,莫过于书和画了。然而到了那把心意留滞在书画上而放不下的程度,它的祸害就说不完了。钟繇发展到因此吐血盗墓,宋孝武帝和王僧虔发展到因此互相猜忌;桓玄发展到打仗时还把书画装在船上带在身边,王涯发展到把书画藏在夹墙内,都是由于小孩子玩的把戏害了他们的国家,害了他们的身体。这就是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带来的祸害。

原来我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喜好这两样东西。家里所有的都担心失去,别人所有的又担心不给我。不久就自我嘲笑说:我看轻富贵而看重书画,看轻生死而看重书画,岂不也是厚薄轻重颠倒错误,丧失自己的本心吗?从这以后就不再那样喜好了。看见喜欢的书画虽然也想再收藏它,然而被人取走了,也不再感到可惜。就像烟云从眼前闪过,百鸟的鸣叫从耳边掠过,岂不愉快的接受,但是一旦消失,也就不再记挂。于是书画二物就常常带给我快乐而不会成为祸害。

驸马都尉王君虽然是皇亲国戚,但他牢记并遵循礼义,学习《诗》、《书》,经常与贫寒的读书人比赛,平日里也排斥精美的食品,弃绝远离歌舞和女色,却专心在书画方面,又建了宝绘堂在私宅的东边,用来储蓄全部的书画,并要求我写文章来记录这件事。我担心他弄不好会像我年少时的爱好,所以写这篇文章告诫他,也许可以使他真正得到快乐而远离祸害。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三一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寄欧阳舍人书

                          曾巩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人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如此,而遇之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其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则往往(xì)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由,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抑又思若巩之浅薄滞拙而先生进之,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显之,则世之魁闳豪杰不世出之士,其谁不愿进于门?潜遁幽抑之士,其谁不有望于世?善谁不为?而恶谁不愧以惧?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此数美者,一归于先生。既拜赐之辱,且敢进其所以然。所谕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详焉?愧甚,不宣,巩再拜。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者得致其严      致:表达

B.恶能辨之不惑      恶:怎么

C.不惑不徇          徇:遵循

D.而其辞之不工      工:精美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于众人则能辨焉           于是余有叹焉

B、惧后世之不知            石之铿然有声者

C、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A.作者论述了“铭志”与“史传”的不同特点,目的是区别二者的不同,给后代写铭志者以指导和警示。

B.文章阐述了“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是近世铭志不能行世而传后的缘故。

C.本文笔法纡徐百折,跌宕多姿;吞吐抑扬,极尽腾挪。形成了舒展自如、婉丽从容的风格。

D.本文是一篇书信体的议论文,不仅表达了对欧阳舍人的感激之情,而且论述了为文要“公与是”的观点,论证严密有力。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

译文:                                                                   

②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

译文:                                                                   

③潜遁幽抑之士,其谁不有望于世?善谁不为?而恶谁不愧以惧?

译文:                                                                   

5.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主旨。

                                                                        

参考答案

1C(徇:顺从、袒护)

2AA、焉:句末语气词。 B、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起定语后置的作用。 C、连词,来,用来/连词,并且。D、代词,他们的/语气副词,表示期望语气)

3A(“给后代写铭志者以指导和警示”错,应该是为了说明铭志有警劝之道,义近于史。)

4、(1)铭志能够著称于世,是因为它的意义与史传接近,但也有与史传不相同的地方。(得分点:著、而、句意正确)

2)因为道德高尚的人对于恶人,是不会接受请托而撰写铭文的。(得分点:盖、于、铭)

3)那些避世隐居抑郁不得志的人,他们谁不希望名声流传于世?好事谁不想做?而做恶事谁不感到羞愧恐惧?(得分点:潜遁幽抑、其、句意正确)

5、文章认为只有"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才能写出"公与是"的墓志碑铭,表达了对欧阳舍人为先祖父撰写碑铭的感激之情。

参考翻译:

去年秋天派去向您请求写碑志的人回来了,承蒙您赐我的信和您所撰写的先祖父的神道碑铭,反复拜读,感激和惭愧之情一起涌上心头。

碑铭所以在世上有显著地位,因为它的作用与史书相近,但也有与史书不同的地方。大概史书对于一个人的善恶无所不写,而碑铭大概是古人中那些有功有德,有才有行,有志有义的美德的人,惧怕后代人不知道,便一定要写一篇碑铭来显扬。有的把它放在家庙,有的保存在墓中,它的作用是一样的。假使那人行为丑恶,还有什么可以写在碑铭上呢?这是它所以和史书不同的地方。碑铭的写作,能使死者没有什么遗憾,活着的人得以表达他对死者的尊敬。好人喜欢自已被得到表彰,就勇于自立;坏人没有什么可以记载的,就羞愧而且恐惧。至于那些具有广博的才能,通达的识见,义烈忠节,美言善行的人,都能在碑铭中见到,足以成为后人效仿的榜样。警戒劝勉意义,不是近于史书,难道还会同别的什么相近呢?

  到了世道衰败,作为人的子孙,都一心想褒美称扬他故去的亲人,而不再根据事理。所以即使是行为丑恶的人,都力求刻石立铭,用来向后代夸耀。撰写碑铭的人既然不能拒绝而不写,又因为他的子孙所请托的,倘若写上墓主丑恶的东西,就是不合人情,于是碑铭开始不真实了。后代要写碑铭的人,应当要观察所撰写的对象。倘若所托非人,就会记载得不公正和不正确,所写的碑铭也就不足以流地于当代并流传到后代。所以千百年来,朝迁的公卿大夫直到乡里的人士,无不撰有碑铭,但能够流传下来的大概很少。它的原因不在别的,就是所托非人,记载得不公正和不正确的缘故。

  既然这样,那么,谁是撰写碑铭而能尽到公正和正确的合适人选呢?不是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而又善于写文章的人,不能担负这一工作。大概有很高道德修养的人,他对于恶人,就不会接受为他写碑铭的请求,对于一般的普通人,他就能分辨清楚。而人们的行为品德,有的人心地善良,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却不那么好;有的人内心奸邪,而外面表现得很善良;有的人善恶相差悬殊,而不容易如实地指出来;有的人实际表现要大于他的名声;有的人的名声要大于他的实际表现。如同用一个人,不是有很高道德修养的人,怎么能够辩别他而不受迷惑,评议他而不徇私情?能够不迷惑不徇私情,就达到公正而且正确了。倘若所写的人文辞不擅长,那么,在人世间还不能流传开来,于是又在于他的文章能加倍胜人了。所以说:不是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而又善于写文章的人,不能担负这一工作。难道不是这样吗?

然而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而又善于写文章的人,虽然有时在当代并存,也许几十年或一二而年才能出现。这种人传世是这样的困难,碰到他又是这样的困难。像先生的道德文章,本来就是所谓几百年才能出现的。先祖父的言行卓然出众,幸而遇到先生,得以写出公正和正确的神道碑铭,这碑铭能流行于当代并流传到后代是毫无疑问的了。而世上的读书人,每每看到传记中所记古人的事迹,到了他可以感人的地方,就往往极为伤心,在不知不觉中流步了眼泪,何况读的人是他的子孙呢?更何况是我曾巩呢?我追慕仰望先祖父的德行,而考虑用什么办法使他的事迹流传,就可以知道先生推恩一次赐我的神道碑铭,可以泽及我的三代,我感激和报答之心,应该怎样回报呢?可是我又想到,像我这样的浅薄迟钝,而先生加以奖励提携;先祖父的艰难颠沛,境遇不好,一直到死,而先生加以表彰显扬。这就使世上魁伟杰出的罕见人士,有谁不愿进拜于先生的门下呢?那些隐世之士,有谁不希望世道的转煤变呢?善行,有谁不愿意去做?干坏事,有谁不羞愧而畏惧呢?作为人的父亲,祖父的,有谁不想教导他的子孙呢?作为人的子孙的,有谁不想让自己的父亲,祖父得到尊宠荣耀?这几种美行,全都归功于先生。

既拜受承蒙赏给神道碑铭,且冒昧进言说了要请你撰写的原因。来信中告谕先祖世系相传的世次问题,岂敢不领受教诲而加以详细考查。承蒙作铭,甚感羞愧,不能尽述,曾巩再拜。

(三一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也,永平中,以谒者守侍御史,与三府掾属共考案①楚狱②。颜忠、王平等辞连及隧乡侯耿建、郎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平相见。是时显宗③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④,无敢以情恕者。朗心伤其冤.试以建等物色⑤独问忠、平,而二人错愕不能对。朗知其诈,乃上言建等无奸,专为忠、平所诬,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帝乃召朗入,问曰:“建等即如是,忠、平何故引入。”朗对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帝曰:“即如是,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耶?”朗对曰:“臣虽考之无事,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故未敢时上。”帝怒骂曰:“吏持两端。”促提下,左右方引去,朗曰:“愿一言而死,小臣不敢欺,欲助国耳。”帝问曰:“谁与共为章?”对曰:“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臣见考囚在事者,咸共言妖恶大故⑥,臣子所宜同疾,今出之⑦不如入之。可无后责,是以考一连十,考十连百。又公卿朝会,陛下问及得失,皆长跪言.旧制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裁止于身.天下幸甚,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忤陛下者。臣今所陈,诚死无悔。”帝意解,诏遣朗出。后二日,车驾自幸洛阳狱录囚徒,理出千余人。

(节选自《后汉书·寒朗传》,有改动)

注:①考案:审处。②楚狱:汉光武帝刘秀儿子刘英为楚王。汉明帝刘庄在位时,楚王因谋逆被废自杀,因这一案件受牵连而被处罚的人“以千数”。③显宗:汉明帝刘庄。④陷入:定罪判刑。⑤物色:指形貌、模样。⑥大故:大事。⑦出之:古代称有罪不判,重罪轻判为出罪;称无罪判刑,轻罪重判为入罪。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为忠、平所诬            诬:诬陷

B.冀以自明                 冀:希望

C.左右方引去                引:拉

D.帝意解                   解:解释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 B.①乃上言建等无奸

()刀劈狼首             ②陈胜、吴广乃谋曰

C.①陛下大恩,裁止于身     D.①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②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寒朗执法严明、事实求是的一组是(  

①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     

②乃上言建等无奸     

③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

④是以考一连十             

⑤陛下大恩,裁止于身

A.①④⑤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⑤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寒朗和三府的属官一起审查处理楚王刘英谋逆一案的案犯,颜忠、王平等人的供词中牵连耿建等四位大臣。皇上知道后非常气怒,令寒朗等把与案子有牵连的人一律被定罪判刑。

B.由于耿建等四人否认与忠、平相见,寒朗就单独提审忠、平,问四人的模样如何,发现了他们编造假供诬告四人的情况。

C.寒朗据实情上奏,说明耿建等四人并没有参与谋反。后来又向皇上分析忠、平编假供的动机,并解释审查完耿建等四人而没有及时禀告的原因。

D.寒朗不怕皇上发怒,直言强谏,指出楚王一案牵连,已经造成不少冤案,而大臣怕负责任,不敢说真话。皇上听了有所悔悟,亲自到洛阳狱审理案情,将一千多名无辜的人释放出狱。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模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敢以情恕者。

译文:

(2)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耶?

译文:

(3)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

译文:

参考答案

1 解:缓解、消解。

2 前一个“而”为转折关系,后一个“而”为承接关系。

3 ①为现实  ④为现实  ⑤谈皇帝行为

4 最后一句不实。

5(1)没有人敢按照实情宽大处理。

(2)四位大臣没有犯罪,为什么不早些上奏,案子审理完了,还(把他们)长久地关押到现在呢?

(3)臣自知必遭灭族,不敢多连累别人,只诚恳地希望陛下醒悟罢了。

参考译文: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永平年间,寒朗以谒者身份代理侍御史,与太尉、司徒、司空属官共同审理楚王谋反案。

颜忠、王平等供词牵连到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刘建等人的供词说没有与颜忠、王平见过面。当时显宗大怒,官吏害怕,凡有牵连的人,一律陷入案中,没有人敢以实情宽大处理。寒朗同情他们的冤屈,试用刘建的形貌单独审问颜忠、王平,而两个人错愕竟认不出来。寒朗知其中有诈,于是上书说刘建等没有奸情,纯粹是颜忠、王平二人所诬陷,并怀疑天下无辜受牵连的大多如此。显宗就召寒朗进宫,问道:“刘建等即便如此,颜忠、王平等人为什么要牵连他们?”寒朗答道:“颜忠、王平自知所犯的是大逆不道之罪,所以牵连的人很多,希望表明自己无罪。”显宗道:“即使如此,四位大臣没有犯罪,为什么不早些上奏,案子审理完了,还(把他们)长久地关押到现在呢?”寒朗答道:“我虽考察他们没有事,但是担心国内还有别人揭发他们的奸情,所以不敢及时报上来。”显宗发怒骂道:“竟这样模棱两可,快拿下去!”左右的侍卫正要将寒朗拉下去,寒朗说:“希望讲一句话后死。小臣不敢欺君,只是想帮助国家罢了。”显宗问道:“谁和你一起写的奏章?”寒朗回答道:“臣自知必遭灭族,不敢多连累别人,只诚恳地希望陛下醒悟罢了。我看到考囚在案里,都说谋逆造反是天大的罪恶,臣子都应该痛恨,拷问无罪放出不如按供词抓捕进去,可以不承担责任。因此拷问一个连累十个,拷问十个连累百个。又公卿朝会时,陛下问及得失,都是长跪在地下说,旧制叛逆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才只办本人的罪,这是天下最大的幸运。等到回到家里,口里尽管不说,却仰头吧息,没有哪个不知道下狱者多冤枉的,但没有敢忤逆陛下的人。我现在把要说的说了出来,的确是死而无悔。”显宗怒意消解,下诏叫寒朗出去。两天后,显宗亲自到洛阳狱中审录囚徒,释放出千余人。

(三二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察传

《吕氏春秋》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王闻孙叔敖于沈尹筮(shì),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转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似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而审,则为福矣      审:考察   

B.乐正夔一足,信乎      信:相信

C.夔于是正六律          正:定     

D.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经:原则,道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①昔者舜欲以乐转教于天下②将以衅钟

C①子夏之晋过卫         ②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D①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②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3.下列各句中,与“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暴见于王                B.王语暴以好乐

C.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D.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译文:      

2)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译文:       

3)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译文:             

5.本文泛举史实为证,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归纳。

 

【参考答案】

1B(信:真实)

2AA①介词,“从”,②介词,“对,对于”;B两个“以”均为介词,“用”;C两个“之”均为动词,往,到……去;D两个“则”均为连词,就)

3BB句与例句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B句译为“齐宣王把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A为被动句,译为“我(庄暴)被齐宣王召见”;C为判断句,译为“(我)侯赢不过是东门的看门人”;D为宾语前置句,“何功之有”即“有何功”,译为“有什么用处呢”)

4.翻译句子:

1)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2)就让重黎把夔从民间选拔出来进荐给他。

3)应根据自然和人事的情理来考察听到的传闻,就能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5.本文举例具体,论证充分,阐明了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要根据情理来考察,然后决定信与不信的道理。

参考译文

听到传闻不可不审察清楚。多次辗转相传,白的就变成了黑的,黑的就变成了白的。所以说狗像像猕猴,弥猴像人,但人与狗相比较就相差甚远。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听到传闻如果加以审察,就会带来好处;听到后如果不进行审察,不如没有听到。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听到管仲的情况,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的情况,然后加以审察,所以国家大治、称霸诸侯;吴王夫差从太宰那里听到关于越王勾践的情况,智伯从张武那里听到关于赵襄子的情况,听到后不加审察,所以国家灭亡、自身被杀。凡是听到传闻一定要深入考察,对关于人的议论一定要用道理加以验证。

鲁哀公向孔子问道:“听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把教化传布到天下,就让重黎把夔从民间选拔出来进荐给他。舜让夔当乐正。夔于是正定六律,和谐五声,以协合八方民乐,因而天下尽都归服。重黎还想多些像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的精华,政治得失的关键,所以只有圣人才能使音乐和谐。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使音乐和谐,来安定天下。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所以说‘夔一足’,并不是说夔只有一只脚啊?

宋国的丁氏,家里没有井,要外出打水,所以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边。等到他家挖了井,就告诉别人说:“我挖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到后,就传言说:“丁氏挖井时挖得一个人。”国人们谈论这件事,被宋国国君听到了。宋君就让人向丁氏了解这件事。丁氏回答说:“我是说得到一个人使唤,并不是从井里挖到一个人。”根据传闻寻求贤能的人,如果像这样不加审察便信以为真,还不如没有听到传闻。

子夏到晋国去,途经卫国,听到有人在读史书,说:“晋国军队三豕渡过黄河。”子夏说:“不对,应该是‘己亥’啊。‘己’和‘三’形体相近,‘豕’和‘亥’写法类似。”到了晋国一问,果然说是“晋国军队己亥这天渡过黄河”。

许多言辞好像是错误其实是正确的,有许多好像是正确的其实是错误的。正确和错误的道理,不可不弄明白,这是连圣人都要慎重对待的。既是如此该怎么慎重对待呢?应根据自然和人事的情理来考察听到的传闻,就能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三二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初,萧荐封德彝于上皇,上皇以为中书令。及上即位,为左仆射,德彝为右仆射。议事已定,德彝数反之于上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杜如晦新用事,皆疏而亲德彝,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与陈叔达忿争于上前,庚辰,、叔达皆坐不敬,免官。

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下,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前世唯皇子及兄弟乃为王,自馀非有大功,无为王者。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御史大夫杜淹奏“诸司文案恐有稽失,请令御史就司检校。”上以问封德彝,对曰:“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若遍历诸司,搜括疵,太为烦碎。”淹默然。上问淹:“何故不复论执?”对曰:“天下之务,当尽至公,善则从之。德彝所言,真得大体,臣诚心服,不敢遂非。”上悦曰:“公等各能如是,朕复何忧!”.

                       (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八》,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彝数反之于上前,由是有隙       隔阂

B.叔达皆坐不敬,免官               因……而定罪

C.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           差错,差失

D.何故不复论执                    执着 

2.下列对省略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皇以(封德彝)为中书令       

B.会(萧)与陈叔达忿争于上前

C.(朕)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D.(诸司)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由于不满萧的独断专横,极力的拉拢封德彝,最终使萧得罪了皇上而被免官。

B.上皇为了达到强大宗室,威震天下的目的,大事册封它的宗室,无论有功还是无功,年长还是年幼。      

C.封德彝认为当时没有值得推举的奇才,所以很长时间没有项推举人才,结果受到了太宗的批评而惭愧不已。

D.御史大夫杜淹之所以不和封德彝争辩该不该派“御史就司检校”的事情,是因为他认为封德彝深的大体,令自己心悦诚服。

4. 1)断句

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2)把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

译文:                                                                

②公等各能如是,朕复何忧!

译文:                                                                

参考答案

1D(执:争辩,争执 

2C(“朕”应为“上皇”)

3A(原文中没有“”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由于不满萧的独断专横,极力拉拢封德彝的表述)

4.(1)断句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2)①风给的爵位已经很高了,有多赐给劳力仆役,这恐怕不能把自己的大公无私显示给天下人吧!

②你们(如果)都能做到这样,朕还有什么忧虑呢?

参考译文

起初,萧向高祖荐举封德彝,高祖任命他为中书令。到了太宗即位,改任萧为尚书左仆射,封德彝为右仆射。二人商定将要上奏的事,到了太宗面前封德彝屡次变易,由此二人之间产生隔阂。当时房玄龄刚当权,均疏远萧而亲近封德彝,萧愤愤不平,于是上密封的奏章理论,辞意凄凉,由此触犯圣意。适逢萧与陈叔达又在太宗面前含怒争辩,庚辰(二十五日),萧、陈叔达皆以对皇上不恭敬的罪名,被罢官免职。

高祖想以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威镇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即使童孺幼子均封为王,达数十人。为此,太宗语气和缓地征求群臣的意见:“遍封皇族子弟为王,对天下有利吗?”封德彝回答道:“前世只有皇帝的儿子及兄弟才封为王,其他宗亲如果不是有大功勋,便没有封王的。太上皇亲善厚待皇亲国戚,大肆分封宗室,自东西汉以来都没有如此之多。封给的爵位既高,又多赐给劳力仆役,这恐怕不能向天下人显示自己的大公无私吧!”太宗说:“有道理。朕做天子,就是为了养护百姓,怎么可以劳顿百姓来养护自己的宗族呢!”十一月,庚寅(初五),将宗室郡王降格为县公,只有功勋卓著的几位不降。

太宗令封德彝荐举贤才,很长时间没有选荐一个人。太宗质问其原因,答道:“不是我不尽心竭力,而是现在没有奇才!”太宗说:“君子用人如用器物,各取其长处。古时候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君主,难道是从别的时代去借人才的吗?正应当怪自己不能识别人才,怎么能诬蔑整个时代的人呢?”封德彝羞惭地退下御史大夫杜淹上奏道:“各部门的公文案卷恐有稽延错漏,请求让御史到各部门巡视,吹毛求疵,实在是太繁琐。”杜淹默不作声。太宗问杜淹:“你为什么不加争辩呢?”杜淹回答说:“国家的事务,应当务求公正,从善而行。封德彝讲的话深得大体,我心悦诚服,不敢有所非议。”太宗高兴地说:“你们如果都能做到这样,朕还有什么忧虑呢?”

六月,辛巳(初一),右仆射密明公封德彝去世。

(三二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尉迟敬德,名恭,朔州善阳人。隋大业末,刘武周乱,以为偏将。与宋金刚袭破(唐)永安王孝基,执独孤怀恩等。武德二年,秦王战柏壁,金刚败奔突厥,敬德合余众守介休。王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谕之,乃与寻相举地降,从击王世充。会寻相叛,诸将疑敬德且乱,囚之。屈突通等曰:“敬德敢,今执之,猜贰已结,不即杀,后悔无及也。”王曰:“不然。敬德必叛,宁肯后寻相者耶?”释之,引见卧内,曰:“丈夫以气相许,小嫌不足置胸中,我终不以谗害良士。”因赐之金,曰:“必欲去,以为汝资。”是日猎榆窠,会世充自将兵数万来战。单雄信者,贼骁将也,骑直趋王,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刺坠,乃翼王出,率兵还战,大败之。王顾曰:“比众人意公必叛,我独保无它,何相报速耶?”

    窦建德营板渚,王命李等为伏,亲挟弓,令敬德执,略其垒,大呼致师。建德兵出,乃稍引却,杀数十人,众益进。伏发,大破之。时世充兄子琬使于建德,乘隋帝厩马,铠甲华整,出入军中以夸众。王望见,问:“谁可取者?”敬德请与高甑生、梁建方三骑驰往,禽琬,引其马以归,贼不敢动。

隐太子尝以书招之,赠金皿一车。辞曰:“秦王实生之,方以身徇恩。今于殿下无功,其敢当赐?若私许,则怀二心,徇利弃忠,殿下亦焉用之哉?”太子怒而止。敬德以闻,王曰:“公之心如山岳然,虽积金至斗,岂能移之?然恐非自安计。”巢王果遣壮士刺之。敬德开门安卧,贼至,不敢入。因谮于高祖,将杀之。王固争,得免。

(玄武门之变后)王为皇太子。时坐隐、巢者百余家,将尽没入之。敬德曰:“为恶者二人,今已诛,若又穷支党,非取安之道。”由是普原。

尝侍宴庆善宫,有班其上者,敬德曰:“尔何功,坐我上?”任城王道宗解喻之,敬德勃然,击道宗目几眇。太宗不怿,罢,召让曰:“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悔可及乎!”敬德顿首谢。

显庆三年卒,年七十四。谥“忠武”。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乃翼王出,率兵还战                  翼:掩护

B. 亲挟弓,令敬德执矟,略其垒         略:攻打

C. 尝侍宴庆善宫,有班其上者           班:排列

D. 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     怪:怪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会寻相叛,诸将疑敬德且乱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B我终不以谗害良士

  丛草为林

C今于殿下无功,其敢当赐

  船背稍夷

D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尉迟敬德“忠诚”或“勇武”的一组是(      

①乃与寻相举地降,从击王世充 

②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乃翼王出,率兵还战 

③禽琬,引其马以归,贼不敢动 

④敬德开门安卧,贼至,不敢入 

⑤今于殿下无功,其敢当赐 

⑥敬德勃然,击道宗目几眇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③⑤⑥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尉迟敬德作战勇猛,曾打败过唐军。归顺秦王后有人怀疑他谋反,将他抓了起来,要杀他。秦王不仅下令放了他,还送给他一些金银。

B.尉迟敬德将隐太子收买自己的事告诉了秦王,秦王断定对方不会就此罢休。果然又发生了尉迟敬德被人行刺和遭诬陷等事情。

C.尉迟敬德自恃功高,在一次侍宴时为了座次而大打出手,惹得唐太宗十分不满,事后对其进行了重重的责罚。

D.这篇文章通过救王驾、擒王琬、拒收买、闹御宴等情节,多角度来表现人物性格,将尉迟敬德这一形象塑造得丰满鲜活。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敬德必叛,宁肯后寻相者耶?

  译文:                                                                                      

2)秦王实生之,方以身徇恩。

  译文:                                                                                      

3)公之心如山岳然,虽积金至斗,岂能移之?

  译文:                                                                                   

参考答案

1  D

2  D

3  B

4  C

5、(1)尉迟敬德如果一定要反叛的话,难道会在寻相(造反)之后吗?

2)秦王对我实在是有再生之恩,正要拿生命来报答他的恩情。

3)您的忠心就像山岳一样,即使积蓄成斗的金银(送您),又怎么能改变它呢?

【参考译文】

    尉迟敬德,名恭,是朔州善阳人。隋朝大业末年,刘武周作乱,让他做了偏将。与宋金刚一起击败了永安王李孝基,活捉了独孤怀恩等。唐高祖武德二年,秦王在柏壁作战,宋金刚兵败逃往突厥,尉迟敬德集合剩余的队伍据守介休。秦王派任城王李道宗、宇文士及招降他,于是和寻相献城投降,跟从秦王一起攻打王世充。后来寻相反叛,诸将怀疑尉迟敬德将叛乱,把他抓了起来。屈突通等人对秦王说:“尉迟敬德为人剽悍骁勇,现在抓了他,猜疑和叛乱之心已经结下,不赶快杀了他,后悔就来不及了。”秦王说:“不能这样。尉迟敬德如果一定要反叛的话,难道会在寻相(造反)之后吗?”于是放了他,领他到自己的卧室内相见,对他说:“大丈夫凭义气相许,小的嫌怨不值得放在心上,我终不会因谗言而害了忠良。”于是赐给他一些金银,说:“你若是一定要离开,把这些作为你的盘缠吧。”这一天秦王等在榆窠狩猎,恰逢王世充亲自率兵数万来挑战。单雄信,是王世充的猛将,骑马直接奔向秦王,尉迟敬德催马大喊着横刺过来,单雄信从马上掉下来,尉迟敬德于是掩护着秦王撤退,又率领士兵回来作战,大败王世充军。秦王看着尉迟敬德说:“近来大家都认为你会背叛我,我惟独认为你不会,并没有其他意思,可为什么报答我这样快呢?

窦建德的军队驻扎在板渚,秦王命令李等作为伏兵,亲自手持长弓,令尉迟敬德拿着,攻打窦建德的营垒,大声地叫阵挑战。窦建德的士兵出来,秦王于是领兵稍微后退,杀了数十个敌兵,众多的敌兵越发向前。埋伏的军队冲出,将窦军打得大败。当时王世充兄长的儿子王琬在窦建德的军中做使者,乘坐着隋帝用过的马匹,铠甲华丽齐整,出入于军队中在众人面前夸耀。秦王发现后,问:“谁能够把他捉过来?”尉迟敬德请求与高甑生、梁建方三人一起骑马前往,活捉了王琬,牵着他的马回来,贼兵不敢追赶。

隐太子李建成曾经用书信招他来,赠给他一车金器。尉迟敬德拒绝说:“秦王对我实在是有再生之恩,正要拿生命来报答他的恩情。现在我对殿下没有什么功劳,哪敢承受这样的重赐?如果私下里答应您,就会怀有二心,图利而放弃了忠心,这样的人殿下又哪里会任用他呢?”太子愤怒而停止了收买他。尉迟敬德把这事告诉了秦王,秦王说:“您的忠心就像山岳一样,即使积蓄成斗的金银(送您),又怎么能改变它呢?可是这恐怕不是自保的方法。”巢王李元吉果然派猛士来刺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打开屋门安然地躺着,刺客来到后,竟然不敢进屋。隐太子等于是在高祖面前说尉迟敬德的坏话,高祖下令要杀了尉迟敬德。秦王在高祖面前据理力争,尉迟敬德才得以赦免。

(玄武门之变后)秦王成为了皇太子。当时因受隐太子、巢王的牵涉而获罪的有一百多家,财产都将被没收,人都将被收入官籍(为奴)。尉迟敬德进谏说:“作恶的只是两个人,现在已经除掉了,若是再穷究余党的罪,这不是取得安定的办法。”于是这些人全都获得赦免。

曾经在庆善宫陪同皇上喝酒,有人排列在他的前面,尉迟敬德说:“你有什么功劳,(竟然)坐在我的前边?”任城王李道宗出面解说,尉迟敬德勃然大怒,挥拳将李道宗的眼几乎打瞎。太宗不高兴,宴会结束,召他来责备说:“朕看汉史,曾经奇怪汉高祖身边的功臣少有全身而退的。今天看到你的所作所为,才明白韩信、彭越被杀,并不是高祖的过错。国家的大事,只在奖赏与处罚,意料之外的恩惠不能够多次得到,自己多加勉励,不断地修正错误,否则将来后悔还来得及吗!”尉迟敬德叩头向太宗谢罪。  显庆三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谥号“忠武”。

(三二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达到

B.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绝:渡过

C.盛德之士,乱世所疏                 疏:上疏弹劾

D.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                 贱:轻视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  

①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②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③昔有桓公,故有管仲

④简主闻之,绝食而叹

⑤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⑥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如果能够尊贤而下士,君主就能够树立功名、成就霸业;反之,如果任用奸邪小人,就可能导致国破家亡、身败名裂的下场。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管仲;弦章也认为,如果多有几个像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赵简主的亲信反对重用他;而赵简王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而子路却对此心存疑惑,在孔子的启发下,才明白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2)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

                                                                        

3)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而己而雠之。

 

参考答案                                                                        

1C(疏:疏远)

2A(③是表明只有桓公才能赏识重用管仲。没有阐明尊贤可以兴国;④只是描写简丰的行为:⑥是一种疑问。没有表明观点)

3B(“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像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一句理解有误。弦章的意思是说:只要齐景公圣明,能发现和重用人才,那么每一个大臣都可以成为管仲一样的人才)

4.①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荣耀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才。谦虚地埘待士人。

②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

③贤能的人知道他不任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

参考译文

    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渡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圜此,吕尚被聘用。天下人就知道商将要灭亡。用将要称王了;管仲、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一定会称霸了。纣王任用恶来,齐国任用苏秦。秦王任用赵高,天下人就知道他们将要灭亡了。

    齐景公攻打宋国。采到岐堤上面,登高而望,长叹道:“过去我的先父桓公。只有八百辆兵车,就能在诸侯中称霸。如今我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长久地呆在这里,难道是因为没有管仲的缘故吗?”弦章回答说:“我听说,水面宽广,鱼儿就长的犬。君王圣明。臣子就忠诚。从前,因为有桓公,所以才有管仲;现在如果桓公在这里。那么车下的大臣就全都是管仲了。”

    扬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赵简主听了,停止吃饭,(为其遭遇)叹息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表示对他的尊重欢迎)。眉右的人上前劝谏说:“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事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您看中的这个人,已经被人指出八次过失了。”赵简主说:“你们不知道啊,芙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的君子,是被乱世所疏远的;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于是出去接见杨因。并授给他相位。国家因而治理得很好。

    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于路说:。晋圆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

(三二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尚志斋说

·虞集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①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蓄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②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丧;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注】 ① 正鹄:靶心。②准的:标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挽必圆,视必审         审:清楚

B.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      谕:超过

C.患难忧戚,志不为慑       慑:屈服,改变

D.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   党:同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B.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D.援笔书所欲言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阐述了射箭过程中“正鹊”的必要性,用来比喻做学问时目标与条件的关系问题,是再恰当、直截、鲜明不过的了。

B.第四段说到圣贤是天纵之才,他们或者初始涉猎一下学问就可以了,至于像黄君之子黄济一类的后学则当立志求学。 

C.一个人如果志向明确并持之以恒的话,就能够达到圣贤们的境界;如果不确立志向,将难成大事。

D.文章写得精简有力,引譬喻类,节奏层次分明,文笔也很有韵律,且遒劲畅达。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2)“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谕:通“渝”,改变。

2、答案  A  解析  A均是介词,替B 表语气/兼词 C表判断/疑问语气 D 所字结构/表被动。

3、答案  B  解析  原文“夫予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强调圣人为学亦需立志。

4、(1)况且对于那些以松弛弓箭来嬉游,漫不经心地射箭,起初没有固定目标,也不要求一定能射中的人,那些君子与他断绝往来,不和他结为朋友,因为他们没有志向。

2)“立志不分心,是全神贯注。”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不立志,即使(就算)细小的事,也没有成功的道理,何况做学问这么大的事呢?

文言译文:

你曾观看射箭吗?箭靶子,是射箭人瞄准的目标。于是要使你的弓好,使你的箭直,养好你的精神,蓄积你的力量,使你的身姿正.遵守你的射箭方法,来面临箭靶。拉弓一定要拉圆,瞄靶一定要看清,射箭一定要果决,求得射中箭靶中心就可以了。如果不设立箭靶,就没有专一的志向目标了,就算有好的弓箭、强大的力量,茫然的你将要施箭何处呢?况且对于那些以松弛弓箭来嬉游,漫不经心地射箭,起初没有固定目标,也不要求一定能射中的人,那君子与他断绝往来,不和他结为朋友,因为他们没有志向。

    善于治学的人,如衰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也就能够稍稍警诫了吗?治学的人想要达到圣贤的境界,就像射箭的人追求射中靶子一样。不拿圣贤作为标准来学习的人,这和不设立靶子来射箭的人一样。没有固定的志向,就像随水漂浮漫无边际,没有到底的去处,他们不论为平庸人的很少!这是立志的人首先要做到的。

    已经有了确定的方向,就追求如何达到目标的方法,不是特别有志向的人不能做到。所以拜师、识友,读书、探究事理,都是追求达到目的的途径。由是平时闲居没事的时候,这样的志向也不曾懈怠;待人接物的时候,这样的志向也不曾杂乱;安逸舒适的时候,志向不被意气用事;患难忧愁的时候,志向不被困顿胁迫;一定要求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才罢了。这就是立志始终不可改变啊。

    因此如果立下志向,就算志向是做到圣人也是可以实现的。古人说过:“有志向的人,事业最终能成。”又说:“立志不分心,是全神贯注。”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不立志,就算细小的事,也没有成功的道理,何况微学问这么大的事呢?从前孔子凭着在生通晓的天才资质,他开始求学的时候,还一定要立志,何况我们后辈极度愚昧困惑的人呢?我们不能不把立志作为最重要、紧迫的事情,确实是这样啊!

如今大司寇的上士开封浚仪人黄先生善于教育子女,温和且有规制,严格却没隔阂。曾教他的儿子黄济跟从我学习,黄济请我给他的书斋题字来勉励自己,因此我替他写了“尚志”两个字送他。有一天他暂时回乡,又来我这里求教。我挥笔写出想说的话,不以黄济的要求为烦劳。黄济还要想想(怎么)立志吧。

(三二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尚节亭记

【明】刘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署,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①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为液,为瘿肿,为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屈矣,不亦远哉?

传②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注】①大易:指《易经》;②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坐右之器以欹;           欹:倾斜,这里指“倾斜的物品”

B.于是乎有裨焉             裨:好处

C.信乎,有诸中,形于外,   信:真实

D.必有义焉,不可胶也       胶:固执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传 曰 行 前定 则 不 困 平 居 而 讲 之 他 日 处 之 裕 如 也 然 则 中 立之 取 诸 竹 以 名 其 亭 而 又 与 吾 徒 游 岂 苟 然 哉

3.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的人种植花草树木都是为了取其所蕴涵的精神,并不是只为了好玩。同样别的一些物什也能反映人的精神追求。

B.会稽的黄中立,就是因为竹子有节而喜欢种植竹子,并在竹林中修了一座“尚节亭”。作者看到了以后很喜欢。

C.作者认为,花草树木的节,体现出阴阳寒暑的中和之道;而作为人的大节,则体现为极难做到的中庸之道。

D.《礼记·中庸》的注书上说:为人处世,平时在家就开始讲究,他日必能做到应对自如。黄中立却不是这样的。

【参考答案

1 C (信:准确)

2传曰 / 行前定则不困 / 平居而讲之 / 他日处之裕如也 / 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 / 而又与吾徒游 / 岂苟然哉

3D(《礼记·中庸》的注书上是说:“在做事前预先计划好,就不致发生困惑。”另外,在作者看来,黄中立正是这样的)

【参考译文】

古人栽种花草树木是想从中获得深义的,难道仅仅是好玩罢了?所以兰花是取它的芬芳之义,谖草是取它忘忧之义,莲花是取它生长在污泥里,却不染上污秽之义。不只是花草树木,(其它如)用玉石做佩饰,用象牙做环圈,用倾斜的器具做座位右边的摆设(也是这个意思);有的人拿它来比拟美好的德行而借以自勉,有的人拿它来惩戒不良的想法而借以自警;这样做,在提高道德修养方面是有好处的。

会稽人黄中立,喜欢种竹子,是取竹有节的意思,因此他在竹林间建了一所亭子,起名叫“尚节亭”,作为读书游玩的地方,淡泊而无向外营谋的念头。我见了,很喜欢。

竹子作为一种植物,体质柔弱,当中还是空的,柔美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因为它有节。至于经历冬天的严寒、夏天的酷热,遭受霜雪的侵袭,而枝干不改,叶子不变,颜色依旧青青的,像是守住大节而不可以使他屈服的君子一般。的确,里面有什么也会表现在外面,因为(天赋的真性)常常表现在形体上。这样,就拿节来说明竹子,(否则)又能拿什么崇尚竹吗?

世风衰败,道德沦丧,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很少了。中立有才能还没有开始施展却早早地因崇尚节操而立下志向,这的确具有大大超过常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

关于“节”字的含义,《易经》已解释得十分充分了,用不着另外寻求解释。花草树木的节,是枝叶所生的地方,生气聚集在那里,筋脉也汇合在那里。所以得到这个节的中和之道,就可以畅旺茂盛,枝条通达,而长成美好的植物;得不到这个中和之道,就变成流出汗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坏草木,从而戕害了它的生命。因此一年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是节气;所谓节气,就是阴阳寒暑转移的时机。在人生旅途中遭到变故,人的节操就会显露出来;所谓节操,是人很难表现到恰到好处的,于是有了中庸的(标准)。所以辞让国王之位,这件事是大节,在泰伯就做对了,在季子就没有做对;守住自己至死不变,也是大节,在子思那里是适宜的,但在曾子那里就太过了。必定要看看怎样才能合乎义,不可固执。分辨得不精细,处理得不适当,就不能畅达通顺,而变成流出汁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花草树木了。这不就差太远了吗?

《礼记?中庸》的注书上说:“在做事前预先计划好,就不致发生困惑。”平日有所研究,一旦遇到事,处理起来就应对自如了。那么,黄中立取竹的含义来为他的亭子命名,又和我们这些人交游,难道随便就能这样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