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上的「补偿心理」机制

 适应期 2018-01-26


补偿一词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绝于耳的,拆迁需要补偿,征地需要补偿,离婚需要补偿……这些都是一种物质的补偿。再说一下,人身体吧,任何人的身体都有着补偿功能。身体上若一项功能减弱或消失,另一部分功能就会启动补偿。比如,盲人的视觉消失了,但嗅觉、听觉、和触觉会对视觉进行补偿,变得异常的灵敏。这是生理补偿,但你知道吗,我们人的心理也有着补偿功能!

 

什么是补偿心理?



什么是补偿心理呢?它是一种关乎人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所谓“心理补偿”是指人们因为主观或客观原因引起不安而失去心理平衡时,企图采取新的发展与表现自己,借以减轻或抵消不安,从而达到心理平衡的一种内在要求。补偿心理是作为调整心理平衡的一种内在动力。

心理学上认为补偿心理是由于生理上或其他方面给精神带来了痛苦,这种痛苦使人发挥其他优势,以成功的行动代替了失败的行动。 

 

积极的心理补偿可以创造自我



心理补偿就像水一样,亦能载舟,亦能覆舟。它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反应。这里我们来谈一下心理补偿的积极作用。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它往往具有催人奋起,起到激励的作用,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如:人在困难和逆境之中,如果我们不屈服,不甘于现状,就会在补偿心理的机制下,变得顽强,积极地突围,寻求补偿。


每个人都有自卑情结,但每个人都有心理补偿功能。超越自我,克服自卑,就会取得成就。就如同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身体的残缺让他在心理和精神进行了补偿,立志写书,终于写出 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这是一种独特的从机能性缺陷的生理补偿而发展到心理补偿的。

现实和理想之间总是有差距的,这会造成心理上的普遍失落和负荷,对于渴望追求完美的人们来说,心理补偿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事物都是矛盾的事物,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你是正向积极地建设,还是消极破坏性的应对。如果你一味地强调变强,过度地心理补偿,可能会加剧内心的脆弱。
 

恰当地心理补偿——多元寄托



既然知道心理补偿的作用,那么就应采用正确地方式,这里推荐大家进行多元寄托。在经济学里有一句经典的话“不要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虽然讲的是投资,但在这里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多元补偿可能不太好理解,举个例子,当一个人失恋了,情绪很低落,这个时候该怎么办?放心,心理补偿机制会启动,这个人就会做一些补偿行为,比如说去购物、看电影等。但如果一味地只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这上面,可能在当时会比较有用,但那只是暂时的,下次失恋了怎么办?购物?这会造就出一个购物狂。而多于寄托的方式是可以尝试不同的领域,将自己置身于中,如和朋友去唱歌,去读书写作、去旅游等。选择多一点可能会更好。

再来说一个不好的补偿心理——考生的补偿心理。不管是中考、高考、司法考试等一系列的考试,一旦考试结束后,考生很容易陷入一种无所寄托的空虚状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大学新生觉得突然一下子迷茫了。一直被禁锢的情感一旦找到一个 发泄口,心理补偿立马跟上。比如:沉迷游戏、饮酒等。这是由于补偿心理的失衡,调节不当的后果。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在考试结束之后,选择先去休息,然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比如学习一门新的技能或乐器来缓冲考试之后的压力。

俗话说得好,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多元化的寄托才会益于身心,请记住不要一有怒气就单纯的“止怒”、“抑怒”,你也可以放声高歌或长吁短叹,其实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地调整自身情绪和心理。


心理补偿是一种使人转败为胜的机制,如果运用得当,将有助于人生境界的拓展。但应注意两点:一是不可好高骛远,追求不可能实现的补偿目标;二是不要受赌气情绪的驱使。只有积极的心理补偿,才能激励自己达到更高的人生目标。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