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省中医院“私藏”数十年的流感方剂公布,大人小孩都适用……

 牧歌歌 2018-01-26

我们

冬天

不冷

流感

入冬以来,武汉过山车般的气温变化让有宝宝的家庭吃尽了苦头。宝宝的身体机能、免疫功能尚未完善,不能适应剧烈的温度变化,抵抗力就会下降,细菌、病毒等感染源趁虚而入,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流感爆发,江城各大医院的儿科都爆满!


而且低温环境下人们都集中在室内,通风条件不好,家中的宝宝生病传染给大人,一家人轮流生病,苦不堪言!


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儿科主任张雪荣教授表示,与西药只作用于病毒、细菌等致病原本身不同,中药在治疗流感中起到的是综合作用。用中药治疗不仅可以解热镇痛抗菌消炎,还可以调节免疫力,大人小孩都可以用中药来防治流感。

湖北省中医院儿科自拟的小儿流感发热方,是该院儿科多年防治流感的经典方剂,并结合今年流感的特征进行了调整,成人流感也可以服用,在此次流感的临床治疗和预防中都起到了突出的效果。


柴葛解肌汤合银翘散加减,可辛凉解表,清热解肌。

金银花12克,连翘10克,柴胡10克,葛根24克,牛子12克,桔梗6克,淡豆豉10克,白芷15克,石膏30克,大青叶10克,芦根24克,藿香10克,石菖蒲10克,玄参10克,陈皮6克,冬桑叶6克,菊花6克,炙甘草6克

一天1-2剂,冲水后频服,一小时一次。用于流感发热风热犯卫证及热毒袭肺初期,咽红,咽痛,恶寒,无汗,咳嗽不多,舌质红,苔白,或苔黄。


柴葛解肌汤

若流感发展至热毒袭肺重症,则用我院院内制剂麻杏化痰合剂,可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麻黄宣肺平喘、杏仁肃降肺气,一宣一降,共为君药,使肺气恢复其宣降之常,石膏清解肺热,甘草调和诸药;在麻杏石甘汤基础上加用胆南星、前胡、二丑、枳壳、海蛤粉以加强化痰止咳之功,使肺气得宣,痰热得清,而疗效更著。

对流感发热烦躁,咳嗽喘促,胸膈满闷,呼吸困难,气急鼻煽,喉间痰鸣,口唇紫绀,面赤口渴,胸闷胀满,泛吐痰涎,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效果显著。


麻杏化痰

对于流感高热、咽喉不适、咳嗽、咳痰,还可以选用我院院内制剂利咽合剂

牛蒡子、玄参 、板兰根、麦冬、山豆根、桔梗、大青叶、甘草等组成。可清泄肺热,化痰止咳,使肺热得清,郁痰得化,肺气得肃,则咳嗽、咳痰诸证自除。


利咽合剂

对于流感引起的高热还可以选用我院院内制剂热必宁口服液

柴胡、大黄、板兰根、蒲公英、知母、金银花、青蒿、连翘、黄芩、石膏等组成,可清热解毒。用于流感所致高热、微恶风寒、头痛身痛、咳嗽、痰黄等证候。


热必宁



张雪荣教授还提醒大家:治病不如防病。做好预防措施,一开始就跟流感say no!预防要从平时做起,除了要接种流感疫苗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之外,一些在家就能做的中医药防治小妙招帮助大家对抗流感。

预防措施

1.用盐水漱口、清洗鼻腔

每日早晚、餐后让孩子用淡盐水漱口清除口腔病菌,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棉签沾温盐水清洗外鼻腔。

2.热水泡脚,按摩脚底

每晚临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然后按摩涌泉穴和足三里穴,并加入湖北省中医院儿科自拟中医辨证足浴发热、咳喘1、2号方,可以帮助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3.中医推拿

捏脊: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

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重复3-5遍,捏脊在发热时就不要做。

外感四法:开天门,推坎宫

揉太阳,揉耳后高骨,具有疏风解表,止头痛的作用。

揉迎香:疏散风热,通利鼻窍

两手对搓,掌心热后轻轻按摩孩子的迎香穴十余次,可以减轻鼻炎或感冒后鼻塞的症状(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

4. 佩戴香包

我院儿科还有自制防流感香包,里面主要为艾叶、紫苏、丁香、藿香、薄荷、石菖蒲等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小儿肌肤娇嫩,脏气清灵,药物易透达,可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通窍功能。

5. 注射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注射后,需要2-4周才能起效,家长要提前考虑。一般6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可以打流感疫苗了。

6.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7.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8.注意营养,保证睡眠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点一下,有惊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