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谎机制:大脑自动适应不诚实

 适应期 2018-01-26


本文源自:《自然神经科学》杂志

(谎言是如何让我们的大脑滑坡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如果一个人撒了谎,为了圆谎,他不得不持续地撒谎,结果谎撒得越来越大。


其实对于撒谎这种行为,科学家们也有自己的解释,英国伦敦大学就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他们从脑神经的角度解释了这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此前已经有研究表示,人们为了个人利益会更倾向于撒谎,对此,英国伦敦大学的专家们进行了实验来一探究竟。


研究团队招募了80人作为实验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的任务,是估计透明瓶子中硬币的数量,然后通过电脑把自己心里估计的硬币数量告诉另一个看不到瓶子的同伴。


这个实验分别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行:

在基本情形中,研究人员告诉志愿者,他们需要对瓶子里面的硬币数量,做出最精确的估计,这样可以使他们和他们的同伴都能获得奖励。


在其它情形中,研究人员改变了奖励规则:当志愿者过高或者过低地估计瓶子里硬币的数量时,可能会让他们获得奖励,但是也有可能会让他们受到惩罚。


这时候,有意思的现象就出现了:

如果参与者被告知,高估硬币数量能让他自己获益,但是会牺牲同伴的利益,参与者往往会适量地夸大自己的估计数量,专家同时对他们的脑部运转情况进行扫描,结果发现,参与者在为了个人利益撒谎时,大脑中和情绪相关的组织杏仁核会产生明显的反应。


随着实验的推进,他们撒的谎越来越多,而杏仁核的反应却越来越小。


这又是为什么呢?

专家的解释是,一旦我们开始为个人利益撒小谎,大脑的杏仁核就会释放负面情绪,控制撒谎的程度,随着撒谎次数的增多,释放出的负面情绪就会越来越少。一旦开始撒大谎,杏仁核做出的反应就会急速降低。


所以 ,从不诚实的小谎到大谎,杏仁核的反应呈现“滑滑梯”式的下降。


这其中的作用机制是:

撒小谎会麻痹内心的愧疚感等负面情绪,甚至还是以后撒大谎的“铺路石”。


此外,专家还给出了推论:人类大脑的杏仁核很可能是负面情绪的反对者,这些负面情绪不仅包括撒谎这样的不诚实行为,还包括那些约定俗成的错误行为和不道德行为。


到目前,这项研究已经告诉了我们,当我们为了自己的小利益撒小谎的时候,会脸红会心里愧疚,是因为大脑的杏仁核在给我们释放这些负面情绪,在帮我们控制撒谎行为。


而随着撒谎次数的增多,撒的谎也越来越大的时候,我们自身的生理调节机制就会难以生效,因而谎言也就会越扯越大。其实此前还有很多研究表明,人的机体可以及时给人的行为一个反馈,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有明显的也有不明显的。

了解到这些反馈背后的作用机理,我们不禁联想起心理学中名叫“感觉适应”的概念:人的感受性会随着同一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时间长短发生变化,随着这种作用的持续时间逐步加长,感觉就逐步适应。


这两种规则惊人地相似,似乎在揭示一个道理:人体是由各个部位而组成,做为一个整体存在,各个部分与整体相连接,都遵循着相似的原理。所以我们在研究未知领域的时候不妨可以借鉴相关领域的结果,在不明朗的时候找到方向。


心理学网 | 微信ID:xinline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