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跽坐人形玉佩

 睫毛上的风尘 2018-01-26

中国商王武丁配偶妇好墓出土的玉器,属殷墟第二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约 100米处,197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发掘,发现玉器 755件,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杂器 6类

商代是我国第一个有书写文字的奴隶制国家,中原的玉器不仅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琢玉工艺,还汲取了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夏代制玉精华。而妇好墓玉器的特点不仅继承了原始社会的艺术传统,而且依据现实生活又有所创新。

跽坐人形玉佩:高5.6,宽2.8厘米,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

青玉,圆雕,猴面宽额,“臣”字眼,蒜头鼻,小口,头顶留短发一周,跽坐,双手扶膝,两臂略内弯。着衣,上饰云纹,长袖窄口,衣领较高。

玉人颈下与后脑有一小孔相通,身下两腿之间也有一孔用于佩带或镶嵌。

玉人是妇好墓玉器中最为珍贵的部分,头戴圆箍形,身穿交领长袍,双手抚膝跪坐,两肩饰臣字目的动物纹,面庞狭长,细眉大眼,宽鼻小口,表情肃穆。其身份难以确辨。在妇好墓中的玉雕作品,无论是玉禽、玉兽还是玉人,均为正面或侧面的造型,这是妇好墓玉雕以至整个商代玉器的共同特点。这些玉器的出土对于了解商代帝王玉的功能、造型、图案、玉材来源、制玉工具、工艺技巧以及玉器所涉及的商代政治、王室生活等各个侧面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