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纳兰容若

 邈思遐想 2018-01-27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我们在这个千古最美情诗的系列最后,讲纳兰,讲《饮水词》,不知不觉已经将近两个月了。我们用了那么长的时间去感悟纳兰,讲了他的初恋、他的悼亡词,以及他和沈宛的情感。按道理几乎说尽了他的情诗,但这个系列的最后,我还想讲一首纳兰的千古名作——《画堂春》。词云:“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这首《画堂春》非常有名,是《饮水词》中的代表作,但历来呢,争议也非常大。有人以为是纳兰回忆初恋所作,也有很多观点认为这是他的悼亡之作,但其实对于纳兰而言,我个人以为不论是他怀念初恋,还是怀念他的亡妻卢氏,这样的《画堂春》其实就像我们前面讲过的《木兰花·人生若只如初见》一样,是他全部的爱情观。只不过《木兰花·人生若只如初见》更加理性,而这首《画堂春》却是他灵魂的呢喃,是他全部身心的一种沉醉与心甘情愿。

这首《画堂春》,当然上片更有名,可是我个人以为要解读透彻的话,我们应该暂且放下上片,先来看下片的典故使用。其实对于词作而言,我们反复说过,尤其是像小令,讲究清新明快,或者含蓄蕴籍。在用典上,其实是最要当心的,因为小令不像慢词,用典很难,一两处用典尚可,但一多的话就显得累赘,尤其想要运化无迹,对于创作的技巧就要求非常之高。但从词的创作技巧来看,纳兰远超一般词人的地方就在于他于小令上特别善于用典。像我们讲他的《木兰花·人生若只如初见》,除了第一句,上下片总共八句,剩下七句,无一句不用典,无一句无出处。所以可以说是,纳兰是满族文化向汉族文化主动进行汉化之后,最璀璨的一个结果、最璀璨的一种表现,就在于他不仅对儒家经典,像《通志堂经解》,有很深的学识与建构。即使是在文学创作上,尤其是诗词的创作上,尤其是词的创作上,他其实是超越了大多数汉族知识分子在诗词创作技巧上所能达到的一种极限。所以这首《画堂春》,其实也和他的那首《木兰花》一样,也几乎是句句用典,处处用典,像下片的四句,最为集中、最为典型。

“浆向蓝桥易乞”,这讲的是裴航、云英的故事,这个典故最早见于《唐传奇》,是裴铏(裴铏xíng,唐(约公元八六O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咸通中,(公元八六七年左右)为静海军节度使高骈掌书记,加侍御史内供奉。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八七八年)以御史大夫为成都节度副使,作题《文翁石室诗》。裴铏著有《传奇》三卷,《新唐书·艺文志》多记神仙恢谲之事。其中《聂隐娘》一篇,亦见袁郊《甘泽谣》及段成式《剑侠传》。(此书系明人伪作)原书久佚,仅《太平广记》所录四则,得传于今。)所作的《唐传奇》中的名篇。《传奇》中说,裴航是一个秀才,有一次坐船的时候,他向同船的美貌女子樊夫人献了一首诗歌,表达了倾慕之意。樊夫人回诗说:“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然后就离开了。

裴航当时呢,并不解其意。之后某一天,裴航经过蓝桥驿,就向路边茅草房中的一位正在绩麻(绩麻:把麻搓成线。)的老婆婆要水喝,老婆婆就让孙女云英给他倒了一杯水。这就像佛陀的弟弟阿难,向求水喝的女子产生了情愫一样,裴航当时看到姿容绝世的云英,便心生爱慕,他不像阿难那样自我抑制,而是直接向老婆婆和云英表达了爱慕之情。老婆婆呢,当时就提了一个要求,让他找来极难得的玉杵臼,将一粒玄霜灵丹捣一百日,然后给她服下以求长寿。裴航就答应了老婆婆的要求,并定下百日之限。

裴航离开之后,费尽周折,终于在虢州一个药铺找到了一把玉杵臼,然后他倾其所有买下玉杵臼,然后又长途跋涉回到蓝桥,日夜捣药。裴航的精神,甚至感动了月亮中的玉兔,玉兔我们知道它是擅长捣药的。玉兔感动了之后,每天都悄悄地下凡来帮他捣药。所以裴航终于在百日之内捣就“玄霜灵丹”,老婆婆也深受感动,最后兑现承诺,答应了裴航、云英的婚嫁之事。迎亲之日,裴航当初见到的那位樊夫人,原来她是云英的姐姐,樊夫人当时在船上回诗就是在向他暗示这段姻缘。

此后裴航和云英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且最后双双成仙升天。所以这个故事也常常被叫做“蓝桥捣药”,而云英就成了意中人的代称。所以“浆向蓝桥易乞”其实说的是一种决心,只要有可能,只要有着美丽的姻缘。纳兰说,哪怕让我像裴航一样去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也会毫无疑问地去把它完成的,再难都不嫌难。因为为了心爱的你,为了意中人,我可以付出全部、付出一切。

所以“浆向蓝桥易乞”说的是爱的坚定与爱的决心,可“药成碧海难奔”则说的是无奈的命运啊!李商隐有《嫦娥》诗云:“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淮南子·览冥训》有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高诱(高诱东汉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少受学于同县卢植。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任司空掾,旋任东郡濮阳(今属河北)令,后迁监河东。所着有《孟子章句》(今佚)、《孝经注》(今佚)、《战国策注》(今残)及《淮南子注》(今与许慎注相杂)、《吕氏春秋注》等。)注曰:“姮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这说的是著名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因偷食不死药,奔向月宫,与有情人终成分别,与后羿天人两隔。“药成碧海难奔”是说,此时纵有不死之灵药,却再也难像嫦娥那样奔向月宫,飞去天上、离开人间与心爱的人相见。

这里在说裴航捣药之后,紧接着说“药成碧海难奔”,才说完爱的坚定与决心、爱的无畏与坚持,却又紧接着慨叹爱的无望与无可奈何的命运,这简直就是一种伤心人别有怀抱的无比矛盾的心情。所以主张初恋说的,认为这里“药成碧海难奔”是喻指他的初恋情人进入深宫,再来相见;而主张悼亡说的则以为是纳兰与卢氏阴阳两隔,天上人间。但不论怎样,都是一种情爱生活的无奈、都是一种愿望与现实的矛盾,一种无可奈何的命运。所以接下来两句:“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这简直就像一种祈祷,一种祷告,可以看出纳兰内心最深处对爱情的认知。

“若容相访饮牛津”,用的是牛郎织女的典故。张华(张华(232~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人。西晋文学家、政治家。父亲张平,曹魏时任渔阳太守。张华幼年丧父,亲自牧羊。家贫勤学,“学业优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曹魏末期,因愤世嫉俗而作《鹪鹩赋》,通过对鸟禽的褒贬,抒发自己的政治观点。阮籍感叹说:“王佐之才也!”由是声名始著。后在范阳太守鲜于嗣推荐下任太常博士,又迁佐著作郎、长史兼中书郎等职。西晋取代曹魏后,又迁黄门侍郎,吴平,封广武县侯。官至司空,封壮武郡公。晋惠帝时爆发的八王之乱中,遭赵王司马伦杀害,夷三族。)的《博物志》记载说:“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来去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此人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问严君平(严君平又称庄君平,公元前86年——公元10年,西汉晚期道家学者,思想家。名遵,字君平(东汉班固著《汉书》,因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写为严君平),蜀郡成都市人。好黄老,汉成帝(前32~前7年在位)时隐居成都市井中,以卜筮为业(以占卜耆龟给人看相),“因势导之以善”,宣扬老子道德经,以惠众人。归隐后著述、设馆授徒于郫县平乐山宣讲《老子》、《庄子》,并在此山上写出了“王莽服诛,光武中兴”的预言,提前20多年预测了“王莽篡权”和“光武中兴”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培养出了得意弟子扬雄,依老子哲学思想,严周著书十余万言写出了一生最重要的几部黄老著作——著有《老子注》二卷、《老子指归》十四卷(注与指归本为一书被后人拆分)、《易经骨髓》,使李耳(老子)的道家学说,更加系统条理化,得以发扬光大。李白《送友人入蜀》,“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则知之。’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此人到天河时也。”

这说的就是,古代某人乘槎浮海,到天河这边,见到牛郎织女的传说。“牛津”不是牛津大学,是天河的意思,是牵牛星的牛郎放牛于天河之边的意思。“若容相访饮牛津”,是容若说,若能像牛郎织女那样,有情人终究能够生活在一起,哪怕山长水远、哪怕海角天边、哪怕用尽全部生命去跋涉也心甘情愿。所以最后一句“相对忘贫”,其中又暗含了一个典故,即“牛衣对泣”的典故。

“牛衣对泣”的典故呢,出自汉代班固的《汉书》。说汉代的王章,字仲卿,少时为诸生求学于长安,与妻共居。有一次王章得病,因为贫病交加,甚至没有被子,只能睡在麻编的牛衣之中,牛衣是给牛马御寒用,草、麻编的那种御寒之衣,而王章困于牛衣之中,可见贫寒如此。他自料必死,遂与妻诀别而泣,但王章的妻子却是一个女强人,她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却呵斥自己的丈夫说,仲卿,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逾仲卿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卬(同昂),乃反涕泣,何鄙也!(王章字仲卿,泰山钜平人也。少以文学为官,稍迁至谏大夫,在朝廷名敢直言。……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其妻呵怒之曰:“仲卿!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逾仲卿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卬,乃反涕泣,何鄙也!”后章仕宦历位,及为京兆,欲上封事,妻又止之曰:“人当知足,独不念牛衣中涕泣时耶?”章曰:“非女子所知也。”书遂上,果下廷尉狱,妻子皆收系。章小女年可十二,夜起号哭曰:“平生狱上呼囚,数常至九,今八而止。我君素刚,先死者必君。”明日问之,章果死。妻子皆徙合浦。)是说仲卿啊,仲卿,我的丈夫,你看京师尊贵,在朝廷中的那些人,谁的才能比得上你呢?但你只是命运不济罢了,如今疾病困厄之中,应该激越奋发、应该发奋图强,你反而如此啜泣,不是太没志气了吗?

王章在妻子的帮助之下,终于挺过困厄,超越人生的悲苦,后来成为谏议大夫。所以容若在“相访饮牛津”之后,在牛郎织女的典故之后,暗用了“牛衣对泣”的典故,“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这就是发下愿心,说只要能和心爱的人像牛郎织女那样,于天河相见,于贫贱中相守,即使抛却一切荣华富贵,即使要终身在贫穷困厄中,我也心甘情愿,也甘之如饴。


一生一代一双人 争教两处销魂

所以回头来看下片的这四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这既是对悲剧命运、对无奈命运的感慨与慨叹,又是痴情的纳兰公子一遍遍在内心深处发下的誓愿,发下的愿心,“只要能和我所爱的人在一起,哪怕受尽千辛万苦,哪怕去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哪怕相对忘贫,哪怕跋涉到海角天边,只要能和她在一起,只要能和她在一起,我都心甘情愿,愿付出所有的一切,哪怕是生命与灵魂。”这种内心的发愿,这种灵魂的呢喃,所以纳兰不是运用什么创作技巧去用典,而纯粹是从心中流淌而出的一种声音、一种愿望。所以这时的纳兰在他的内心深处就宛如一个宗教徒,而他的信仰只有一个,就是他的爱、他的爱人。所以对于痴情的纳兰来说,对于深情的纳兰来说,有一种信仰叫做爱情。正因为有这样的理解,我们回头去看上片就可以理解他所说的深刻。“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语句非常简单,是说明明天造地设的一双人,为什么偏偏要被命运分离在相爱的两岸,各自魂销神伤啊?相思相望却独独不能在一起,这样悲伤的人间,天又为谁去释放春天的绚烂呢?

其实,收听我们这个系列的朋友都知道,这里头也有用典,当然用的不是典故,而是前人的成句。我们曾经很多次的说过,纳兰“一生一代一双人”与“相思相望不相亲”的千古名句,其实是直接化用了骆宾王的名作《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中的成句——“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世一双人。”其实骆宾王最初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后来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把这个“世”改为了“代”,“一生一世”就改为了“一生一代”。但骆宾王写出这样美好的句子却不甚流传,是因为他在替他人打抱不平。

我们在讲骆宾王的时候反复说过,他生于义乌,是浙江义乌人,后来居住在山东青兖一带,是个典型的喜欢打抱不平的人。他不仅有代女道士王灵妃去指责道士李荣,他还作有《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都是帮恋爱中的弱女子去讨伐负心汉。所以他说“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虽然言辞优美,但不过是替他人作言,是个以旁观者的姿态去发感慨,发议论。可纳兰不一样,当纳兰说“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的时候,当他说“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的时候,这是两句疑问,这是两句感慨,甚至是两句彷徨与呐喊,是发自他灵魂深处的呐喊与彷徨。

既然在这荒芜的人世间能够得遇所爱,也就是“一代一双之人”终得相见,那么老天爷呀,那么命运的主宰呀,你又为什么偏偏这么绝情,让人世间这么美丽的爱情,如此不得所终、如此不得所愿?这真是一种莫大的无奈与悲哀了。但这样的呐喊与彷徨里,其实还蕴藏着一种极深刻的认识,也就是在呐喊者的心中认为这个人世间最值得追求的、最唯美的追求,也就只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了。

我自己曾经研读纳兰的《画堂春》,写过一首小诗,题目就叫《一生一代一双人》,讲解的是人性,诗云:“一个人孤单,一群人乏味,一双人刚好,弄皱一池春水。”细细想来,人世间其实莫不如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质是孤独的,是孤单的,所以我们特别渴望找到可以彼此温暖的人。但人太多的时候,一群人的时候,虽然可以有共鸣,有共同的追求,但久而久之,一定会有一种群体性的无奈。

所以,一个人终将面对孤单与孤独,而一群人却又有可能,甚至必然走向灵魂与价值的群体性无奈,所以,最好便是“一生一代一双人”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我们拥抱在一起,当我们的灵魂融合在一起,那是人世间何等的幸福与美丽!我与世界格格不入,我只与你惺惺相惜,这大概是生命在这个荒芜的人世间所能遇到的最直接的完美与最完美的归宿,那就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相思、相爱、相恋倍相亲。所以在纳兰这样的人看来,在他的内心深处,大概只有那种完美纯洁的爱才是一生的信仰所在。

所以我看到后世有研究者,也有学者批评纳兰词的格局太小,眼界不大。说他既然秉承了满汉文化完美融合的成果,而他的人生阅历又与“康熙盛世”相始终,甚至他还身处权力的核心层与最高层,但却从来没有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他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政治的批判精神与社会的宏大关怀。所以有学者甚至批评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遗憾,甚至是纳兰创作上的一种败笔。我觉得这样评价的人,他的评价思维其实很套路,甚至也很可笑。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有一种最根本的自由,那就是灵魂的自由、信仰的自由。你可以做政治的信徒,把权利理解为一种崇高,但是千万不要把你的信仰凌驾在别人的信仰之上,不要以为纳兰内心深处对爱的纯粹的理解、对爱的终极信仰就一定会低于所谓社会的、政治的、批判的,甚至是某种一定要建功立业的功利的理想与价值信仰追求。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唯美、有一种纯粹,是属于干净的灵魂之间的事情,对于那些根本不懂的人来说,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向他们解释,为什么?有一种信仰,可以叫做爱情。

我们这个系列,用了整整一年的时光,用了整整一百多首经典情爱诗篇。在这个系列的最后,在纳兰的最后,在这一年里,也是最后的时光里,无非也只是说了一件事,那就是人世间有一种唯美、有一种纯粹、有一种美丽的遇见,那就是两个干净的灵魂的遇见,正所谓“一生一代一双人”,又所谓“相思相望倍相亲”,有一种信仰叫做爱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