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看好处却无言”纳兰容若

 邈思遐想 2018-01-27

浣溪沙

纳兰容若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所谓“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我们讲纳兰,讲他的《饮水词》,讲他的悼亡词、讲他与卢氏的情感,感人至深,可是现实生活毕竟不是小说,不是影视剧,卢氏去后还留下了孩子。对于纳兰来说,还有生活要继续。在卢氏之后,纳兰曾经重燃情感的希望,这就要说到他的情感生活中,为他带来最后一次情感光亮的一位女子,一位彻头彻尾的江南女子、汉族女子——沈宛(沈宛,字御婵,浙江乌程人,适纳兰性德,著有《选梦词》,《众香词》录其五首词。)。有关纳兰和沈宛的故事,就不得不提到那首争议非常大的《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了,词云:“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有关这首《浣溪沙》,在纳兰的《饮水词》中其实非常独特。首先他的情感色彩,总体而言是比较欢愉的,所以有人认为根据那句“十八年来堕世间”,认为这是纳兰与卢氏新婚之喜所作,当然也有认为这是纳兰怀念他的初恋情人所作。但从训诂的角度来看,尤其是从典故的运用角度来看,我个人主张这首《浣溪沙》毫无疑问应该是他和沈宛之间的感情,为沈宛所作。

我们知道,虽然纳兰出身满族贵族,但是他和绝大多数的满族贵公子并不一样,他真心热爱喜爱的是汉文化。所以我们说纳兰其实就是清初满汉文化进行交融之后,所产生的一个人间璀璨的结果。他的爱情其实也是这样,你看他所热爱的女子,除了那个初恋的女子到底是谁,我们不太清楚。卢氏虽然是旗人,但她其实是汉官之女。而事实上像纳兰这样的身份,就像他的父亲纳兰明珠,娶得就是,尤其是他的正妻就是阿济格之女,所以作为明珠的长子,尤其是他的正妻,纳兰不娶满族贵族之女,而娶卢氏为正妻,就可以看出他对汉文化的那种喜爱和向往。所以,但凡能够在情感上能成为纳兰的知己之人,也一定,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能代表汉文化的特色。所以在卢氏逝后多年之后,其实在他的人生的另一个知己顾贞观,他是特别了解纳兰的,看到纳兰深陷悼亡之苦,整日凄苦无助。所以这时候,顾贞观——他的人生知己,为了安慰纳兰,就给他介绍了一位江南女子,这也就是江南名妓沈宛。

沈宛字御婵,是浙江乌程人,在当时,就已是名满江南的才女,沈婉作有《选梦词》,所以也是一位著名的女词人。对于纳兰来说,沈宛这样的才情,不用说,是他所续娶的官氏或者其他的满族贵族女子所不能比拟的。所以他在给顾贞观的信里就说,因为顾贞观给他介绍了沈宛,他就说“吾哥所识天海风涛之人,未审可以晤对否。弟胸中块垒,非酒可浇,庶几得慧心人,以晤言消之而已。”这其实就表现出了对顾贞观所介绍的沈宛的倾慕。想来纳兰应该是读过沈宛的词作的,当然反过来沈宛对于纳兰的声名以及他的词情,我想也一定是知之甚深的。所以经顾贞观的介绍,两个人一拍即合。但值得注意的是,纳兰所说的这个“天海风涛”之人,这一句呢,其实就和这首《浣溪沙》息息相关了。

“十八年来堕世间”,这到底是不是确指当时沈宛十八岁,这很难说。其实这句“十八年来堕世间”,是直接引用了李商隐的《曼倩辞》,李商隐在写东方朔的诗里说“十八年来堕世间,瑶池归梦碧桃闲。如何汉殿穿针夜,又向窗中觑阿环。”这说的是东方朔的典故,是说东方朔曾经对同僚说,除了大王公之外,天下将来没有人知道我是谁。他死后,汉武帝听说了这句话,就把大王公招来询问,大王公也很惊讶,说我也不知道呀。武帝想了想就问那你有什么特长吗?大王公回答说,我喜欢观察星象、推算历法,武帝又问,“那这些年星象有什么异常吗?” 大王公回答说,其他的星都很正常,唯独岁星有十八年不见了,最近才重新出现。汉武帝一听,恍然大悟,叹息说道,这就是了,东方朔陪伴我十八年,我竟然一直不知道他其实是岁星下凡的(朔未死时,谓同舍郎曰: ' 天下人无能知朔,知朔者唯太王公耳。 ' 朔卒后,武帝得此语,即召太王公问之曰: ' 尔知东方朔乎? ' 公对曰: ' 不知。 '' 公何所能。 ' 曰: ' 颇善星历。 ' 帝问 ' 诸星皆具在否? ' 曰: ' 诸星具,独不见岁星十八年,今复见耳。 ' 帝仰天叹曰: ' 东方朔生在朕旁十八年,而不知是岁星哉。 ' 惨然不乐。)

所以“十八年来堕世间”是说眼前的生命是一个传奇,是来自星星的你。这是一种赞叹,也是一种赞美,但接下来说,“吹花嚼蕊弄冰弦”,这就很关键了。“弄冰弦”是说对方的音乐才能,据《杨太真外传》记载,杨玉环所奏之琵琶,它的弦是“未呵弥罗国”的琵琶弦,是用冰蚕丝所制。所以洪昇的《长生殿》里写贵妃弹琴,是“冰弦玉柱声嘹亮,鸾笙众管音飘荡。”但是比这个“弄冰弦”更重要是前面四个字——“吹花嚼蕊”,这也就和纳兰写给顾贞观的信里所提的“天海风涛”之人息息相关了。

原来这个典故出自李商隐的《柳枝》。其实我们在讲李商隐的时候也曾经提到过,柳枝是一个歌妓,他的邻居其实是李商隐的堂兄,一天无意中听到李商隐的堂兄在朗诵李商隐的诗,便惊异地问,这么美好的诗作是谁人所作?那么,李商隐的堂兄就直言以告之,那么柳枝就请他带话,请李商隐为她写诗。第二天,李商隐见到柳枝,便一见倾心,两个人约定三日之后,于河边相会,赠诗定情。哪知道李商隐被朋友所戏弄,带走了行囊,与柳枝生生错过,所以后来李商隐作有《柳枝》诗五首,并作有诗序。

李商隐在诗序里说,“柳枝,洛中里娘也。生十七年,涂装绾髻,未尝竟,已复起去,吹叶嚼蕊,调丝擫管,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柳枝,洛中里娘也。父饶好贾,风波死于湖上。其母不念他儿子,独念柳枝。生十七年,涂装绾髻,未尝竟,已复起去,吹叶嚼蕊,调丝擫管,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居其旁,与其家接故往来者,闻十年尚相与,疑其醉眠梦物断不娉。余从昆让山比柳枝居为近。他日春曾阴,让山下马柳枝南柳下,咏余燕台诗,柳枝惊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让山谓曰:“此吾里中少年叔耳。”柳枝手断长带,结让山为赠叔乞诗。明日,余比马出其巷,柳枝丫鬟毕妆,抱立扇下,风鄣一袖,指曰:“若叔是?后三日,邻(当去溅裙水上,以博山香待,与郎俱过。” 余诺之。会所友有偕当诣京师者,戏盗余卧装以先,不果留。雪中让山至,且曰:“为东诸侯娶去矣。”明年,让山复东,相背于戏上,因寓诗以墨其故处云。)所以“吹花嚼蕊”,其实就是“吹叶嚼蕊”(指吹奏、歌唱。出自唐·李商隐《柳枝》诗序。),而柳枝能“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可见其音乐水平之高。所以纳兰给顾贞观信中所说的“天海风涛”之人,与这里“吹花嚼蕊”之人,其实应该是同义的,而且这也暗合了沈宛的身份。


135编辑器

沈宛其实也是江南名妓,而柳枝呢,当时也是歌妓,所以这里的“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一定是沈宛,而不可能是卢氏,因为如果是卢氏的话,那么“十八年来堕世间”的典故,以及“吹花嚼蕊弄冰弦”的典故,都与卢氏身份万不契合。当然纳兰所看重的是沈宛的那种才情,是她如传奇的女子在这人世间潇洒飘逸的身影。所以他感慨说,能和沈宛结合,“多情情寄阿谁边”,这是一句赞叹,也是一句痴情之问。那位“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的仙女,简直让纳兰看呆了,竟不由得痴痴地想,傻傻地想,是哪个幸运儿能得到她的垂青啊?这仿佛是明知故问,但其实是内心的一种激动与感恩,是感叹这样美丽而出众的沈宛竟然也同样属意自己。

后来经顾贞观的从中撮合,沈宛对纳兰也同样倾慕已久,要兼之顾贞观的从中撮合,两人一见倾心,后来顾贞观亲赴江南,将沈宛护送至京,与纳兰终于相聚在一起。但是仿佛 “有情人终成眷属”,可是现实红尘的无奈依然如一条巨大的鸿沟,横亘在纳兰的情感生活面前。所以接下来的下片场景依然是欢喜的,可是情味呢,却值得细细揣摩。

下片云:“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这也是眼中所见。“紫玉钗”用到了霍小玉的典故,我们在讲李益与霍小玉的时候,曾经说过,霍小玉的紫玉钗曾经是二人定情的信物。霍小玉一片痴心,却“遇人不淑”(“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现泛指结交了品质不好的人。出自《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涉淑矣。”“中谷有蓷,暵其干矣。有女仳离,嘅其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中谷有蓷,暵其脩矣。有女仳离,条其歗矣。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中谷有蓷,暵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李益终究负心背情,而霍小玉终究为情而伤、为情而亡。所以连汤显祖后来作《临川四梦》(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临川文学的经典名作,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或许“四剧”本身就是其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其中第一梦就叫《紫钗记》,用的就是霍小玉与李益定情的紫玉钗。

“紫玉钗斜灯影背”是说佳人独坐,紫玉钗横,这是最平常的生活场景,也是闺中场景,接下来“红棉粉冷枕函偏”更是如此,红棉是女子擦粉用的粉扑(粉扑是化妆工具的一种,一般散粉和粉饼盒中都会包含粉扑,多为棉质和丝绒材料,用于沾取粉底和修饰妆容。根据粉扑的不同类型,主要有以下作用:海绵粉扑较适合湿水使用,方便均匀地推开液状粉底;三角形状的则便于涂抹眼角及鼻翼等位置。干湿两用粉扑一般是圆形或长方形,无论是否弄湿使用,都可以将干湿两用粉饼涂于脸上。不论选用海绵粉扑或干湿两用粉扑,还是以柔软度适中的为佳。),粉扑怎么会冷?大概是无心装扮了。而“枕函偏”是说床上的枕头也是歪斜的,无人去管。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禁有几分疑问,或者是闺中最正常的景致,或者是闺中人又有着重重的心事,以至于紫玉钗斜,红棉粉冷,都无心去管去顾。所以面对这样心事重重的佳人,连纳兰自己也“相看好处却无言”。“相看好处”当然是眼前佳人之好,配以“紫玉钗斜灯影背,红棉粉冷枕函偏。”的背景,一种可能是说眼前佳人之好,哪怕不需要任何的装扮,哪怕只是最生活的原貌,它的好,它的妙也让人赞叹无言;但也有可能有另外一层意思,既然背景是“紫玉钗斜、红绵粉冷”,是“灯影背处,枕函有偏”,那么也有可能是有一种隐忧,虽然两情缱绻,虽然相看好处却无从说起,难以明言。那么这又是一种怎样的隐忧呢?

我们一开始就说了,按照纳兰的追求和他的才学,和他心中的最理想女子的设定,普通的,比如说具有满族贵族身份这样的女子,其实很难获得他的情感认同与情感共鸣的,他所希望的爱情、他所需要的爱情应该是一种知己式的爱情。所以他娶的卢氏虽然是罪官之女,却也是汉军旗之女,而他欣赏沈宛,又是江南著名的才女。但卢氏还好,卢氏有在旗的身份,他的父亲卢兴祖是汉军旗。所谓满汉不通婚是指的在旗与不在旗之间,卢氏作为纳兰的知己就不受这个祖制的限定。可是沈宛不一样,沈宛不仅是标标准准的汉人,并不在一旗,而且她还是江南名妓。所以不论是“吹花嚼蕊”的典故,还是“紫玉钗斜”霍小玉典故,其实都与沈宛的身份是相合的。所以这首《浣溪沙》从此也可以看出不可能是写卢氏,其所引柳枝与霍小玉的身份与卢氏都万不相合。所以沈宛的这种身份,就使得虽然她和纳兰人生知己与一见倾心,但现实却重重阻碍,有情人不可能终成眷属。所以不要说迎娶沈宛,连立沈宛为妾都不可能。

纳兰在卢氏亡后,续娶官氏。据史料记载,两人并无感情,官氏出身贵族,性格据说泼辣、刁蛮,后来甚至在纳兰家的族谱里头,甚至都没有官氏的名录。纳兰还有侧室颜氏,只为他生有一子。但是纳兰再爱沈宛,两个人再情投意合,他也不能娶沈宛,不要说娶她,甚至把她立为侧室,也就是纳为妾也不可能,所以纳兰只能在京另立别馆与沈宛相聚。对于纳兰,沈宛固然也钦慕深爱,但对于这样尴尬的身份,沈宛自己时间久了,也有别样的苦楚。所以沈宛亦作有《菩萨蛮·忆旧》,词云:“雁书蝶梦皆成杳,月户云窗人悄悄。记得画楼东,归骢系月中。 醒来灯未灭,心事和谁说。只有旧罗裳,偷沾泪两行。”纳兰既蓄之于别馆,又常护从御驾之侧,所以即便与沈宛也是离多聚少,两人诚所谓“相看好处却无言”。

后来,纳兰选择了理解与放手,而沈宛带着情爱的伤痕回到江南。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在纳兰三十一岁病逝之后,沈宛还怀有纳兰的遗腹子。史载纳兰共生子三人,长子福哥呢,是颜氏所出,次子富尔敦是卢氏所出,那么三子福森传说是沈宛的遗腹子。当然除了三个儿子,纳兰据说另有四女,其中的第二个女儿,后来嫁给了雍正朝的名臣年羹尧为妻,所以是要论起《甄嬛传》来,纳兰的二女儿其实就是华妃的嫂子。当然不论纳兰和沈婉最后的人生结局如何,沈宛曾经出现在纳兰悲伤的命运里,成为他最后的情感寄托。虽然“相看好处却无言”,但这样各富才情的才子、佳人,在红尘里终得相遇,终得在凄苦的人世间互相慰藉,这大概也是人世间一种莫大的缘分了吧?

对于纳兰来说,他所爱的人,不论是他的初恋,还是他的发妻卢氏,还是最后出现在他生命里的沈宛,那都是“十八年来堕世间”的精灵了,都是上天给他生命的莫大的恩赐。可惜,他都不能慢慢陪他们慢慢到老,人世间最悲哀的事莫过如此。那么艰难的遇见却终将错过,那么美好的相逢却“相看好处却无言”。

所以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人世间最满的幸福,又是人世间最深的伤痛,是“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当时只道是寻常”,是“相看好处却无言”。

《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 来自古诗词文欣赏 23:3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