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醋溜唐诗83】唐玄宗祭孔的真实意图,大多数人看不懂

 藍天追雲 2018-01-27

哇塞,已读了83首。

26.7%!辣么多。


【何为近体】

“醋溜唐诗”进入《唐诗三百首》第五卷,大家终于开始读近体诗了。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主要分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五言律诗,就是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符合平仄格式规律的诗。《唐诗三百首》第五卷的六七十首诗,全部是五言律诗。


楚子希望各位边读边仿写,等读完《唐诗三百首》,各位就成当代李白了。


什么叫平仄?


魏晋以后,由于大量翻译佛经的缘故,学者们发现“平、上、去、入”四声,并应用到诗歌创作中,形成格律诗的雏形。而“上、去、入”三声又总称为仄声。


大致而言,平声,就是声音平稳,可以无限拉长,如“天”字,基本上就是汉语拼音的第一、二声(阴平、阳平)中部分字;


仄声,就是声音有高低起伏,不能拉长拖腔,如“子”、“圣”字,也是汉语拼音的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


普通话中没有入声字,入声字分化到第一、二、三、四声中了,比如“一”原本是入声,普通话中是阴平声。幸好许多方言中还存在入声字,我们读诗时不妨用方言,更能体会唐诗的韵律节奏。


【玄宗的诗】

第五卷的第一首,居然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作品。


几乎所有的鉴赏书都告诉你,《经鲁祭孔子而叹之》这首诗,是表达唐玄宗对孔子的尊崇的,其实不完全是,这么说的人没有读懂。


这首诗,是唐玄宗在开元十三年写的。


唐玄宗经历残酷的宫廷斗争,坐上皇帝的宝座。在他的治理下,大唐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开元十三年,正好是这段鼎盛时期的中间和顶峰,是唐玄宗自信心爆棚的日子。


大臣们那几年不停地上书,说李隆基治世实在太厉害了,应该封禅泰山,献上来的书信和赋颂多达千余篇。在看到大家第四次集体请求的时候,李隆基也觉得自己够资格了,于是决定封禅。


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到泰山祭天,行封禅大礼。这次空前绝后的封禅大典,在泰山上留下了一块有名的《纪泰山铭》,里面甚至说,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封禅,都没有这一次成功。要知道,这种口气,这种气派,就是在大唐,也只有唐玄宗一人而已。


封禅之后,唐玄宗顺道经曲阜至孔子宅,派出使者以太牢(牛、羊、猪)祭孔子墓,这时他有感而发,写下经鲁祭孔子而叹之这首诗。


所以,祭拜孔子,当然是出于尊崇,但是顺路而祭拜,也只是顺道表达一下的尊崇罢了;然后是叹之,不是赞叹的叹,是叹息的叹,叹息孔子这样的圣人,也生不逢时,要是在我大唐,在我开元年间,在我李隆基的治辖之下,何至于如此终生恓惶?


这首诗,不要因为是皇帝写的,句句都用孔子生平的故事作典故,文字严正无华,就认为是祭孔的官样文章,大唐的“老干体”,错、错、错。这是皇帝版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李隆基十分含蓄地张扬着整个盛唐的傲娇与寂寞感。


你能从李隆基的诗里品到这种气质,你就会理解李隆基为什么喜欢李白了。


【今日读诗】



《唐诗三百首》卷五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李隆基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楚子歪解】

这首诗是仄起首句不入韵,每字依平仄排列如下: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各位注意,这首诗的第七句,按照五言律诗的正常格式,应该是“平平平仄仄”,目前第三、四字“两”、“楹”仄平互换,是一种常用的句式,称为“拗救”。


此诗是一首吊古诗,在使用典故方面,常见的写作方法是贴近“人”、“地”、“事”展开思考。唐玄宗正是按照这个方法,选取了孔子的几个重要事迹,发出感慨。


夫子何为者,栖栖(qī qī)一代中。

律诗的开头两句,称为首联。首联以疑问起句,“孔老夫子您老人家所为何事,在春秋时代栖栖惶惶,奔走于列国之中,满怀忧虑,食不安寝。”

《论语·宪问》中记载微生亩问孔子:“你为什么栖栖惶惶不已呢?是不是因为对世道多有怨言呢?”孔子回答说:“那是因为我痛恨嫌恶这鄙陋的世风。”

孔子从不对衰败的世风妥协,想极力挽救之。这里包含着一种不屈、不甘的人格力量,对此唐玄宗表达了敬意,同时也表达了惋惜,因为这个问题,唐玄宗认为只有在他治理下的开元时代才有答案。


地犹鄹(zōu)氏邑,宅即鲁王宫。

律诗的三、四两句,称为颔联。颔联必须对仗。紧扣住“经鲁”,以叙述现场所见之景,“所到之地,犹是您出生的鄹邑;所见的府邸,就是汉鲁共(恭)王的宫殿。”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为鄹大夫,孔子出生于此,后迁曲阜。西汉景帝时,鲁共王曾想拆了孔子旧宅,扩建宫殿,当他坐在大堂上时,竟听到了丝竹管弦之声,认为是神灵怪罪,事乃不行。孔子遗留下的德泽,使他的出生地和旧宅千年不受侵害,后人得以游观祭拜。

这两句,表面是对祭孔场景的描述,其实蕴含着对孔子德泽的敬仰。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律诗的五、六两句,称为颈颈联必须对仗。顺承颔联,赞美孔子向道之心,然而却有了大大的转折。因为唐玄宗截取的片段,不是圣人光辉的传道时刻,而是夫子哀怨的困顿时刻。“夫子您在叹惜凤鸟不来之时,却感怀自己生不逢时;在伤悼麒麟神兽遇害之时,也怨伤所守的道不能施行。”

凤鸟、麒麟,都是中国传说的神兽,只有圣王在世,才会出现,是太平安定的象征。《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相传鲁哀公十四年,有位樵夫打死一个怪兽,孔子看后,知道是麒麟,叹道:“吾道穷矣!”他编的《春秋》,也是至获麟绝笔。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律诗的最后两句,称为尾联。总结全诗,“只有在我们这个时代,祭奠您的礼仪,可以完全依照商朝的旧礼,在殿堂两柱之间进行,与您逝世前所梦想的相同。”

据《礼记·檀弓》记载,孔子去世前,曾对子贡说:“我是殷商人的后代,灵柩停在大堂两柱之间。”

唐玄宗祭孔,形制一点没有变,当然可以理解为是对孔子的尊崇。但是对照上下文、对照开头,孔子活着的时候都那么困顿,只有到今天,整个祭奠的形制、整个社会的面貌,才显示出你梦想里才有境界。这不是唐玄宗傲娇的自夸是什么?


唐玄宗写这首诗的时候,律诗正在走向成熟。但是就这首诗而言,用典实在太多,读着累人,另外用词还有点生硬、重复,如连续用“叹、嗟、伤、怨”等四个意思差不多的字,纪晓岚评此诗时就说:“五六句叹、嗟、伤、怨,用字重复,虽初体常有之,然不可为训”,是有道理的。


这首诗,究竟是虽叹犹赞,还是虽赞犹叹,大家可以争议。楚子持“虽赞犹叹”的观点。



课间游戏】 学习累了。楚子给大家找个上联,请你们对一对,如何

虚心竹笛吹云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