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价值趋势技术派: 我对招商的偏见——数据和理解 @今日话题 $兴业银行(SH601166)$ $浦发...

 曾阳t9yasda7mv 2018-01-27


要点提示:

        你靠计提来藏利润,我表示理解。但是你别同时高额核销啊?甚至核销后再也拿不回来了?这个究竟是不是有组织犯罪?内部人鲸吞国有资产?

基于各家银行的定期报告的数据发现:
招商、民生,财务报告内资产减值损失 = 非贷款与垫款减值损失 贷款与垫款本期计提
浦发、兴业,财务报告内资产减值损失 = 非贷款与垫款减值损失 贷款与垫款本期计提 贷款与垫款本期转回

因此在进行横向比较时,招商和民生的本期计提科目调整为浦发与兴业的规则。此处称为调整后本期计提。

最终在计算非贷款与垫款损失准备金额时:
浦发、兴业 = 报告资产减值损失 - 贷款与垫款资产损失计提/(回转)
招商、民生 = 报告资产减值损失 - 调整后本期计提

在计算资产减值损失/总资产时:
浦发、兴业 = 报告资产减值损失/总资产
招商、民生 = (报告资产减值损失 - 贷款与垫款本期转回) / 总资产

================================

        前几天开了个头,来解释我对招商的偏见。只提供了一点数据以及自己的观点,却没有多少论述的内容。再加上有网友指出,毕竟核销和转出与总资产放在一起看比例并不是很匹配的。所以抽空又整理了一份数据——统计了各家银行的资产减值损失和总资产的数据。

        资产减值损失(asset impairment loss;Assets Devaluation)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资产减值》准则改变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可以转回的做法,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资产减值损失在会计核算中属于损益类科目。

PS:接受谷子地的批评,计提并非必须有资产减值。银行对于正常类贷款也要计提1%,而招商银行更是预防性计提了1.5%。所以谷子地认为这个是招商近几年拨备明显上升的解释。但是这无法解释为啥预防性拨备,依然像流水一样花出去了。

        所谓资产减值损失,可以用招商报表里的一个图来解释一下。先赞一个,那么多报表的确是招商的做得最用心。你想找什么东西都是比较容易的。

对于招商而言

资产减值损失 = 贷款和垫款资产损失 非贷款与垫款资产损失

贷款和垫款资产损失 = 本期计提 本期转回

同时在比对数据时发现招商和民生的报表编制方式一致,但是兴业和浦发是另一种风格。也就是对于本期计提科目与本期转回科目,民生和招商是分开的。而兴业和浦发则合并后列出。

因此在兴业2016年年报里看见的是这样的,找不到转回科目。其实以前所有定期报告,兴业和浦发都是这样的。因此无法得到实际的计提数字。或者说看到的计提数其实是合并了转回后的结果。当然,这个只是报表编制的选择,不涉及任何其他。为了口径一致,我们将招商和民生的数据作相同的处理后再进行比较。

资产减值损失 = 贷款和垫款资产损失 非贷款与垫款资产损失

贷款和垫款资产损失 = 本期计提

所以就有上面开头提示的公式了。希望大家理解。

======准备工作结束========

接下来就是数据统计分析后的结果了。

资产减值损失 VS 总资产

先观察大指标:资产减值损失/总资产X 100%

这里的资产减值损失,理论上代表的是“确认”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可回收价值后,进行的必要的计提和准备。在这个时候,有人提出为了各种目的,银行会过度计提。反正我不想说太多,因为数据自己会说话。

        资产减值损失包含了贷款业务和其他非贷款业务的所有计提额。同时我再次强调,除非哪家银行做假账,否则按照会计准则,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使有标准规定的。凡是计入的资产,都必须出现了可回收金额低于资产账面价值的情况。

       从表格可以看到,招商的损失比例,高于其他三家,且比三家均值要高40%。

        那么如果真有哪家银行出于自己的一些需要,硬是将一些并不需要减值的资产减值了,会发生什么事呢?按理应该会出现这些被减值的资产,在未来的年度里又恢复到了面值以上。或者这些资产不会成为什么吓人的坏账而需要核销。所以我们再来看一个图

        每年的资产减值变动中,所有核销和扣减准备账户余额的,统计为支出项。用支出项除以所有增加余额的收入项。得到一个比例。如果这个比例大家差不多,那么就是说大家计提的拨备,基本都能满足自身不断出现的核销和减值的需要。并不存在谁计提太多,或者计提太少。

      这个比例越高,代表当年的拨备总量,和扣减的量非常接近。比如2013年,民生的确就遇到了大问题。当年的支出很大,而当年根本没力量拨备更多。甚至到了2014也是如此。好在2015年开始,又和小伙伴们混一起了。

        从历史角度看。2011年时候,大家的数据真的能差一倍啊。说有点差异化,大家都信。而看2016年的数据。有差异化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这可能也是因为这轮不良爆发的结果。看未来几年,数据是否会再次回归到曾经的水准。还是,从此再也回不去了?还有就是,这里是否有银监会的功劳呢?从业务合规,到各种罚单,到各种标准化的业务指导,大家的作业以后交上来不一样,真的会奇怪的。

        回到招商的话。招商最近几年的计提的确厉害。但是很明显的是,招商的减值使用也很厉害。从上图看,每年花掉的比例,和其他兄弟银行差别并不大。尤其和兴业比,曲线基本是一致的。所以,凭什么一定要认为招商是主动在加大计提呢?

各种减值数据比较

下图是每年的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余额。看起来是招商花得最多,毕竟人家有底子计提是吧?

        配合这张总资产图,很明显兴业以几乎最高的总资产,做出了最低的资产减值损失。难道是兴业少计提吗?有本事,你去做银行行长,连续几年少计提巨额应该计提的东西,看你能藏几年?

       接下来看减值占比。也就是用4家银行的资产减值损失的总量为100%,衡量每家的余额占比。 

        2011年,民生的总资产是最低的,但是损失计提是最高的。这一定不是资产质量优秀的意思。2016年,招商的总资产是和大家差不多的,却占了32.16%的蛋糕。这是资产质量优秀的意思吗?当然,招粉看图的时候,尽量脑补一下招商银行历史上的战略规划调整,人事变动。应该能比我看出更多的东西。

       仅简单看结果,民生和兴业如今的占比是最低的。如果招商降低计提力度,那么估计2017大家又能在一起了。伟大的银监会。

资本充足率

然后我们来看资本充足率,巴三这个闹心货

2016年谁最高?招商银行!

        但是其他小伙伴差多少呢?也就一个多点吧?10%的差异。其中浦发2016年在下降,有点危险的感觉。而民生能从2014年这么搞上来,也不容易了。

贷款减值 VS 资产减值

        下面这个图,是贷款减值损失占整体资产减值损失比例的图。毕竟每家银行的业务模式有区别,并不是所有银行都一心扑在传统接待业务上的。不过据说银监会习惯于一刀切。

招商永远是好孩子,就没离开过大马路10%幅度。民生其实也还行。

不过呢,你看!

2012民生蹲,民生蹲。
民生蹲完2013浦发蹲,浦发蹲。
浦发蹲完2014兴业蹲,兴业蹲。


具体为什么,一定要银粉各自在每家银行历史轨迹上去找原因了。

回收坏账的能力

每年收回以前已经核销的贷款/今年计提

        很明显民生是专业讨债公司了。兴业2011这么牛,是因为收回了一大笔钱。不过无论因为什么原因,到2016年,大家的作业又如同商量好的一样,又那么整齐。银监会估计一定很开心。然后,从这里也看不出招商银行最近几年大量核销掉的坏账,有多少是回来了。因此,我非常疑惑的是,这些核销掉的坏账,是不是真的坏账?究竟是招商加大计提力度,并同时违反会计准则做假账,将很多并不低于账面价值的资产认定为有损失,从而能比同行平均值高出40%的损失VS总资产比例进行资产减值计提?然后,每年将计提金额的50%-70%,对“坏账”进行核销?一个风控最好的银行,竟然每年能以明显高于其他银行平均值的比例,核销坏账?被核销的究竟是不是坏账?尤其核销后收回的比例和同行基本一致。

        招商,是个能挣会花的银行。因为他身上的一些特征,他的确有足够强悍的挣钱能力。任何质 疑招商的净利润增速的人,都是可笑的。我绝对不会去质疑招商两位数的净利润增速。所以这里我也不贴几家银行的净利润对比表了。

      但是我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不相信招商是风控最好的银行。我不相信招商是这几家银行里资产质量最好的银行。不相信招商是为了某些理由,而从2014年开始主动连续提高逾期认定标准,提高计提标准。因为没看见回头钱。

        好了,这就是我对招商偏见的主要数据依据。有需要上述Excel数据的朋友,请戳百度网盘链接。

2014-2017累计核销

大家都认为最近几年的不良大爆发是从2014前后开始的。因此再加一张累计核销金额对比。分别以12-17年,13-17年,14-17年来统计总体累计核销数字的情况。如果如谷子地所言,招商是主动暴露,主动靠自己卓越的盈利来尽快核销。并且言下之意是其他银行因为盈利不行,所以不能充分核销和处理,只能将各种不良乃至坏账藏再各种其他科目里。那么即使以最近3年为基础,其他银行的所谓真实应该核销的数字等于招商已经核销的。

那么招商是核销了892亿,兴业“藏”了226亿,民生“藏”了524亿,浦发“藏”了565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