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永加 发布时间:2018-01-19 08:18:57 从古至今,大凡发生命案,现场勘查尸检是必不可少的,为了给亲人报仇雪冤,尸亲们都会配合司法机关做好此项工作。然而在古代,却因为种种原因,有一些例外和特殊的规定,对此有的称为“拦词”,就是不要验尸的申请书,这是当时法律允许的。这就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去“拦词”,下面笔者不妨采撷几例故事。 “拦词”背后的交易 在我国古代的刑事案件中,有些受害人为了钱财而与仇人私了的案例不少见。清代刑部档案里就记载有受害人亲属接受了钱财、与加害人私和(即古代犯刑事禁律之一,指刑事案件不经官断而私自和解——编者注),申请免检的典型案例。 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河南邓州就曾发生过一起这样的案件。邓州有对夫妻,丈夫叫王六儿,妻子是薛氏。两人结婚不久就感情不和,经常吵吵闹闹。薛氏不愿和王六儿一起生活,就常回娘家,几个月才到夫家一次。有一次,薛氏回娘家几个月了也不回来,王六儿的父亲王兴觉得这一对是前世冤家,凑不到一起,就叫王六儿写下休书,把薛氏休了。王兴自己到薛家去送休书,到了门口只是把休书往薛家门内一扔,转身就走。薛氏的父亲薛晋暄拾起休书,赶紧出来,追上王兴,责问为什么要休掉自己女儿?王兴说:“如果小两口和谐,我家休掉她干嘛。”薛晋暄反过来说了王六儿一堆坏话,两亲家不欢而散。 过了几个月,薛晋暄找了本村的地保贺承先等一些有头有脸的人来和王兴调解。几个来回,王兴收回休书,薛晋暄则把女儿送到夫家。当晚王六儿以为薛氏已经回心转意,自己先进了房间睡下,不料薛氏在外面房间坐到三更还不进房。王六儿起身先劝后骂,薛氏也没有好话回他,说:“想要我和你做夫妻,除非下辈子。” 王六儿大怒,猛地一拳打在薛氏头上,薛氏揪住王六儿撕打,王六儿将一把椅子砸坏,拿了椅子腿没头没脑地乱打,薛氏无力还手只有拿头相撞,又被王六儿夹住头部,用椅子腿在薛氏背部连连痛打。薛氏跌倒在地,面门撞在地面上,不再动弹。过了一个时辰,薛氏身体不断变冷,气息有出无进,死于非命。王六儿看到薛氏死了,就取出根麻绳,将薛氏尸体挂到房梁上,伪装薛氏上吊自杀。 第二天一大早,王兴、王六儿父子找来地保贺承先,央求他不要去报官。王兴又和贺承先一起找来薛晋暄,许了薛晋暄一笔银子,请求薛晋暄向官府申请免检,薛晋暄见钱眼开,果然写了张“拦词”,说自己女儿是因夫妻不和睦,一时想不开才上吊的,无须惊动官府检验。 薛晋暄写完拦词回到家里,对妻子薛鲁氏也说女儿是自杀的。可是薛鲁氏因女儿突然死了心痛万分,坚持一定要亲自为女儿梳洗更衣。在为其梳洗时她发现女儿身上伤痕累累,顿时大骂王六儿狼心狗肺,薛晋暄无情无义,她自己到衙门喊冤告状,请求官府立即检验女儿尸体,为女儿申冤。 县官带了仵作前来检验,验得薛氏身上伤痕多达数十处,当场将王六儿逮捕,带回衙门审问。王六儿倒也爽快,供认不讳,并把罪行都揽到自身上,案情这才大白。这起案件经过初审和复审,维持了县官所拟的判决:王六儿按照殴妻致死的罪名,处以绞监候;地保贺承先杖责八十,革除地保;王兴隐瞒人命案件、贿赂收买地保,杖八十。 他这个拦词是作为上吊自杀的理由,要不是薛氏的母亲申诉,她就被贪财的父亲冤沉海底了。拦词的制度是为了保全有些自杀的死者尊严而设置的,但却被别有用心和贪财的人钻了空子。 尸体免检有隐情 因为在传统观念里,尸体是神圣的,所以古代允许受害人的家属为了保护死者的尊严,也可以申请免检,这又是一种“拦词”。当然,如果已经申请了免检,作为“尸亲” 的受害人亲属就不得再提起诉讼指控加害人。 在明万历九年(1581年)发生的王世名为父复仇案件,就是一例。但是他走的是先是申请免检,不使亲人尸体遭到亵渎,并放过加害人不受法律惩罚,尔后自己实施复仇的路子。 王世名是浙江武义县人,在他十七岁时,他父亲与其族侄王俊为了房产纠纷发生争吵,后不幸被王俊打死。事情发生后,两家进行了和解协商,王世名表面上同意与王俊私了,同时还接受了王俊赔的几亩地,声称父亲死于意外,向当地官府申请免检尸体。可是在安葬了父亲后,王世名日夜暗中带着刻有“报仇”二字的匕首,并且每年将王俊赔得的田产所收租谷都另外记账。 在以后的六年里,王世名考中了秀才,娶了妻子,生了儿子,于是他对母亲和妻子说 :“我们王家有后了,我要为父亲报仇了。”王世名隐藏在路上截击王俊,将其杀死,砍下脑袋,带上王俊所赔田产的账簿,到县衙自首。武义县的陈知县询问了情况后说:“这是大孝子,怎么可以关押收审!” 于是把他请到公馆休息,并向上级金华知府报告自己不愿意审理此案。金华知府只得临时调遣金华知县汪大受前来审理。 汪大受到后,对王世名说: “我检验一下你父亲的尸体,如果有伤,你就没有死罪。”王世名坚决地回答:“我就是为了不亵渎父亲的遗体才忍受至今,我情愿一死也不愿父亲遗体受辱。” 汪大受要他回家辞别母亲,同时派人起出王世名父亲的棺材打算验尸。王世名听说后立即赶回衙门,以头撞墙,阻止验尸。汪大受只好停止验尸,向上级报告,请求不验尸就以复仇结案。可是王世名说:“这是违法的事,违法就是目无君上,怎么还能活命?”他就自己绝食自杀了。 王世名死后,他的遗孀俞氏抚育儿子到三岁,居然也自杀殉夫。这是古代申请免检尸体的一个典型案例,王世名的举动在视孝顺为最大事的古代并不奇怪,相反令人感动。由此也可见我国古时法律在事关保护受害人的尊严上人性化的一面。 高手讼师巧“拦词” 在古代刑案中,还有另一种独特的“拦词”,就是利用慎重检验勒痕的做法,帮助当事人摆脱责任。清代就有一个帮人打官司写诉状的讼师利用慎重检验而达到目的的事例。 有个小户人家姓许,主人名叫大柱,许主人有个表兄孑然一身,又穷又懒。过去许大柱还经常接济接济他,可是到了后来他总是有借无还,没完没了,很烦人。到了这一年的冬季,这表兄又狮子大张口,说要借一百贯铜钱还债,许大柱忍无可忍,就把表兄赶了出去,关紧大门。表兄这次却真是欠了人家一大笔钱无法偿还,在外面叫骂了一阵子后,想想自己实在无颜面对债主,一时想不开,就在许大柱家的屋檐下上了吊。许大柱起先以为表兄走了,过了很久才从后门绕到前面来探看,一见尸体悬挂在门口,他大惊失色,幸好天色已晚,也没人看见。他赶紧揣了银子,去找讼师请教。 他找的那个讼师在当地很有名,那晚正在和几个朋友玩叶子戏(一种古老的汉族纸牌博戏——编者注)。许大柱向他叙说了来意,那讼师却说:“你这就回去把尸体解下来,别让人看见了,然后再过来,我再教你。”许大柱就回家按照讼师的说法,把尸体放下来。 他再回到讼师那里,讼师打牌正起劲,见许大柱一到,只是吩咐他坐下观战。许大柱哪里有心思看打牌,连着追问下一步该怎么办,那讼师也不理睬。这样大约过了三个时辰,那讼师说:“被你吵得烦死了,那你就回去把尸首再挂上去吧!” 许大柱说:“你这不是仍旧在害我吗?我请你不就是为了请教怎么消灾躲祸吗?”讼师大怒:“你敢不按我说的办,就等着家破人亡吧!”许大柱很害怕,只得回去把那具尸体再挂到了原处,心里七上八下,只好又回到讼师那里请教。 这次讼师却像个没事人似的,笑着说;“怎么这么不怕麻烦哪!回去好好睡觉吧,明天有人敲门也不要理睬,等听到县官鸣锣开道的到了,叫你出来时你再出来。如果县官盘问,你只要恳求青天大老爷检验就是了,一点不用争辩,我早安排好让你脱身的计策了。”许大柱回家后按照讼师的叮嘱,紧闭大门。 第二天一早,地保看见他家门口的尸体,拍门叫他,他也不敢回应。地保就去官府报案。县官来检验了,衙役们打门要他出来,他才出门。 县官命令解下尸体,要仵作先初步检验,自己也上前亲自看了一下。然后县官问那小户人家:“你认识这人吗?”许大柱假装也过去看了一下,说:“这是小人的表兄,不知为什么死在小人家门口?”县官说:“他和你有仇吗?”许大柱回答:“没有。” 旁边的地保知道许大柱家有钱,都想敲他一笔,连忙禀报县官:“启禀大老爷,这死者是他亲戚,平时借过他的钱,这肯定是他讨债威逼所致。”县官大怒,说:“我亲眼查看了这尸体的脖子上有两道缢痕,一浅一深,明显是有人移动尸体以图讹诈,想要索取钱财。”县令把地保斥责一顿,地保只好悻悻退下。县令再转过头来对许大柱吩咐:“既然是你亲戚,你就出一副棺材把这人埋了吧,这件事就这么了结!” 讼师取得成功靠的是他的经验,巧妙地为当事人化解了难题,不得不说,这对今天法官断案不无启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