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耳穴揿针法 选取主穴:肺、膈、皮质下、内分泌,相应部位;配穴:肠、心、神 门、肝。方法:先用75% 酒精棉球消毒,用W Q -10DI 型多用电子 穴位测定治疗仪,将选择开关拨向“探穴”侧,输出线插头的正端 (红色)接金属“手极”;负极(黑色)接探笔杆,在杆端装上探头,然 后将两极相碰,喇叭发出尖声,说明探穴功能正常。将手极握于患 者手中,医生持探头在耳穴相应穴位的部位进行测试,一旦探头触 及穴位,喇叭声变尖,穴位处有轻微电刺感,即是该穴。施以压力 作标志。两手各持镊子,将消毒后的揿针分别刺入所探各穴中,再 用0.cm 见方的胶布固定,使之粘贴牢固。嘱患者每日得闲自 行按压各穴数次。严重者3 日换贴1 次,一般患者5 天换贴1 次, 每次选6~8 个穴位,两耳交替, 10 次为1 疗程。严重者休息1 周 后再进行第2 个疗程治疗。 本法有清热消炎、凉血活血、除湿通络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 1 个疗程治愈58 例, 疗痤疮161 例,结果:2 个疗程治愈96 例,显效5 例,无效2 例。 25.耳穴割治法 选耳穴:肺、大肠、内分泌、子宫(精宫)、面颊区。血热者配小 肠;顶端有脓疮者配心;湿甚者配肾上腺;风甚者配神门;皮脂溢出 重者配脾;气虚者配胃。方法:轻轻搓患者耳廓,使其红润充血,常 规消毒,在选择穴位上刺破皮肤,溢血1~3 滴。再擦净后用食用 香油和胡椒粉配制的药糊固定在穴位上,隔日或2 日割治1 次,两 耳交替进行, 10 次为1 疗程。治疗期间忌食辛辣、酒之品,禁用化 妆品。 本法有清热解毒,益气通络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痤疮 450 例,结果痊愈304 例,显效140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 7% 。97. 26.耳穴放血法 取耳穴:以肺、内分泌、子宫、面颊区或额为主穴;以脾、胃、皮 质下、肾上腺、神门为配穴。操作:请患者自己轻揉一侧耳郭4 分 钟,至其完全充血发红,然后用消毒手术刀尖在选定的穴位(一般 取主穴2~3 个,辅穴3 个交替选用)上划破皮肤约0.2cm ,1 ~0. 以不伤及软骨为度,每次以血浸湿2~3 个消毒干棉球为宜,术后 包扎伤口。隔3 天在另一侧耳部施术,两侧交替进行。另又抽取 自身肘静脉血3ml,立即注入双侧足三里穴,每6 天1 次。耳穴放 血8 次与自体血注射4 次为1 疗程。 有报道运用本法治疗结节、囊肿性痤疮20 例,结果痊愈9 例, 显效7 例,有效3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95% 。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76.中国皮肤病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