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鹅绒藤属里的故事杂谈(华北篇)

 闲品落花 2018-01-27

鹅绒藤属,是萝藦科的一个比较大的属,全世界有200多种,中国有50多种,华北地区可以见到15种左右。这个属的植物,分布广泛,植物形态各异,既有直立草本也有缠绕生长的草质藤本,花色也有白色、紫色、黄色等各种类型,可谓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属。

要说讲一讲这个属的故事,还真是有料,有些可以娓娓道来的事情,下面我就给大家一一道来吧:



低调、常见的属长大人——鹅绒藤

鹅绒藤Cynanchum chinense R.Br

这个属里,在华北地区,恐怕鹅绒藤是最常见的了,无论是平原还是低山区,河边路旁荒地里,都可以见到它的踪迹。和这个属其他的种类相比,这个属长大人,长相是非常的低调,开白色的小花,一点说不上是漂亮的植物。鹅绒藤这个名字,据说是跟它的种子毛有关,白白的好像鹅绒一般。而这个属所有植物的种子,都具有这个特点。



人名?植物名?这个植物你有点说不清

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 (Bunge) Kitagawa

鹅绒藤属里有个植物叫徐长卿,这个名字若不是出现在植物志里,谁会把这个名字想成植物名呢?更何况喜欢晚游戏的朋友,肯定会记住《仙剑奇侠》里的徐长卿吧,那肯定是个人名。而学中药的朋友,也会知道,徐长卿是一味非常著名的中药,有镇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的功效,可治胃痛,牙痛,风湿疼痛,经期腹痛,慢性气管炎,腹水,水肿,痢疾,肠炎,跌打损伤,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等症。

看起来,徐长卿这种植物的来历确实不一般,否则哪来这么多故事呢!那这个植物为何叫徐长卿呢?历史上还有不同的典故。

典故1

据传,赵匡胤发动政变成功后,黄袍加身,被尊为宋太祖。他为了巩固政权,采用削弱军权,重用文人的政策。徐长卿作为“文人食客”被其录用,进入朝中供职。话说赵匡胤大权在握,终日饮酒作乐,以致酒色伤身。经不少御医诊治,总是难以治愈。一日,徐长卿看见宋太祖脸色异常,手顶胃区,甚感痛苦,忙前去探问。一问才知道皇上酗酒伤胃,老胃痛病又复发了。徐长卿从小学过医道,略懂一些中医药知识。于是,去野外采集一味草药,煎水给赵匡胤服用,谁知,这味药还真管用,很快皇上的顽疾竟神奇地解除了。皇上很惊奇的说:“御医都无奈,你怎有如此医技,此药叫什么名字?”徐长卿答道:“皇上,臣有无礼之罪,此药还没有名字呢。”赵匡胤闻言道:“爱卿,你叫徐长卿,这药就以你的名字命名吧!”从此,这种中草药有了一个叫徐长卿的药名了。


典故2

一次李世民不幸被蛇咬伤,很是不爽,当即下旨,谁说了“蛇”字,定惩不饶。并马上请来名医徐长卿为其治疗。徐长卿把自己采来的“蛇痢草”取三两煎好,一日两次让李世民服下,余下的药液用作外洗。第2天病情就有了好转。再连服3天,症状就完全消失了。李世民高兴地说:“先生名不虚传,果然药到病除,但不知所用何药?”徐听了急忙跪下,吞吞吐吐地答不上话。

  原来李世民被蛇咬伤后,下了一道圣旨,凡是带“蛇”字的都要忌讳,谁说了“蛇”字的话都要治罪。情急之下,一旁的丞相魏征灵机一动,连忙为他解围说:“徐先生,这草药是不是还没有名字?”徐会意忙说:“禀万岁,这草药尚无名字,请皇上赐名。”皇上不假思索地说:“是徐先生用这草药治好了朕的病,既不知名,那就叫‘徐长卿’吧,以免后人忘记。”皇帝金口玉言,说一不二,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中草药“徐长卿”的名字也就传开了,并一直沿用至今。


徐长卿虽然很有名,但其实它的长相并不出众,这是一种直立草本,叶子狭长,花的颜色是黄绿色的,看起来也是非常普通。

徐长卿在华北地区属于分布广泛,但数量不多植物,在野外发现,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名符其实的变色白前

变色白前:Cynanchum versicolor Bunge. 

变色白前,初见这种植物,还真搞不懂为何叫变色,后来得知,原来这种植物的变色本领是在花上,初开时候花为黄绿色,后来会变成黑紫色,变色白前之名由此而来,可谓名副其实。

变色白前在华北地区分布也算是广泛,但很少会看到数量较多的时候,想见到还是需要一点运气的。



儿时的野果地梢瓜

地梢瓜Cynanchum thesioides (Freyn) K. Schum.

这种植物叫地梢瓜,但却跟瓜没关系,最多是它果实的形状好像瓜而已。地梢瓜是一种常见的田野、路边的杂草,在华北地区分布非常广泛。这种植物的果实刚长出的时候,是可以当野果子吃的,我也曾数次尝试过,说实话味道一般,只有一点勉强称之为甜味的味道,现在也已经很少有人再去吃了。但在我小时候,物质极度缺乏的时代,这种田野间的野果,还是给我们带来了相当多的快乐的,虽然味道一般,但那份乐趣,是值得永远记住的。地梢瓜只有嫩果可以吃,只要稍微成熟一点,食用价值就急剧下降,所以真是典型的应季野果啊!

雀瓢Cynanchum thesioides (Freyn) K. Schum. var . australe (Maxim.) Tsiang et P.T .Li

地梢瓜还有一个变种,叫雀瓢,也叫南地梢瓜,跟地梢瓜的区别在于,雀瓢是缠绕的藤本,而地梢瓜是直立的半灌木。雀瓢在华北地区分布也是非常广泛。


虔诚的“教徒”——合掌消

合掌消Cynanchum amplexicaule (Sieb. et Zucc.) Hemsl.

常看到佛教徒双手合十,这表明了他们的虔诚。在鹅绒藤属里,也有个天天双手合十的成员,那就是合掌消。

这种植物在华北地区还算常见,模样也很好识别,因为它对生是叶子,叶基抱茎,两片叶子相对而生,好似人的两个手掌合十,故名合掌消。这个消字的解释,可以从这种植物的药用价值上理解,中药上,合掌消可以消肿止痛,治疗跌打损伤,这个消字这里就好理解了。

紫花合掌消Cynantum amplexicaule ver.castunlum

合掌消还有一个变种紫花合掌消,与合掌消的区别从名字就可以区别开了,这种植物开紫花区别合掌消的黄绿色花。紫花合掌消的分布远没有合掌消广泛,华北东部有,但数量不多,不太容易见到。


此首乌非彼首乌

白首乌Cynanchum bungei Decne

说到首乌,大家想到肯定是何首乌,那是蓼科、蓼属的植物,是著名的中药。而在鹅绒藤属里,也有个首乌,叫白首乌。白首乌在华北的山区比较常见,是一种草质藤本,叶子是戟型的,花白色。白首乌也是药材,但跟何首乌不同,是两种药材,何首乌偏于乌发,白首乌更偏于滋补。


何首乌Fallopia multiflora (Thunb.) Harald.

这里发一张何首乌的图供大家对比一下。


牛皮消的牛皮在哪里?

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 Wight.

牛皮消也是一种著名的中药,在华北地区,分布也是非常广泛。叶子比较大,花是白色的。早年认识这个植物的时候,一直很困惑,这个牛皮怎么解释,看遍植物特征也没有找到答案。

后来,我终于在这种植物的药用价值里找到了答案,与合掌消类似,牛皮消也有消肿功能,这个消字也就是这个意思。据说,牛皮消的消肿作用非常强大,牛皮是很厚的,这个从吹牛皮这个俚语就可以体会,牛皮消的名字证明,连牛皮这么厚的皮肤都可以消肿,足见这种草药的药效了。而牛皮消这个名字,也是因此而来。


家族里最女性化的名称白薇

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unge

如果白薇是个人名,你恐怕不会认为这是个男名吧。的确,白薇是这个属里最具女性化的名字了。而白薇这个植物,虽名字委婉,但实际上长相却是另一番滋味了,啥都不说,大家看图片评价吧!

白薇是一味中药,可清热、止咳、消肿等,算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在华北地区分布也是非常广泛。


家族明星植物紫花杯冠藤

紫花杯冠藤Cynanchum purpureum (Pallas) K. Schumann

在华北鹅绒藤属的家族里,紫花杯冠藤是最难以见到的种类了,这种植物在河北植物志上叫紫花白前,是一种直立草本,开漂亮的紫花。这种植物的分布在华北地区很狭小,是很难见到的种类,我曾经为了寻找北京地区野生紫花杯冠藤,跑遍了北京山区,十几年也是在怀柔山区偶见。如果你想在华北地区见到它,恐怕真是需要一点运气了,可遇不可求。


结尾的话

说了几个华北鹅绒藤属的植物,是不是都有些故事在里面啊,也是真有料。这些植物,有的是常见的种类,有的则是需要你去仔细寻找才能有所收获的。

在找寻这些植物的过程里,我想你会收获良多,这种快乐,也是不可替代的。希望在今年的生长季,多去看看这些植物吧,我愿以你们同行!


知识卡

鹅绒藤属(学名:Cynanchum Linn.)萝藦科,灌木或多年生草本,直立或攀援。聚伞花序多数呈伞形状,多花着生,蓇葖双生或1个不发育。约200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约53种,全国均产之,其中不少种类可供药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