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18市的地标性建筑全在这里,看谁家最有特色(求增补)

 绍繁 2018-01-27

在“千城一面”现象严重的今天,找到一个能代表地方文化、精神和特色的建筑,着实不易。一个地标读懂一座城市,地标性建筑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文化积淀、历史风貌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接下来咱们就看看河南各市的地标性建筑(按地名首字母顺序排列),这些建筑或地标不一定就是高楼大厦,但一定能让你印象深刻,因为它代表着这个地方的精神。

安阳:文峰塔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古城内西北隅,高38.65米,周长40米,因塔建于天宁寺内,原名天宁寺塔;又因位于旧彰德府文庙东北方,作为代表当地“文风”的象征,故又称文峰塔。文峰塔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已有一千余年历史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峰塔五层八面。浮屠五级上有平台,下有券门,每层周围有小园窗。塔坐落在一个高达二公尺的砖砌台基上。文峰塔的建筑,富有独特的风格,具有上大下小的特点。由下往上一层大于一层,逐渐宽敞,是伞状形式,这种平台、莲座、辽式塔身、藏式塔刹的形制世所罕见。

文峰塔

鹤壁:新世纪广场位于鹤壁市新区中部,总占地面积150亩,其中绿地面积93亩,绿地率62.4%,绿化覆盖率65%。是一个集市政、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广场,是鹤壁市为打造“火焰般的活力,钻石般的晶莹,田园般的美丽”这一城市品牌,聘请清华大学设计建造的高起点、高品位的大型综合性广场。她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鹤壁市淇滨区中部,被群众形象地称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剧场”。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增加了新世纪广场的动感与色彩,彰显出了鹤壁这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文化个性。

新世纪广场

洛阳:洛阳九龙鼎,建成于1992年9月,是一个33米高的九龙鼎花岗岩雕塑。代表东周、东汉、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9个朝代在这里建都。是洛阳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九条龙盘旋的大石柱的顶端,端放着一座按1:1比例仿制的中国青铜时代的象征——西周兽面纹方鼎。汉白玉护栏两侧分别镶嵌着两幅《太极河图》。九龙鼎很好的向世人展示了洛阳作为一个十三朝古都的悠久历史。龙是中国的象征,王者的象征,司母戊鼎则是青铜时代的权利象征。

九龙鼎

济源:济源是愚公的故乡,“愚公移山,敢为人先”是济源城市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济源人。愚公移山雕塑位于济水办事处宣化街和济水大道交叉口,建于1991年,坐西朝东,占地面积248平方米,由台基、愚公雕塑和纪念碑组成,愚公雕像由铜雕而成,为济源城市标志,见证了济源市的发展。

愚公移山雕像

焦作:焦作广播电视塔(焦作电视塔)位于焦作市新城区龙源湖乐园内。电视塔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集'雄、险、奇、秀'于一身,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设计新颖,匠心别具。'丫'字形三轴对称塔身造型独特,世所独有。塔高238米,总建筑面积12000平米,占地面积4.8公顷。由塔下裙房、塔身、上塔楼和天线段四部分组成。

焦作电视塔

开封:铁塔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北门大街铁塔公园的东半部,是园内重要的文物,也是主要的景点,始建于公元1049年(北宋皇祐元年),是1961年中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之称。铁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因此地曾为开宝寺,又称“开宝寺塔”,又因遍体通彻褐色琉璃砖,混似铁铸,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 ,在900多年中,历经了37次地震,18次大风,15次水患,而巍然屹立。

开封铁塔

漯河: 漯河因河而生,因河而得名,千百年来,流经漯河市的沙河和澧(lǐ)河,养育了勤劳智慧的漯河人,任何建筑都不能取代她们在漯河人心中的地位。

澧河

南阳:南阳府衙,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区民主街西部北侧。始建于南宋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历经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个历史时期,共历199任知府。府衙现存明清建筑100余间,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40米,面积72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封建社会留下的一个完整的郡级实物标本。南阳府衙既是北京故宫的缩影,又是南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标志,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等研究价值,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府级官署衙门。“父母官”、“召父杜母”、“羊续悬鱼”等词语便源于南阳府衙。

南阳府衙

平顶山:平顶山春秋时为应国,应国以鹰为图腾,古典汉语“应”通“鹰”。平顶山因此又称鹰城。该创业雕像上有四只鹰镶嵌四面。标志着鹰城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中部的四尊人像更是平顶山全市人民的代表。创业雕像落成于1990年10月,坐落在建设路和新华路交叉口,近28年来耸立在建设路上,柱地擎天,招拂行云,遥迎远客,市雕见证着鹰城日新月异。

创业雕像

濮阳:1987年濮阳西水坡发现、发掘了距今6400余年的蚌塑龙形图案,被称为“中华第一龙”,濮阳市也由此获得了“龙城”、“龙都”等美誉,因此把这个广场命名为“龙城广场”更为合适。“龙城广场”寓意深刻,彰显濮阳地方特色。同时,广场的雕塑也是龙雕,名符其实。龙雕用简约主义手法,展示出腾飞向上,一飞冲天,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龙的精神,该雕塑也成为了濮阳的地标建筑。

龙雕

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三门峡市东西城区之间的生态区内,现有面积8850亩,其中陆地6150亩,水面、滩涂2700亩,核心景区包括双龙湖白天鹅观赏区、陕州古城和沿黄生态林带三部分,是一处融生态、文化和人文地理于一体的自然山水景区。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园区吸引数万只白天鹅来这里栖息越冬,三门峡市因此被誉为“天鹅之城”。

天鹅湖

商丘:商字是商丘市的城市地标,坐落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神火大道与南京路交汇处中的环岛内,雕塑高21米、横向跨度22米,屹立在2500平方米的环岛上,建成于1997年6月29日。商字雕塑取材于甲骨文中的商字,其设计灵感源于发源于商丘的商族部落。据《史记·殷本记》记载,殷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氏部落的女子,帝喾高辛氏的次妃。在她洗浴的时候,见到玄鸟坠下一枚蛋,简狄就把这枚鸟蛋吞了下去,因此怀孕并生下了契。契,也就是阏伯,是传说中商的始祖。所以《诗经·商颂·玄鸟》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阏伯的六世孙王亥发明了牛车。用牛驾车,开始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商业贸易,从此,从事物品交换的活动被称为商业,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便被称为商人,所以,商丘是商业的发源地。阏伯后传十四世而至商汤,商汤灭夏在商丘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奴隶制国家—商朝。因商人、商业、商品发源于商丘,商朝建都于商丘,商丘被誉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所以,商字雕塑便被作为商丘城市的标志安放在了这里。

“商”字

信阳:浉水之阳有阁,曰:茗阳阁!阁之阁者,取茶之韵也!茗阳阁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茶韵路一号,建成于2007年4月29日。该阁塔高五层,阁顶十四丈,占地面积6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海拔150米,宝顶高度47米,被称为中原第一大楼阁,是一栋由多种中国古建筑元素,由雕栏飞檐、勾心斗角、斗拱图腾等多种形式的中国古建筑元素汇聚而成,具有浓郁地方古建筑特色的塔式。它的雄浑大气与浉河蜿蜒灵秀相得益彰,既是茶文化的代表建筑,又是信阳市标志性建筑。

茗阳阁

新乡:平原博物院成立于1949年,位于新乡市,是全国重点博物馆之一。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原平原省博物馆、新乡市博物馆、新乡市档案馆,2007年总投资约3亿元开工,于2011年合并建成集博物馆、档案馆、史志馆、城建档案馆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规划总用地面积7.5公顷,总建筑面积52585平方米,地上三层建筑。首层为库房、技术用房及设备电气用房、停车场;二、三层为展览空间和办公用房,设文物展厅19个,档案展厅6个。

平原博物院

许昌:在许昌市的中心广场有一高大建筑物,叫智慧门,它不仅是许都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也因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成为许昌的标志性建筑。智慧门主体造型为左右两边各一条巨龙和中间的圆珠组成,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二龙戏珠”,代表着吉祥如意。整个结构寓意为太平盛世之下,智慧之光普照许昌大地,引领许昌走向繁荣昌盛。智慧门龙柱身上雕刻有许多图案,其一是书法篆刻的六首诗词,分别是毛泽东的《过魏都》、曹操的《度关山》……。

智慧之门

郑州:有人说“大玉米”是现在郑州的标志性建筑,但感觉“大玉米”缺乏历史的厚重感,还是选择二七塔。二七纪念塔全称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为了纪念发生于1923年2月7日的二七大罢工而修建,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建于1971年,钢筋混凝土结构, 是中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年轻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二七纪念塔建于1971年,距今有四十六年的历史)。

二七塔

周口:它坐落在沙河,贾鲁河交汇处的河南周口市的大闸路。占地面积约有10余亩,是周口辖区最大的一个闸.周口大闸始建于1959年,到1975年9月才最终建成,周口大闸是一座历经10年才得以完全修建的大桥,最终它成了周口的标志性建筑,成了周口人的自豪,你还要知道,周口文明的发祥地古城西寨也在那里。设计出的新闸为正拱桥闸,桥面板为反拱桥板,桥板所搭桥基为空箱岸墙和连拱翼墙。这种反拱形桥闸的设计和老闸截然不同,设计风格和理念不仅非常先进,而且强化了泄洪能力,成为当时全省第一样板闸,并在全省水利建设中推广。

周口大闸

驻马店:天中柱又名天中塔,始建于2007年,驻马店标志性建筑,位于驻马店市开源大道与乐山大道交会处。天中塔是一个地方的文化象征。天中塔高59米,塔基四面嵌有4块2米高、3.9米宽的高浮雕,西面是“盘古开天辟地”,北面是“周公定天中”,东面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南面是“古代五杰”(李斯、韩非、桓宽、范缜、干宝)。高浮雕的上面,是56层花岗岩塔层,其中下端10层是装饰浅浮雕,刻有象征石文化、陶文化、玉文化、青铜文化和甲骨文以及兵器的装饰图案。天中塔呈方锥形向上递进。塔顶端是一根直指蓝天的象征驻马店锦绣未来的不锈钢标杆。整个塔体配有华丽的彩色照明,象征着前进中的驻马店多姿多彩的每一天。该塔由中国美院教授韦天瑜整体规划设计,驻马店市建筑勘察设计院进行结构设计。天中塔整体创意恢弘大气、简洁古朴而又新颖现代,展现了驻马店市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创建和谐家园、打造现代传奇的新时代精神风貌。

天中柱/天中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