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类战犯叫参谋:满蒙就是生命线

 文史馆579 2018-01-27

“满蒙生命线”到底是谁先说出来的?现在能查到的资料上,好像首先是后来的甲级战犯、当时的政友会议员松冈洋右1931年在众议院上说出来的:“我认为满蒙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生死存亡的问题,是我国国民的生命线。国防上经济上必须这样考虑。”在这之后,《每日新闻》曾经以“满蒙生命线论”的标题连发三十几篇社论。一时日本全国从上到下“满蒙生命线”的说法是甚嚣尘上。

十五年战争

日本人把上次的战争分为两场战争,一场原来是叫做“大东亚圣战”,输了以后叫“大东亚战争”。再后来美国人不准那么叫,就跟着美国人一起在正式场合叫“太平洋战争”,但私下还是叫“大东亚战争”。那是从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开始算的,也有人从1940年9月日军进驻法属印度*开始算,直到1945年8月无条件投降。另一场战争一般叫做“15年战争”,指的是从1931年“九一八”开始的侵华战争。笔者一直没有弄懂为什么中国人叫做“八年抗战”,怎么比日本人还少算了7年?那七年在干什么?如果没有“*事变”(日本人对“七七事变”的称呼),中国还会不会抗日?其实这个“满蒙生命线”的提法是石原莞尔发明的。

1904年,仙台陆军地方幼年学校。

陆军幼年学校有一门作业是写生,每星期得交两张写生,目的是为了打好将来的作战绘图基础,所以日本陆军将领大都画得一手好图。笔者见过几张辻政信画的素描,从并非职业画家这一点来说,画得不错。

这一天,有一张三年级(相当于现在的中学三年级)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不对头。上面画了一根很可爱的小*,边上还有一行字:我的宝贝,画于厕所,10月1日。

老师一看,怒不可遏。堂堂陆军幼年学校居然有人画这种淫画,还敢当作业交。这种混蛋学生不处分如何了得?

但是教员会议讨论的结果是:15岁的小孩子,偶尔恶作剧一下也没什么,而且也应该鼓励这种大胆的做法。到底这个“大胆”是什么意思,也没人弄得清楚,反正那个绘图教员是一怒之下拂袖而去,而这位“大胆”的学生没有受到任何处分。

几十年以后,人们回忆起这件事时,总是很惋惜地说:“如果当时仙台陆军幼年学校开除了那个小孩,以后的亚洲历史可能就会改写。”

为什么?哪个小孩是谁?不是别人,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策划了“满洲事变”(日本人对“九一八事变”的称呼),建立了满洲国,拉开了“十五年战争”序幕,而后来又自告奋勇当战犯美国人都不收的石原莞尔。

其实石原莞尔的出名,还倒不是因为他策划了“九一八”,而是在1936年“绥远事变”的时候,当时已经荣升参谋本部战争指导课课长的石原莞尔大佐,11月20日飞到现场想阻止,被武藤章(陆大32期,甲级战犯)调侃了一句:“石原桑,我们只不过是在重复先辈在满洲干过的事情,有什么不对吗?”这才出了名。

石原莞尔是陆大30期以次席的身份毕业的,够牛。这还不算,本来是应该首席的,但因为平时桀骜不驯,得罪了教官,这才被降到次席。毕业后留学德国,据说是能够读懂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为数不多的日本人中的一个。不仅如此,这位还发展了《战争论》,整出来了一个“最终战争论”。现在能看到的《最终战争论》只是石原1940年在京都一次讲演的纪录稿,而完整地表现了石原思想的《战争史大观》,最早是1929年在长春的一篇讲话纲领,后来经本人在1938年和1940年两次修改,于1941年正式出版。

“最终战争论”是个什么玩意儿?石原认为未来世界的冲突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冲突,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日本,不可避免地要和作为西方文明代表的美国进行一场所谓“最终的战争”,以此来决定人类社会的走向。

石原又认为,在这场“最终战争”的较量中,日本在战略地位上处于不利:国土没有纵深,没有战略物资资源。在这场持久战的过程中,日本一定要一个后方基地,这个基地就是满蒙。

这就是“满蒙生命线论”的由来。

还是应该说石原莞尔是个天才。在1941年出版的《战争史大观》中,石原不仅强调了飞机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了原子核裂变能量在军事中的应用。石原说,“使用这种能量的破坏力,可能使战争在一瞬间就决出胜负”,“怪力光线武器什么的突然出现也有可能”。在重视武器这点上,石原和日本陆军不同,这也是石原最后被东条英机排斥的原因之一。当然就算是石原也没有想到,是日本首先成了原子核裂变能量武器的试验品,“一瞬间就决出胜负”了。

石原非常聪明。当时陆军大学校的功课是相当重的,学员开通宵做作业是常事。可石原永远像是无所事事,吃了饭就到处串门。石原特能侃,所以大家对他是又喜欢又讨厌:喜欢听他侃大山,但是一听他侃大山,作业怎么办?但石原就是这样轻轻松松地以次席的成绩毕业。

还有一点邪门的,石原出身于国粹世家,是个狂热的佛教徒。嗯?读者要有意见了,能用“狂热”来形容连生都不杀的佛教吗?能,日本就有一门极富攻击性的佛教,叫日莲宗。据说原来是中国的天台宗,传到日本去了以后,不知怎的就带上了通常佛教所没有的攻击性。特别是在明治以后,日莲宗在国家权力有形无形的支持下,成为了皇道派右翼力量的大本营。皇道派团体及其所发动的事件,像“血盟团”、“立宪养正会”、“二二六事件”等等,背后都有日莲宗的影子,一直到战后的三岛由纪夫思想中都有日莲宗的痕迹。

石原莞尔的“满蒙生命线”理论,理所当然地被陆军奉为至宝。再经过传媒的宣传,成为了最锐利的口号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任何言行碰到了它,都得熄了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