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基本乐理第一集因为没有加字幕, 有朋友说听不懂。 之后每集就尽量加上字幕, 但为英文字幕, 且为机器语音识别, 偶有单词错误, 请各位在观看过程中自动纠错。 先补上第一集(英文字幕) 今天的主要内容:印度乐理2(英文字幕) 讲的是Sangeet, Aahat-Anahat Naad-的概念, 有博友曾发过相关博文, 以下内容转载自Helen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652184367 Naad 是一个组合(名词),包括“Nakar”的意思是:生命气息(空气), 和“ Dakar”意思是火或者能量。因此,呼吸,提供能量,产生了一个音乐声音,因此这个音乐的声音就叫Naad。这个定义应该被看成是正确的和完整的,去解释人的嗓音,这在印度,至少被认为是音乐的起源的主要源头。灵愿望用思想或者意愿去表达自己;思想的部分唤起热力,或者身体里的能量,又反过来提示住于Brahmagranthi(腹轮神经丛·梵天婆罗摩结)的呼吸。呼吸,因为提示,升起,越来越高,逐渐地通过肺部,喉咙,成为一个音乐音(调)。因此,人类的语音是所有音乐的源头。 NAAD 有两种形式:一个是Ahat Naad,另一个是Anahat Naad。 Ahat Naad:这个声音可以被耳朵听到,它由敲击或者摩擦,这两种情况中任一种产生。Naad直接与音乐连接,这个关系很特殊。此领域的先人视Naad为从这个世界到天堂的音乐车。 Anahat Naad:不是被任何风或者摩擦创造。自然地,它也不能被耳朵听到。听者只能借助它的知识来认识这种声音。Anahat Naad是Ahat Naad恰恰相反的一面。如果我们用手捂着耳朵,我们好像能听到一个声音,“su ,su ”,这个声音叫Anahat Naad。在古代我们的圣人和仙人经常培养(感知)这种声音。这个Naad暗示了灵性的解放,而不是灵的能量,这并不被应用在音乐里。它拥有灵的能量,这并不被应用在音乐里,在任何意义上都与音乐无关。此领域的先辈对Naad只有一种解释:灵性的解放。 平衡的声音Ahat是悦耳的,且愉悦听觉叫Naad。Naad有三种特别的特征:音距,音级(音高),和音色。音距:每个音符比下一个高或者低。这取决于那个特殊音符的震动次数。就是说,一个音符震动越强烈,音越高;反之,震动越弱,音越低。例如:正在升调的音符比上一个音符高,是因为每一个音符的震动次数在增加。在一组降调里,恰好相反。音色:naad的这种性质,用以帮助区分和确认,不同的仪器或嗓音产生的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例如:并没有看见一个人或者机器,这识别特定声音的能力,是因为音色。 音级(音高):这取决于声音怎么生成,柔软地或响亮地,声音的强度决定它的震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