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国内高净值人士的财富不断积累,消费支出也相应地水涨船高,财富焦虑感日趋强烈。对于这些患有“财富焦虑”的高净值人群,合理的资产配置可能是他们最需要的“解药”。 那么,到底什么是资产配置?资产配置能否根治“财富焦虑”呢? 今天,我们以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的文章告诉大家资产配置的价值,同时,分享全球投资大师的资产配置策略,以期帮助您做出更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配置方式。 做好资产配置,缓解“财富焦虑”资产配置主要是一种投资策略,一般来说,它是以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为基础,通过定义并选择各种资产类别、评估资产类别的历史和未来表现,来决定各类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以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风险比。 资产配置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改善了投资组合的收益—风险平衡。这对于那些具有明确投资目标的投资者,包括专业投资机构、家族办公室、高净值客户等,都具有显著的管理意义。 其次,它让构建的资产配置组合具有足够的“防御性”。在发生大幅市场波动、甚至是金融危机等极端事件的情况下,投资组合的抗跌性要远远强于集中在少数资产或个别证券的组合。 总结来说,资产配置作为一种投资策略,基于投资者本身的风险偏好与收益预期,通过分散风险捕捉各大类资产的不同投资机会,以平滑组合波动,力求获取长期内具备防御性的更高收益—风险性价比,即更高的回报及更低的风险。 对于财富焦虑这个概念,一般的定义主要是指财富的积累速度赶不上消费支出,进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紧张忧虑的心态。对此,资产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个问题。同时,要解决财富焦虑,一是要做好创富,二是要做好守富。 全球资产配置大师的黄金组合巴菲特组合:短期国债+指数基金巴菲特的组合建议是最为简单的,只有两种资产。 巴菲特说,“我给受托人的建议再简单不过了:把10%的现金放在短期国债,其余的购买一个成本低的标普500指数基金。我相信,这样的组合长期要胜过大部分人的投资业绩”。 巴菲特组合的投资业绩表现与标准普尔非常接近: 永久组合:25%的资产配置黄金哈里·布朗写过12本书,是一位出名的金融顾问,甚至曾经竞选过总统。他在1980年设计过一个极为简单的投资组合,用他自己的话: “如果你想攒钱可以让你今生无忧,那就设一个简单的,平衡的,多元化的组合。我叫它 “永久性组合”,是因为你组合完毕后,就再也不用去调整组合比例,即便你对未来的看法有所变化。这个组合可以让你的财富安全度过任何事件,甚至是那些对其中一种资产是毁灭性的事件。” 这个组合是这样的: 看看它过去不过的业绩,收益和抗风险能力都不错: 马克·菲博尔组合:均衡配置各类资产马克·菲博尔是一名瑞士经济学家,长期居住在亚洲。他对于各国中央银行的尖锐批评非常有名。他曾经在多种场合表明他的资产配置大约是在4个类别里各投资25%:股票,黄金,债券和现金,地产。 如果我们假设他的股票投资不仅仅是美国,那么这个组合是这样: 这个组合将非常高的比重放在了房产里, 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这个组合的业绩其实是所有组合中较平稳的一个。 |
|
来自: yh18 > 《2018政策经济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