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疏桐:人到中年后,我依然,相信未来

 宁静致远悟能 2018-01-27

拂去旧年的尘埃,迎接新年的到来。一个月,四礼拜,三十天,七百二十时,这么快,这么急,这么如迅雷般如闪电般

时间,从你指间滴落的水珠中滑过,从你耳畔回响的循环单曲中滑过,从你夜夜堆积的睡梦中滑过,从你高亢无聊的谈笑中滑过,从你无止息的叹息声中滑过。

日渐沧桑的心,如何承载岁月的无情流逝?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但我感觉“不惑”之后迷惑反而更多,有时甚至会陷入巨大的恐惧和莫名的绝望之中。

父母年已老去,孩子业已长大,事业仍无起色……这一切,都在不断地告诫你已到中年。

贾平凹说,进入六十了,是很丢人的,怎么就到六十岁了呢。

这话很对我的心境。现在的我最不想别人提及的,便是自己的年龄,因为一提说,便感觉很丢人很令人惊悚。还没有咋活人呢,怎么就中年了呢?

记得很小很小时,我奶奶也就四十多岁,可她真的已经是个名副其实的小老太太了。

她常年累月穿一身黑布大襟衣服,绑着裤腿的黑布裤子,黑色布鞋,绾着圆形发髻,总是满脸愁苦状。

记忆中,我奶奶就从未有过笑脸。她一生生育十几个子女,活下来九个,再加上一个脾气暴躁的爷爷和性格古怪的婆婆,奶奶四十几岁,焉得不老?

在我二十几岁时候,感觉我妈也老了。我妈那时也不过四十几岁,何来老字?

我妈是吃过大锅饭、干过合作社的。那时,她和另一个婶娘专为生产队养猪。活生轻松,待遇还好。

我妈是特别心灵手巧的人闲暇之余,她就用那台上海牌缝纫机做衣服,做完自己家人的,还为队里邻居家的孩子和大人没昼没夜地做,而且乐此不疲。

而当我真的不惑之后,我才发现,一切好像有太大的变化。一切都平平常常,没有大起大落,大悲大喜。

而且现在回头想想,奶奶四十多岁时,皮肤非常有光泽,她的牙齿整齐而雪白。她其实并不老啊。

再想想我妈,她那时应该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大的生活压力,她的心态应该比现在的我年轻得多呢。

再看窗外,曾经空了不知几年、堆满了垃圾、常有不少流浪狗前来觅食的那块空地,已经变成了一院房舍,院落里常有孩子的喧闹声。

稍远处的那棵白杨,看上去好像并没变粗变壮,在凛冽的西风中,好像更见其干瘦瑟缩了。

但我相信,那棵白杨,应该还有自己春天的梦吧?

说到梦,我年轻时确实做过许多梦,但大都忘却了。

我只记得高中时的我,站在讲台上,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地出了我最大的梦想:愿做乡村女教师。

我确实如愿考取了师范院校,并当上了乡村女教师。

乡村五年,应该是我最惬意最自由的一段时光。

我领取了人生第一笔工资,我第一次上了公开课,我有了我的第一批学生,我他们唱歌跳舞,我带他们到校园东边的沙窝玩,我收到了许多学生写给我的贺年卡和信件……

人,总是要有梦想的。虽然站立三尺讲台,当个小小的教师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梦想。

不管梦想是大是小,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实现梦想本就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如果你能热爱它并以无限的热情投入其中,便是在享受职业的幸福感了。

乡村五年,我深切地体会到,教书育人,每天和学生们在一起,我便是幸福的。

现在想想,那时的我应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有些傻气,但为人真诚;有些酸气,但心地坦然;有些清高气,但心态和顺。

现在的我早已是人到中年。

向前看,我不知道路到底还有多长,但一定仍会有精彩上演,一定还会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梦实现,我还是相信未来的。

向后看,我还没有足够的心情和记忆来回忆过去。岁月漫漫,世事无常,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取决于他的灵魂高度和心灵品纫。

我只知道一个“生小出野里”,在自由自在广阔辽远的天地间长大的乡下丫头,她有着红柳般顽强的生命力。

她喜欢看书,喜欢辩论,喜欢和朋友骑自行车远足;即使高中,她仍然在课堂上偷看琼瑶而不管不顾,仍然在自习课和同学偷出去看电影,和朋友坐操场上畅想未来……还好,一切如她所愿。

她还知道,每一个阶段都有她最重要的任务,我们不该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不该在夏天摘去秋天的果子,但也不应把秋天的果子储存到冬天。

所以,上学,工作,结婚,生子,进修,进城……这一切都在懵懵懂懂中,听从父母的教导,按部就班地完成。

生活是艰难的,但只要心胸开阔,亦会过得有滋有味。

曾经看到这么几句话:二十岁时,我担心别人如何看我;四十岁时,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六十岁时,我发现他们根本不看我。

而今我虽然早已步入不惑,但我很在意别人的目光。

我仍然为自己的教书事业兢兢业业,为自己的家庭尽心尽力,为自己的朋友掏心掏肺,为领导布置的一个任务呕心沥血,为学生的一篇文字思前想后。

我发现,我仍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有时,我甚至会因为别人的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句无关紧要的话琢磨上半天……想想,我是在为自己活着还是为他人活着?这个我还真说不清楚。

人生有很多无奈,谁都不可能超脱;一个人在这世上走一遭其实很不容易,又有多少人能把自己的人生之路设想得很清楚呢?

今生,我只愿做一个清淡如水的人。我只愿独守我的清静,少一些城府,多一些纯粹,享受我人到中年的芳华。

现在的我,已经进入了一种按部就班的循环中:每天早早来到办公室,备课作业,作业备课。看书写字,写字看书。

我从不刻意追求什么,但内心的渴望是我不竭的动力,我还是不能让自己太放松。我到底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

我们要相信,人生四季,每一季有每一季的精彩,每一季有每一季对未来的渴求,对生命的思索。

虽然我达不到陶渊明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境界,但我知道该来的一定会来,该去的也一定挽留不住

就像这年龄,无论你怎么抗拒,它都在一年一年地增长着,不会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在年龄面前,无论贫富尊贱,众生平等。

过去的四十多年,我觉得如同做了一场梦,个中滋味,冷暖自知。

总体来说,我还是一个乐观开朗自信的人,也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人。

但我又是一个胸无大志没有追求的人,我往往只关注眼前的生活,从不过多地畅想以后。只要仔细过好眼前的生活,便也过好了以后的生活。

路,要自己走;心,要自己丈量;人生,要自己去描绘。

还是那句话,我依然,相信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