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升庵诗词中的曲靖□彭竹兵

 桑子pt9n45ezwp 2018-01-27

杨慎(1488-1559年),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云南,别号博南山人、博南戍史,谥文宪。明正德六年(1511年),杨慎考中状元,曾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等职。嘉靖三年(1524年),因涉“大礼议”一案而受廷杖,后谪戍永昌卫(今云南保山),直到72岁病死。

杨慎为人刚正,学识渊博,著作等身。《明史·杨慎传》说:“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杨慎在滇30多年,游历很广,收徒讲学,饮酒赋诗,大兴教育,对明代云南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杨慎在云南期间,写有大量诗作,其中一些与曲靖有关。

《三岔驿》:“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据考证,三岔在今曲靖市麒麟区西山一带。

《南宁驿》:“南宁古驿客毡寒,怀远伤离思万端。涣几倾歌凭未稳,剥床臬兀梦难安。衰龄七十犹行役,白首龙钟泪不干。”南宁驿在今麒麟区。从诗中可知,这是杨慎七十岁时过曲靖时所作。

《龙华寺离席赠童苧太守》:“阿幢桥畔龙华寺,仙牧邀余到上头。禅榻茶烟非旧雨,离亭华宴是中秋。老年道路犹萍梗,征戍山川尚阻修。草木变衰人去住,浮云落日两悠悠”。龙华寺是沾益的一座寺庙,“龙华晓钟”比较有名。仙牧:指当时的沾益知州童苧太守。离亭即是驿亭,古时人们常在这个地方举行告别宴会。不难看出,杨慎谪居云南,虽说戴罪之身不自由,但还是经常与地方官走动,诗词唱和,交情不浅。据《明史·杨慎传》载:杨慎“或归蜀,或居云南会城,或留戍所,大吏咸善视之。”

杨慎还写有《沾益六言》一首:“古迹碧鸡金马,畏途水菁云关。春迎滇阳胜景,雪送贵竹残山。”

他经过沾益的炎方,写有《炎方驿》:“汉家旧是炎方驿,元代讹称火忽都。玉斧无端分爨僰,金瓯何事污羗胡。登高身属殷胥靡,作赋谁夸楚大夫。羸马敞衾偿路债,岚烟瘴雾了诗逋。”炎方地名,沿用至今。

杨慎经过宣威可渡桥,写了两首《临江仙·可渡桥喜晴》词。其一:“可渡新晴韶景媚,不愁寒透征衣。滇阳渐近雪霜微,旧游如梦寐,旅思欲纷飞。时序惊心催候雁,嗈嗈鸣向朝晖。多情何事帛书稀,明年春色里,领取一行归。”其二:“万里云南可渡,七旬老叟华颠。金羁翠眊杏花鞯,还家剑峰画,出塞马蹄穿。旧店主人争羡,升翁真是神仙。东征西去几多年。风霜知自保,穷达任皇天。”

云南是杨慎的第二故乡,今天,我们仍能从其诗作中感受到他对云南山山水水的热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