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派明媚璀璨的阳光——读郑百重的青绿山水

 ljf2623 2018-01-27

在从水墨转换为色墨中,他以书法化的用笔解决“色”与“墨”的矛盾。或水破色,或色撞墨,或水色互渗,或墨色互融,都以书法化的用笔作为“色”与“纸”的中介,从而将“色”有机地融入水墨中。因此,色彩为他的山水带来明朗的基调,虽明快却不艳丽,虽丰富却不驳杂,虽厚重却不呆板。色彩像他的水墨一样,顺手擒来,随处生发,点石成金。——尚辉

郑百重,著名的中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擅长中国山水花鸟画兼工书法篆刻。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来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厦门大学教授,福建闽江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定居北京。

华岳晴秀图(人大会堂收藏)郑百重

读郑百重的青绿山水

文/冯远

知道郑百重这位山水画家,大概是在改革开放后不久,我是通过作品认识他的。最早认识他的《百重百重》,我觉得这个名字天生就是给一个山水画家起的。多少年以后,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的一次展览上,我第一次看到了他的作品。看到他的画,我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当时就跟他说了一句话,我说:“百重,你的作品让中国的当代山水画引进了一派明媚璀璨的阳光。这是你的特点,你一定要保持住,而且要把它更加精妙地完善起来。”

加尼福利亚春天 郑百重

青年时期的郑百重曾孜孜不倦地研习山水画和花鸟画,他对人物、山水、花鸟均有涉猎,而且达到了相当熟练的程度。在知青下乡的后期,他有机会在工艺美术厂从事艺术雕刻的工作,这段经历在其艺术成长过程中成为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让他对山水自然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

春来新安江上 郑百重

接下来的10多年,他一直在美国生活。到他回国时,看他的画我忽然有一种感觉:这很像是国外回来的人画的画。为什么这么说?中国的山水画在秉承中国文人画传统方面,近些年来挖掘得很深,所以大量的山水画注重水墨的渲淡,而且随着新老艺术家的薪火传承,逐渐形成了水墨渲淡、浅绛山水的整体风貌,其技术语言也变得十分娴熟,以至于今天在我们认识中国传统绘画时,印象中首先浮现出的就是水墨画,并且是一种色彩非常简练的表现方式,并误以为这才是中国绘画的正宗。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回顾中国的艺术发展历程,从洞窟壁画到绢帛画、再到工笔重彩画,乃至后来的院体画、宫廷绘画,其实色彩始终是中国绘画语言的重要元素之一,只是到了近现代以后,特别是文人画作为中国绘画最高目标来求取时,方将水墨渲淡视为中国绘画中的最高品评标准,而实际上这只是中国绘画风格中的一种。

记忆与梦想 郑百重

而郑百重以及像他这样一批注重将色彩引入绘画,甚至注重以色当墨的这一批艺术实践家,却使得今天的中国画显出了别样的面貌。正如开头所说,他的青绿山水让中国当代山水画走进了一片璀璨明媚的春光,这是中国绘画非常重要的一次变革,也是山水画在现当代多元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条路。结合郑百重的艺术实践经验,我相信今后还有一批青年人会顺着这条路继续探索下去。我认为,郑百重的作品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黄金宫阙 郑百重

第一,郑百重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同时还积极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的视觉样式和表现元素。我们仔细阅读他的画册,每一件作品都能看到他所付出的心血,这中间没有一挥而就的作品,有的是精心的谋划、周密的设计,以及非常到位的笔墨的用情、用力,而且大片色彩的渲染还形成了一种鲜明、富有张力和生命活力的艺术品格,这在当今艺术展览中千人一面的水墨画作品里,他的作品无疑是非常独特、也是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

水绕四门 郑百重

为什么说他一手伸向了传统?因为针对艺术创新,我们历来强调从传承出发,而郑百重在他学画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其中的创作理念以及指导思想即是以汲取大量传统的技术语言和精华为重心,且能一以贯之。这从他早年学习张大千、傅抱石、陆俨少等人,转而从学近人到学明清,由学明清再到学宋元的这种反向追溯,都使得他的作品较之其它而显示出某种厚重、宽博的气势。

晚霞散彩 郑百重

他的这种由师法宋人绘画所体现出的中国式的写实主义,当然是现实主义精神指导下的技术语言表现。郑百重对此有过非常深入的研究,其作品中扎实的笔墨根底就是个中体现。同时,这还体现了一种艺术精神的传承。在传统的绘画作品中所具有的表现性和丰富的容纳性,常常可以表达一个人的精神纯净和自由心态。所以在历代的艺术理论家中间,包括像苏东坡这样一些代表人物身上,对于文人画作为代表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都情有独钟,这个观点在今天仍然得到了我们充分的认识,并且成为中国传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百年树人千年树木 郑百重

第二,他注重写生。这主要贯穿在他有关山水丘壑的系列作品中。他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持久而笃定。但须看到,他的写生未必就是对着自然的真山真水,或者是以一种照相机式的再现式写生,而是以一种饱游卧看、去粗取精、收尽奇峰打草稿的方式来获得的一种心领神会。这可以称之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它是一种会心、会意的领悟,将大自然和艺术创作的关系依托于真实存在的阴晴雨雪。

红装素裹 郑百重

我们在郑百重这位出生于南方的艺术家的眼中,看到了四季色彩的变化。而在传统的水墨画中,我们过滤了颜色,绚烂之极再过渲淡,甚至于把渲淡变成是一种最高境界的求取,认为中国的墨是一种五色之母、是一种玄色;这种玄色的丰富性可以涵盖所有色彩关系。但是在多少年以后的今天,渲淡之极难道不能再绚烂之极吗?我在郑百重先生的作品中,重新看到了一种色彩的回归。这个色彩的回归不仅止于渲色,而是五色对于自然界丰富性的一种重新表示,这是一种历史的轮回,也是艺术的轮回,还是一种创新的轮回。

世世如意 郑百重

在郑百重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他所有的山水画的气韵、丘壑以及笔墨都是建立在基本写实基础上的写意性表达。从生活的原形到艺术家笔下的作品,这中间必然融入了艺术家的个人心象,如果我们将写自然山川面貌作为第一层次写生的话,那么会意、写心、造境就是成为艺术作品的第二个层次,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超拔的层次。我们在郑百重经过重新整理、组合过的作品中,看到的是另外一种现实生活、另外一种写实,这既来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生活,人人眼中有、但个个心中无,成为唯独郑百重心中有的另外一种真实,这是他的第二个特点。他关注生活,其作品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蜀江水碧蜀山青 郑百重

第三,他向西方现代绘画学习。毫无疑问,郑百重的作品,我们第一印象就觉得是典型的中国绘画,但仔细看却发现,这中间还糅和进了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画面形式构成等图式关系,以至于他的作品张挂在任何一个展厅里都显得非常夺目,会让旁边的作品黯然失色。原因即在于他已掌握了一套成熟的现代绘画语言的形式构成法则,这一点在传统中国绘画中,研究的还不够多,有些甚至于忽略。我们往往以为艺术作品是一种纯化表达心境和情绪宣泄的手段,但任何艺术都需要经营,任何一种逸笔草草和放胆的摹写都源于日积月累的技术驾驭和灵魂驾驭,离开了这一点,任何一种形式都可能仅仅流于表面乃至流于粗糙,甚至于丧失了它作为艺术品最为基本的价值。正基于此,方使得郑百重的作品体现出既具有传统特色、又来源于生活,同时还有西方的现代视觉形式构成的特征,而这三点的综合也使得郑百重的作品在今天具有了与众不同之处。

碧山秋云 郑百重

通过郑百重的艺术创作我们看到,虽然他的作品并非每一件都达到了至臻高妙的境界,但更重要的启示则在于他向我们展示了一条成功之路,而在这条道路上还可以继续生发出各种新的想象与创意。众所周知,在中国画的现代发展与变革之中,如何解决好色与墨的兼容问题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而一旦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绘画的现代面貌将重新得以确立。所有作为传统的经典作品,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模式,一个可供参照与学习研究的资料,但同时,我们却也不能限制于此。如果没有一种文化的历史眼光、没有一种国际意识的视野、没有一种文化的雅量和对艺术创新的包容,我们将周而复始地陷入一种关于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理论纠结与命题轮回之中,以至于我们在未来的创新开拓中会无形中造成各种心理观念及技术性的障碍。正因为这一点,我们希望中国未来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像郑百重这样,开拓出具有个人独特面貌,形成新的、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作品,进而推动中国画的未来发展。(作者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

黄山图 郑百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