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中国平安还是买招商银行

 mickeychow805 2018-01-27

前段时间有朋友问中国平安还能买吗?我是这样回答他的,我说保险本质上不能是一门有超额收益的生意,如果他赚了很多钱,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他的保费收的太高了,第二,他的资产配置能力强。保费的定价不能长久的偏离大数定律,因为众多保险公司竞争的存在,那么投资保险股最重要的就是看他的资产配置能力,资产配置能力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不具有可持续性。所以我对他说即使最优秀的中国平安我也不推荐。

先说一下保险背后的原理“大数定律”,通俗地解释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比如说100个风险状况完全一样的人投保,每人的保险金额是1万元(注意:这不是保险费,而是一旦发生风险事件,保险公司要赔偿的金额)。根据过往的历史经验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是1%,即一年中会有1个人发生风险事件,保险公司就把这100个人上交的保费赔偿给这1个人,由此可倒推算出保险公司向每个人收取的保费是100元。若一年中有2个人发生风险事件(即风险发生的概率从1%上升为2%),保费就得随之提高1倍到200元。(当然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保险推销人员的成本,而且好像还不低)若不同人有不同的发生风险的概率,那么保险公司就要针对不同人分别收取不同的保费。收取这个保费之后(当然寿险不是这种模式),在保留一定的准本金后,这些钱不能闲着,所以也需要寻找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资产端除了投资上市公司以外(投资上市公司必然会比较注重能带来稳定分红的,比如银行)也会通过保险资管计划参与一些基建类的项目等。但是我们知道投资的收益长期来看不会超过资本的社会平均回报率(虽然17年的蓝筹股上涨,让保险公司的资产端升值较多,但是这种受益是不可持续的)截至今天收盘,中国平安的市值比内含价值为1.3倍多。

现在来看招商银行,根据我之前银行系列的分析招商银行的利息成本在所有上市银行里面是最低的(招商银行的利息成本为1.24)而且资产质量在股份制银行里面是最高的,这意味着招商银行的生意模式就是躺着收息,其roe常年保持在16%以上。所以相对中国平安来说,招商银行的生意模式更加确定。而保险公司的资产大到万亿级别之后就只能获得资本的平均回报,但是保险公司的资金成本绝不会比招商银行更低(你看bat上卖的保险理财有低于4%的么,再加上销售成本会更高,至于车险,收进来的保费减去赔出去的就是利润,没有资金成本为负的概念),虽然中国平安的保费增长会快过招行的存款以及中收增长(存款和保费增长分别是银行与保险资产规模增长的原动力 )但是中国平安的资产端风险更大(中国平安2015至2017年9月的营业利润增长率为49.09,0.45,22.56,招行2015年至2017年的营业利润增长率为2.03,4.67,15.47,招行的增长比较稳定,而且呈现加速趋势,而中国平安营业利润增长与资本市场的表现密切相关)

所以如果你看透这两门生意,你会更倾向招商银行,但是如果跟你说中国平安是金融科技公司(什么是金融科技,就因为有app,有陆金所,有好医生?),要按腾讯的标准来估值,那就没办法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