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药对许多肺腺癌的病人来说,就是真正的“救命稻草”,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检测基因靶点阳性的,似乎一下子就给癌患注射了“兴奋剂”,有种谢天谢地的感觉。 不可否认,对于非小细胞的肺癌病人来说,西医的放化疗在治疗上处于“停止不前”,尽管理论上来讲,肺鳞癌可放疗,但肺为娇脏,鳞癌又多为中心型,放疗稍失精准,伤害重要组织与器官,后果更可怕。 肺鳞癌目前还没有靠谱的“靶向治疗药”,肺腺癌的靶向治疗药,不断推陈出新,已经有三代产品了,从第一代的易瑞沙、特罗凯、凯美纳抑制癌细胞达到了70%,而第三代药AZD9291甚至抑制率更高,达到了97%,接近100%。且毒副作用相比第一代,温和多了。 看到这里,肺腺癌基因检查结果为靶点“阳性”的一定会“奔走相告”了,只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象糖尿病一旦严重了,长年注射胰岛素就Ok了,用得起靶向治疗药,就生命无忧了。一些西医的肿瘤科医生,也在不断的给癌患灌输此理念。 果真如此吗?我们先不说靶向治疗药的价格能否承担得起,也不说它比化疗药先进多少倍,单就说它与胰岛素能相提并论吗? 一个耐药性就是长期使用的“拦路虎”,胰岛素别忘了,它是正常人,体内分泌的一种激素,主管血糖的利用。糖尿病患者体内也会分泌胰岛素,只不过量上与分泌时间上出了问题。 换句话说,注射外来的胰岛素与自己体内生成的差异性几乎没有,可以完全取代自己的分泌。这样,人体的免疫识别系统不会将外来的胰岛素当成“异已分子”,自然就不存在耐要性了,只要用的合理,注意生活方式,防止合并症,几十年也无生命之忧。 不过,靶向治疗药对人体来说,属于外来的单体素,你再先进,对人体而言,就属于“不速之客”,耐药性这一关无论如何是存在的,只不过,产生耐药时间长短而己,如用于肺腺癌的第一代靶向治疗药,耐药性短则一周,长则四个月,有个案耐药性出现的比较晚,如同时配合使用中药的,往往用一年了,耐药性也没有出现;第三代进步比较大,一般在半年至一年半会产生耐药性,平均为一年。 并且,目前靶向治疗药的定位还是延长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并非是治愈,如能活到五年后,也属于非常成功与幸运的了。 当然了,靶向治疗药无论怎么看,还是肺腺癌病人的福音,尤其是相比化疗药,天壤之别,化疗药治肺腺癌那是“红灯”。 用靶向治疗药的肺腺癌病人,还要清楚一点,靶向治疗药还是治标药,宛若臭水沟与蚊子的关系,只打蚊子,并不治现臭水沟呀。 自愈力怎么提升,感兴趣的癌患,可查看我以前的回答文章。 |
|
来自: clyuanclyuan > 《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