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蕴章-楷行草-道 (视频 单字)

 大龙2010 2018-01-28


田蕴章,田荫亭之长子,字存文,蟠逸斋主人。原籍河北省河间县卧佛堂乡河西村。1945年生于天津。曾执教于南开大学,为东方艺术系教授、中国书法协会会员、天津书法家协会理事、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南开区政协学委、市公安局特邀监督员。


道 · 楷 行 草                    

  书法字帖·书法视频教程


视频教程楷书 · 道










视频教程行书 ·





视频教程草书 ·









三体示范楷行草 · 道




道字重点是“走之”的写法。凡带“走之”的字如“远、近、通、过”等字都容易写好。

●楷书的道,“首”字的两点不要象行草那样写得太高,距离也不能太远,横也不要太长,太长会影响左边走之的发挥。而且横与横之间的间距要准,楷书中运笔,基本“横轻竖重”,但要轻重有度。“走之”的一点与首字上的两点基本找齐,略低一点。“走之”的第二笔写得要轻盈,不能慢,第三笔捺笔略藏锋起笔,而且要尽量平一点,不要斜度太大。注意捺笔应在首字的横折笔之处“起刀”,即写捺笔的棱角。

另外“走之”的远近距离也需要注意。“走之”与“首”字要不要太近,也不能太远,要把握好之间的“度”。

●道字的行书大体上接近楷书,但有很多的随意性,“首”字的横笔可长可短,捺笔的长短也没有太严格的要求,甚至顿收也未尝不可。这就是行草书的随意性。但是没有楷书的基础,很难写出行草书的意境和味道。就是要有严格的训练之后才能有随意的发挥。

●草书的道字,很简单,草书的“走之”的写法改变了,变得简便轻快率意,但这一笔写好很难。这种改变使走之变成附属地位,上边相对突出,“走之”这一笔的笔意还要与上边有一定的联系。其它“走之”的草书也是同样的写法。



书法讨论&小知识


“走之”是俗称,实际上是“辵[chuò]”字的简写,“辵[chuò]”是“走走停停”的意思。

楷书中的偏旁部首都有相对固定的写法,虽然需要根据上方或左右变化,需要协调比例安排,有一点轻微的变动,但大体如此,相对固定。楷书不像行草书,行草书变化和随意性相对多些。楷书的规范就在这里,我们把楷书写得规范是很难做到的,一个字写一个样,很容易。有人讲变化,每一个字写出来都不一样,同一字能写出很多样来,那些花拳绣腿反倒是很容易,但要每一个字和字写得都非常相似,都是一致的,这才是需要功夫的。因此我们讲究的临帖中的基本功要过硬,就在于每个字写得都不走样,这是必须经过刻苦的训练才能做到的。

书法练习要把握好笔画之间的“度”。不左不右,不急不力。为什么王羲之伟大,就是在书法方面的中庸之道表现得淋漓尽致、非常贴切,其他人尽管风格各异,面貌不同,但综合相比王羲之更加完美,才被奉为书圣。书法没有窍门捷径,就是一个功夫的训练。



{ 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