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中国 | 央视纪录片用2则故事揭开中国建材创新的秘密!

 查hero 2018-01-28
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

有多少技术成果的创新

就有多少攻艰克难的经历

在创新引领中国制造的时代使命下

中国建材一次又一次地创造着奇迹

2018年1月24日

cctv9热播的《创新中国》第3集《制造》

0.15mm超薄触控玻璃和装配式建筑精彩亮相

讲述了中国建材2则创新制造故事:

1.世界上最薄玻璃的完美跨越

2.全民点赞装配式建筑

跟小料一起来看看吧 ↓

片头介绍振奋人心:当人类学会制造,一个新的世界便呼之欲出。制造业每一次革新,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迁。中国曾以惊人速度,成长为制造业巨头,“中国制造”席卷全球。当新一轮产业革命拉开帷幕,唯有创新,铸就强者、塑造未来……

1.世界上最薄玻璃的完美跨越  



(↑↑↑视频↑↑↑)

文字介绍:

我们生活在一个玻璃的世界,现在玻璃的用途,已经远远超过我们预期。它越来越多地被用在手机 电视 电脑,成为信息显示领域的新宠。这种最关键的原材料,可不是普通的玻璃,而是一种更高端的制造成果。它的厚度仅相当于两张A4纸,可以抖动 弯折,看上去就和塑料薄膜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当它破碎的时候人们才会意识到——这是一块超薄玻璃!


熔炉里是熔化的玻璃液,1600摄氏度的高温,足以把一个人在几秒内化为蒸汽,流动的玻璃液在拉边机的作用下厚度慢慢变薄,但这远远达不到信息显示材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任红灿的要求。7年前他和团队决定,淘汰落后产能,研制厚度仅有0.15毫米的高端超薄玻璃。任红灿说:“过去做薄玻璃一直是国外垄断,我们一直跟在欧美日本后面跑,就是叫追赶型。”



一直以来中国缺少制造高品质玻璃的能力,一方面低端玻璃产能过剩。如果生产线全开,一年的亏损能达到62亿元;另一方面急需原料的国内电子厂家,不得不依靠进口来维持生产。这不仅使厂家利润微薄,产品价格也居高不下,任红灿他们希望抓住机会,用超薄玻璃来打破僵局。他说:“这几年的超薄玻璃的发展一直是在创新,每一个厚度都不是最薄的,现在人们生活需要的这些产品,它在轻薄化上,它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这是一锅完全熔化的玻璃液,当它自然落下厚度不会低于6毫米。普通的制造只能将玻璃液拉薄三分之二,但只要跨过这个极限,每减薄0.01毫米都带来巨大的挑战。首先要跨越的障碍是原料配方,把玻璃拉薄需要加入一种特殊金属氧化物,来提高溶液的延展性,但如果添加过多产品又会变得易碎,到底添加多少合适呢?研究人员只能不断地去寻找 去测试。浮法玻璃新技术研究人员甘治平说:“通常一天我们也就只能做一到两组这样的尝试,之后一年左右的时间,我们才能够拿到相对比较可靠的一些数据。”


原料问题解决,但在生产中废品率却居高不下。随着玻璃液向前流动,温度会急速降低近1000摄氏度,与此同时,因为受热不均,同一水平线上的玻璃液会出现温度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玻璃很难拉边成型,无法保证稳定的批量生产。任红灿意识到,需要找寻一种更精细的加工工艺,“我们就提到一个叫空间立体网格化的加热 ,举个例子等于是把这个空间从上到下给它分成了一块一块的格子。”


40个用于调整温度的电耦被安装进锡槽,这是精确计算的结果。每一个点都对玻璃液进行立体交叉控制,让温度均匀降低,终于在合适的温度下玻璃液被平整摊薄。


2011年开始玻璃制造者们一次次突破极限,从2毫米到0.55再到0.28,5年后终于突破了0.15毫米的极限。20多条生产线随后建立,这将为下游产业降低860亿元的成本。而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曾经售价上万的液晶电视,现在三四千元就能购得,原本五六千的智能手机,如今一两千也能买到。市场告诉人们中国的玻璃已经华丽转身!


任红灿说:“就是因为我们这几年这个发展,有了技术的积累所以你才有了创新的条件。我觉得这是最最关键的,所以你靠灵光一现或者倒退30年,你再有着灵光做不出来。”


不仅是玻璃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制造业迅猛发展但低质廉价的竞争模式 已经走到尽头。未来总是掌握在拥有核心技术的人手里,我们的玻璃工程技术科技团队,一直投身于研发第一线,他们攻坚克难、团结拼搏,在电子信息显示玻璃技术领域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成果并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和工程化,自主研发完成的“超薄信息显示玻璃工业化制备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开发”成果被授予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们完全利用自主创新技术和成套装备建设的电子信息显示玻璃生产线,成功拉引0.15毫米超薄触控玻璃,再次刷新了世界超薄电子玻璃史的新纪录,实现了“超薄”到“极薄”的跨越,使我们成为目前国内唯一拥有0.15~1.1毫米全系列品种超薄触控玻璃技术和产品的企业。



2.全民点赞「装配式建筑」 


先进制造业带给我们的惊喜和改变,正在不断上演。建筑,这个曾经消耗太多产能的行业,也开始和新型制造业接轨……


(↑↑↑视频↑↑↑)

文字介绍:


北新房屋卢河小学项目共1496平方米,以“搭积木”的形式,不仅施工过程环保节约,而且搭建快捷!



北新绿色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预制、现场拼装的施工方式,一栋200平米的独立住宅,5-7天即可完成主体结构安装,2个月即可完成室内外精装修。


工厂预制房屋板块

施工现场吊装拼装

北新房屋卢河小学项目效果图


对于这种看似没有传统建筑“厚实”的新式建筑,人们一直有一个疑问,它安全么?纪录片中进行了8度罕遇地震的抗震试验,这个试验由重庆大学与北新房屋共同进行。



高达8级的地震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500万吨TNT炸药的威力。北新绿色装配式建筑的主体结构是柔性结构、整体性强,试验结果完全经受住了考验。实际上,北新绿色装配式建筑的常规设计满足9 度烈度抗震设防要求,抵御12 级台风,墙体采用A 级不燃型防火材料、外墙耐火极限可达到2小时,95年结构安全设计,是安全放心的“百年房屋”。


相比破坏环境和浪费土地资源的传统房屋,北新绿色装配式建筑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房屋,从严苛的原材料甄选、环保的生产过程、施工节约绿色的现场建设、75%节能的居住过程到建筑终老90%以上可回收的各个环节,均能满足绿色环保要求、与环境和谐相处。


纪录片中卢河小学项目将节省20吨钢材,27.8吨煤,240吨水泥,数字貌似并不惊人,但中国已经规划未来10年内30%的新增建筑都将使用装配式方法搭建,将为世界节省12%的资源消耗。


我们以提高人居生活品质为己任,采用国际先进的绿色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形式,建筑节能高达75%,冬暖夏凉,同时外墙中设置单向呼吸层,通风防潮。外墙和内墙的隔声量可分别超过55分贝和52分贝,室内得房率能比传统房屋高10%以上,且外观风格多样化、助力建设美丽中国。


作为绿色装配式建筑的领航者,产品与技术的升级创新、持续优化是我们的不懈追求。2016年,北新梦之屋——加能源5.0房屋在业界首次将光伏、光热、家庭风电、地源热泵、沼气等能源技术耦合,不但不使用外界能源,还可对外输出能源并与智能家居、新风系统、雨水收集等充分结合,以高端的人性化设计,打造了一座真正的“绿色生态智能”房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