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云诗词选》序

 杏坛归客 2018-01-28

                                         陈旭
    

为白云诗词集作序,我不能不先说点题外的话。我与白云是师生关系,她是在四年前通过“中华诗词论坛”网,拜我为师的,那时我在中华诗词论坛开了一个教室“杏花词曲苑”,不久才知道她居然是我们临近县市的人,真名叫王景珍,高中地理老师,跟我是同行,这使我很惶恐,再后来我才知道她长我几岁,居然是姐姐,这让我更惭愧。好在我教语文,常常可以用韩文公的《师说》来自慰,“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小老师”就当得心安理得。但交往四年之后,她盛情邀我写序,我却颇感踌躇。这里的原因有三,一是她进步神速,让我刮目相看,在某些地方竟然高出于我;二是水平有限,生怕概括不尽她诗词的好处;三是老师为学生作序,怕有溢美之嫌。但几经思想斗争后,我还是决定给她写这篇序。因为一是我相信不论给谁写序,只要公正就能得到读者的认可。二是我不仅是她走上诗词正路的引导者,更是她迅速成长的见证人。总结一下白云成长的经验或许能给我们许多诗词爱好者和学习者以借鉴,让他们快速成长,少走弯路。于是我不再推托,欣然受命。
    捧读她寄来的三百多首诗词,我真的是越看越惊叹,越看越称赞。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耽于诗词且颇有成就者,一定都怀有一颗赤子之心,白云也不例外,而且这颗赤子之心越老越见赤诚明亮,她对诗的爱仅次于对她的人生,几乎是集中了所有的业余时间去创作,只要我QQ好友上一见她在线,一问一定是在构思或者改稿。她学习勤奋认真,常常有一个句子甚至一个字弄不稳而废寝忘食的时候。她谦虚谨慎,自己有些拿不准的就屡次向我请教,反复推敲直到自己满意。她在论坛网页上发稿子的时候,除了发扬这些优点外,更能够热情坦诚待人,不像一些网友对别人的作品漠不关心,听不得半句批评。我觉得做诗人有了这样的精神和态度,他(她)的成功只是时间问题,但还是没料到她成长成熟这样得迅速。
    下面我就从内容和技艺两个方面总结一下白云诗词的特点。
    在内容上,白云诗词主要四个方面。
    一是描写家庭亲情。

作者对其先父一往情深,念念不忘。

比如:爸爸生日有记


三年隔世不相知,瘦影如初梦里时。
忆遍沧桑多少事,寒灯饮泣冷风吹。


一三句用赋体起领过渡,二四句选取两个特写镜头写出在苦难年代父亲瘦弱的肩头担负不起家庭的责任却坚强撑起的内心苦楚,尾句更是融情于景,让人不忍卒读。
组词《长相思》则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篇幅所限,我们只看其中第一首:

长相思·泪洒清明

怕清明,又清明。泪雨穿心点点零,更残一粟灯。
一荒茔,一涧潆。松柏葱葱不尽情,春来草又青。

    此词以思亲为主线,穿起清明节前后的典型景物,渲染出了浓浓的悼亡气氛。
如果说这些诗词可以表现出白云的“孝”,那么集中还有很多诗词也表现出了白云的“慈”。

比如:《菩萨蛮·母亲节赠许钊和炎夏》
妆台对镜腮边抹,浓香彻骨心头热。 一捧并成花,手心光若霞。 曾经多少苦,都化风儿舞。甚喜作儿娘,何悲两鬓霜。
注:母亲节儿子和儿媳送俺一束深红色康乃馨,还有高级化妆品,另摆下一桌丰盛的晚餐。叫俺感动不已!
母亲节儿子媳妇的关怀孝敬让作者感动而开心,上片特写梳妆与捧花的感受。下片则直抒胸臆表现出作为母亲备尝艰苦之后的无比自豪。
再如醉花阴·送儿

赏心乐事合家院,眷眼温情看。今日又天涯,轻整行囊,人日离思乱。 车行一霎心期远,莫问啼痕满。帘外月玲珑,可记叮咛,岁月知深浅!
    本来就是“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正值“人日”,春节刚过。母亲的这种悲伤和思念岂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尽的?上片抒情,下片写景,别具一格。
作者正是在这“孝”与“慈”之间表达出中年人特有的感受,让读者感受到中年人在家庭中的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是描写交往友请。
    作者生活在九台,与聂德祥、何红枫、冯九川、宋继正和孟凡榕等诗友过从甚密,虽然加入诗词行列较晚,但是感情却很深厚,兹举一例:《读<秋山拾叶>兼赠何红枫老师》

秋山拾叶见奇珍,展卷缤纷墨味淳。
剪水磨花开胜境,耕云种月脱凡尘。
半生苦旅凭书剑,一路高歌任棘榛。
几度沧桑人未老,南丘枫色赛阳春。
作者在被赠者的名字上做文章,颔联很好地总结了何先生的创作成绩及风格,颈联则荡开概括何先生的坎坷经历,用以暗示他成功的原因,不必说理而道理自明。

作者上网时间比较多,与诸多网友都有交情,而且在交往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水平。比如她的《年末寄师友》

裁诗六载苦频仍,欲挂长帆向远腾。
仪范常临沧海月,奉身未改玉壶冰。
题评送暖银霜炭,拨点陪熬午夜灯。
情满天涯应是我,白云惯看日东升。
首联概括自己学诗虽是苦中作乐然而志向远大,颔联表现尊崇朋友和自律清洁的信条,“沧海月”“玉壶冰”两典用得自然贴切得体,颈联回顾与诗友交往得益与感动处,尾联以对朋友的浓情与对时光流逝的淡泊形成鲜明对比,以后者衬前者。

    三是描写游览旅情。
    作者旅游的时间不多,然而每次旅游都有收获,对风景名胜记忆和感触既多又深。尤其是对家乡的名胜。可谓是如数家珍,绘声绘色。比如:《长白山天池》

池水卧峰巅,独承星露圆。
奇峰围十六,灵瀑响三千。
泉过石头绿。云溶玉液鲜。
临渊出浊界,自是小神仙!
    首联着一“卧”字写出了天池水的平静,着一“圆”字写出了天池水的形状,而用这两点渲染出天池的神奇;颔联用数字突出长白山山峦瀑布之多;颈联特写这里泉水和云彩的神奇;尾联表达自己登临天池而生出尘之想,是极为自然地收束和升华。
再如《七夕恰逢长白山采风》

采风兰夜勿寻因,此处逢缘即为真。
人巧不如天作巧,青山自是我情人。
作者从乞巧节上做文章,表现出对自然山水的无限热爱,抒情意味极浓而又颇富情趣。

    四是描写景物风情。
作者的咏物诗词在篇幅上占的比重颇大,或托物言志,或因物寄情,或借题发挥,往往都成妙趣,这一点在谈技艺方面我再详细分析,在这里只稍举两例。

题残荷(步侪石原韵)

谢了繁华冷了卿,残阳倦水斜横。
云飞雁去青山老,枯盏空摇寂寂声。
作者借残荷的形象与声音含蓄微妙地表达出老而学诗的自嘲,然而“残荷倦水自斜横”却未必不是自负。这深婉的个中三昧真是让不懂诗的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事,又是让懂诗的人拊掌微笑的事。

雪 

一抹晨光薄似纱,推窗扑面认仙家。
素娥舞袂凭天降,玉蝶随风任影斜。
几许清寥亲土地,半生漂泊证风华。
玲珑堆满阶前路,不忍泥鞋踏落花。
这首七律写了雪落到雪晴的整个过程,首联破空而来,用仙家代雪表现出作者对雪的推崇。颔联用典故也是比喻特写飘雪的动感,极富美态,可谓抓住了雪的“形”。颈联凸显出“清寥”和“漂泊”与“土地”和“风华”之间矛盾而统一的关系,可谓摄住了雪的“神”。尾联写到雪停堆积洁白玲珑,用不忍践踏升华对雪的爱。这既是写雪,也是借雪自咏。

 

白云诗词在技艺上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境界澄澈,写景清新。
写诗,最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境界,一种人们大多数经历过而又无法准确表述的境界,这种境界往往受社会状况的影响。在当今中国,有形的和无形的污泥浊水常常影响诗人创造的诗境,但白云的诗显然排除了这些负面的影响和干扰。我们先来看她的《与家人游南湖》:

春来怀逸兴,结伴向南湖。
淡柳初睁眼,黄花乍秀株。
歌飞波上脆,鱼在水中娱。
人倚阑干处,颜开朵朵姝。
此诗写的是长春南湖春天的景象,作者从结伴游湖写起,颔颈两联在静景上描写柳眼初睁、黄花秀株,动景上则描写脆歌飞波,游鱼戏水,动静相生地渲染出南湖春意,温润中透着明澈。尾联则照应开头,表现游湖的快乐。
写景贵在有创新,有深意,比如她的《卜算子·赏花》:
引蝶戏珍丛,欲采芳菲语。一把春光撞我怀,竟惹情相许。 风袂自翩跹,飞舞玲珑绪。意在花间冉冉香,可有惊人句?
上片着一“撞”字写出春光之多,让人无处躲藏,颇有新诗意味,下片由风袂翩跹联想到诗绪玲珑,自然形象,结尾问句既是表现对大自然的挑战的应战,也是对自己的鼓励与期许,化李清照词既无痕又别开生面。

    二是咏物灵动,时有寄托。
    咏物诗词其实不太好写,要求不滞不脱,保持在像与不像之间,有时甚至要不求形像,但求神似。白云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我们先来看她的五律《丁香》:
肺腑谁熏透,回眸小径旁。
掌心托紫梦,眉底系柔肠。
可问千丛雅,能寻四瓣香?
花前人伫立,醉眼费思量。
这首诗完全用侧笔,丁香的紫梦可托于诗人的掌心,丁香的眉底牵系着诗人的柔肠,千丛花雅不及四瓣香浓,因熏透肺腑而花前伫立,醉眼思量,不是醉酒而是醉花,这些都烘托出了丁香花可贵的品质。
作者的咏物诗绝不仅限于所有物象的本身,还能托物言志,请看她的《西江月·莲》

浊水奈何冰骨,韶华岂赖春光。无枝无蔓自舒张,碧叶撑开红盎。 尘世谁能共語,菊梅或許分香。霜摧风虐又何妨。莲子秋心湖上。
这首词歌颂的是莲花的高雅清洁,它能排除污染,拒绝依附,结交俊逸,在霜摧风虐之时奉献出珍贵的莲子。表面上是写莲,实则是自喻。
作者也能借物言怀,比如《临江仙·秋柳》

落寞风中仍袅娜,青衫摇曳秋痕。几多旧事幻还真。春光虽去远,岁月记清纯。 莫道因缘深与浅,云停一刻堪珍。缘生缘灭不由人。当知天亦老,但愿梦长存。
此词中的柳树虽已到了秋天,过了自己的好时光,可是无怨无悔,只要有梦,就要保持清纯,看一生为缘分,却珍惜每时每刻,这正是作者的怀抱自遣。因为借柳写出,更见形象。
作者也能借题发挥,比如《浣溪沙·秋海棠》

春去萧然不改痴,植根瘦土也多姿,横陈彤锦未疑迟。
谁解相思深几许,独尝落寞恨难持,但留一梦挂青枝。
由秋海棠的深情与断肠生发开去,表现一往情深痴心不改的“情重”,是爱人更是爱诗,让人读罢颇为动容。

    三是用情深厚,抒情酣畅。
诗词中描写的景物固然动人,但最打动人心的还是诗词的真情深情,可以说“情”乃诗词总纲,我认为白云诗词最成功的地方就是用情深而且真。比如她的《卜算子·别青岛》

不忍道分离,更怕人相送。总是回身泪决堤,一霎深深痛。 归路又匆匆,海雾凝身重。最恨行舟快似飞,波浪兼天涌。
告别儿子家返乡这件生活小事在作为母亲的作者的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澜,这首词构思一反常态,上片抒情,下片写景,上片虽似平铺直叙,但是“泪决堤”的夸张真是画到了慈母的灵魂,下片用海雾凝重来渲染别离气氛,用恨行舟快的反常心理表现难分难舍的离情,最后借杜甫《秋兴八首》首章第三句后五个字既写眼前景又写内心事,与前面的“泪决堤”遥相呼应。不渲染则罢,一渲染就到极致。
再如《西江月·中秋问月(依小梅窗韵)》
天上玉盘新满,云中鸿雁辞飞。望来朔去自轮回,不管霜鬟秋水。 未得情怀共我,难知清梦同谁。一声梧叶扣心扉,莫问此时滋味。
“小梅窗”是南国女词人周燕婷的斋号,作者和周燕婷不熟悉没有交往,然而诗词之心相通,可以超越古今中外,作者从月满雁归起兴写到时光流逝,红颜渐老,又设想小梅窗的诗怀清梦也一定有所寄托,尽管所托非我,可是见梧桐叶落而知秋的滋味应该是相同的吧?亲切自然,表现出了见贤思齐的迫切。

    四是词心幽微,颇得章法。
    白云学诗词,因为入我的“杏花词曲苑”,所以是先从词而入门的,相比较而言,她的词更纯熟,更有风情。比如她的《踏莎行·岁末随想》:

瑞雪盈香,新桃艳户。东君不把春来误。青阳日日著花红,和风还送及雨。 梦境翻新,心思怯路。青眸遥望丹青树。年年岁岁有莺啼,而今谁在莺啼处?
此词写迎春随想,全词设色艳丽,颇符合新年气氛,结尾的两句回环跌宕,更写出了怀人的内容。而所怀也可以理解为有所寄托,乃是青春或是理想。两片的开头都用对仗,很符合宋清词家习惯。
词不同于诗,有时可以逞小巧尖新之能事,比如她的《高阳台·读诗文集<长青藤>》

香韵沾衣,清魂润脉,此时谁记营营。似见窗前,绵绵翠蔓娉婷。长藤柔韧青眸浅,为何人、默默攀升?一年年,绿是春光,红是秋声。 钟情翰墨培豪气,逐唐风宋骨,吟卷堪惊。更避俗尘,疏离几眼花翎。知君最喜清平调,唱和谐、无欲无争。问边台、几许丹心,几许才卿?
上片只歌咏常青藤形象美丽生命力旺盛,下片再荡开称赞诗文集,有形象有寄托,不黏不滞,不离不脱。上片首二句对仗,两片结尾韵两四字句异中有同都一如宋清诸贤。
白云在词上用心颇深,许多词牌都能反复填写,在填写过程中逐渐掌握词牌的技巧,这是许多写词者做不到的。白云比较擅长小令中调,《长相思》《鹧鸪天》《踏莎行》《卜算子》可称她的拿手词牌,目前渐有向长调拓展的趋势,《高阳台》填得也不错了。

    以上简单谈了谈白云的为人,重点谈了她的诗词的内容与技艺,作为作者,白云在成熟中还略嫌稚嫩,她的诗词也还存在着题材较少,对仗不工等缺点,所以其风格暂时还不突出,所以我不想在这里给她定性或者乱加溢美。
最后我再说说白云的进步,她初学时基础一般,有时对仗词性也弄不大好,可是她只要认准了一个理,就一定要钻研明白,多方请教,不厌其烦,凭着她的热情谦虚,四年之中硬是翻上了几个台阶,我想凭着这种精神,假以时日,她以后的道路一定更广阔,前景一定更辉煌。

 

德惠陈旭甲午闰九月初二写于抱璞斋。

 

 

(陈旭:斋名杏花疏影,系中华诗词学院导师。关东诗阵版主。)

 

 《白云诗词选》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