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28

 太阳当空照917 2018-01-28
在《力命》这一篇,提到历史上有名的、真正朋友交情 的一个榜样,就是管鲍之交。该篇的宗旨,是讲一个问题、 一个趋势,也就是大势所趋的这个势。以佛家来讲就是业 力,是现实的一个力量,属于人生禀受的命运的作用。因此 提到管鲍之交,重点不是专讲历史上的管鲍之交,不过管鲍 之交这一件事实,在《列子》这里说得最清楚。
善用善交的间题
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然实无善交,实无 用能也。实无善交实无用能者,非更有善交,更有善用能 也。召忽非能死,不得不死;鲍叔非能举贤,不得不举;小 白非能用雠,不得不用。
上次讲到管仲做了齐国的宰相之后,说了两句名言,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我们从小读书,这些名言都 记得很牢的,后人则会运用到各方面去。下面是对历史哲学 的评论,“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这个“世” 就代表历史上每一世、每一代,我们文化里讲管鲍之交和齐
_ 桓公善于用能。小白是齐桓公的小名,齐桓公看起来是我们 參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霸主,“善用能者”,当领袖的,只要这个 人真能干,能够治天下国家,有帮助于他,他就会用。因为 管仲本是他的仇人,最后因鲍叔牙的一番话,要治国家、治 天下,要想当一个霸主,万代留名,你非用管仲不可。他就 把过去情结拋弃了,所以是“善用能者”。
其次说到“善于交者”的问题,善交很难。孔子在《论 语》里提到另外一个齐国名宰相晏子。晏子名叫晏婴,是有 名的矮子,高不满三尺。所以出使楚国时,楚国故意侮辱 他,开了一个狗门,要他进来。他就站在外面不进来。他说 “使狗国者,从狗门人”,如果我要到狗国去做大使,我当然 走狗门啊,不晓得你这个国家是狗国还是人国。楚国人没冇 办法,只好打开大门。
晏婴跟孔子交情很好,管仲年代比孔子早。《论语》里 有一句话,“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我们普通读《四 书》,读到“善与人交”,就是交朋友要像晏平仲一样,很难 得,够朋友。下面四个字最难,“久而敬之”,跟他做朋友越 长久,越发现他的长处,对他越起恭敬心。恭敬心很难,朋 友交久了以后,等于男女两个人恋爱时,彼此客气得要命, 彼此能够原谅,明明知道他是错误的,也觉得很可爱。结了 婚以后,明明是长处、很可爱的地方,反而非常讨厌。这个 就不是“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了。时间越长久,越能够起 恭敬,这个“敬”字还不止指恭敬,而是越好,这个太难 了。所以以孔子的经验,只有晏子能够做到这样,这是讲善 交的问题。
另外,历史上记载,本来齐景公准备请孔子到齐国去,_ 把政权交给他,佴是晏子反对,给齐景公讲了一句话,齐景 公就不请孔子来了。看起来好像晏子对孔子很不好,仔细研 究啊,这就是孔子佩服他的地方。因为当时齐国已经很乱,
孔子如果到了齐国,后果不堪设想,恐怕自己和学生弟子们 的命都会送在齐同。所以晏子为了爱护他的领袖,也爱护孔 子这个朋友,他宁可让邀请孔子这件事情办不成功。从历史 的角度来看,就发现晏子的了不起,这就是所谓的善交。管 仲也是一样,这是谈到善交的问题。
回过来再看原文,“然实无善交”,这一句话是说,其实 不是真正的善交,鲍叔牙跟管仲也不能说善交;“实无用能 也”,齐桓公也不能说真能够用能者。为什么?这个话很刻 薄了,像管仲、鲍叔牙他们两个人的交情还不算善交,像齐 桓公这样的度量还不算是真正的用能者,这是什么理由啊?
这种说法太苛刻了。
下面是《列子》的哲学,“实无善交,实无用能者,非 更有善交,更有用能也”,这个话很难懂了,说一个真正善 于交朋友的人,并没有一个目的要善交,要做到对每一个朋 友好,或者对某个朋友好,有这个观念已经做不好了,所以 说“实无善交”。“实无用能”,一个领袖或老板,想把每个 人用得很好,对每一个人都很优待,那也用不好的,“非更 有善交,更有用能也”。为什么?因为人的个性各自不同。
譬如历史上讲汉高祖,豁达大度,一边骂人,一边喝酒,一 边还在洗脚,一边还召见这些大将军、大臣。有人说你这样 没存礼貌,好,好,不要洗脚了,听你的。这是他的天性,
他的态度非常天然诚恳,没有故意的“善于用能”或者交朋 友。如果故意要善交,有此存心,一定做不好。这是该篇的 宗旨,就是力与命。天然有这个领袖的气度与才能的人,自 然做得很合适。所以像鲍叔牙对管仲,也是天然的天性,这 个天性在中国文化里就叫做友爱。我们读古书,“兄友弟 恭”,兄弟、朋友之间要友爱,真正的好,真正的爱;如果 为了学佛学道,或者讲道德,才对兄弟朋友特别好,已经不 对了,是假的了,做不好的,要是自然天性才行。
不得已的局面
下面对这一段历史再作评论,这是道家的看法,很深刻 了。跟管仲同时的召忽,因为帮助公子纠失败而自杀,所谓 对老板报知遇之恩。管仲没有死,看起来管仲很差劲,这里 的评论有一点道理,“召忽非能死,不得不死”,并不是召忽 必须要为公子纠尽忠,非死不可,事实逼到那里,不得不 死,也非死不可。所以中国人讲到死,“死有重于泰山,有 轻于鸿毛”。我们经常讲到历史上忠臣,非死不可。古人有 一句名诗,“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湖北长江 边上有个息夫人的庙,纪念一个春秋时的息国夫人。息夫人 很漂亮、很有名。息国是个小国,当时楚国是大国,楚王好 色,听到息夫人很漂亮,要息国把太太送上来。这个息国不 肯,结果就被消灭,息夫人还是被楚王抢去了。历史上对息 夫人有所微词,就是有所评论,说她当时为什么不死。有人 对历史的评论不同意,才说“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 夫人”。中华民族要求尽忠,结果变成要求去死,但是,死
这件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这一个历史的故事,以召忽跟管仲两个来讲,管仲当然 不会死,为什么?因为管仲与鲍叔牙两个人商量好的,一个 人帮忙小白,一个人帮公子纠,也就是说他们故意安排的。 而且管仲当时之所以失败而不去死,是因为他晓得成功的那 一方有好朋友鲍叔牙在,到时候一定会帮忙保全他。这是后 人有这样很尖刻的看法。老实讲是不应该的,如果这样评 断,世界上就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好人。换句话说,人用这种 眼光来看历史、看古人,这是很有问题的。所以《列子》论 这一件历史事实的时候,看法就不一样,只讲“召忽非能 死,不得不死”,等于文天祥、岳飞一样,不得不死,这就 是“死有重于泰山”,这一死的价值,在历史上的分量很重。
下面讲“鲍叔牙非能举贤,不得不举”,他说鲍叔牙为 什么推荐管仲,他不得不举啊!齐桓公当时要在诸侯间称 霸,统一天下,需要人帮助;鲍叔牙知道自己不是这个材 料,帮助齐桓公的几个高级干部也做不到,观察天下人才, 只有管仲能做得到,因此推荐管仲,所以说到举贤,是不得 不推荐管仲的。
说到齐桓公用管仲,“小白非能用雠”,明明是仇人,恨 死了,结果用了之后自己成为一代的名王。并不是齐桓公的 度量真正大,而是“不得不用”,这就是“力”的问题。这 一篇讲力与命,力就是那个趋势,当你肚子饿极了,看到- 碗饭,实在不应该吃,不属于你的,可是已经饿了四五天 了,那个形势下就不得不吃。所以人到了某个时候,看到是 毒药都要吃下去,就是不能不如此,所以说“不得不用”。
但是我们要知道,历史上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是人生经 验,我们在做人用人时,有时候是不得不用;有时候是不得 去用,不应该用;有时宁可死,以换取这个生命的价值。这 一句话,文字上是那么讲,但是我们也要了解,所谓鲍叔牙 不得不举,小白不得不用,那是利害关系;但是鲍叔牙举荐 管仲,齐桓公能用管仲,其中仍有了解、友情、欣赏等等的 感情因素,绝非只有利害的想法。所以我们的思维观念,对 别人的作为,不可轻易认定为利害关系。
管仲丨佐终之言
及管夷吾有病,小白问之,曰“仲父之病疾矣,可不 讳云?至于大病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夷吾曰:“公谁欲 欤?”小白曰:“鲍叔牙可。”曰:“不可。其为人,洁廉善士 也。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人,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使之 理国,上且钩乎君,下且逆乎民。其得罪于君也,将弗久 矣。”小白曰:“然则孰可?”对曰:“勿已,则隰朋可。其为 人也,上忘而下不叛。愧其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以德分 人,谓之圣人·,以财分人,谓之贤人。以贤临人,未有得人 者也;以贤下人者,未有不得人者也。其于国有不闻也,其 于家有不见也。勿已,则隰朋可。”
现在接着讲下半截的历史,“及管夷吾有病,小白问之 曰”,管仲年纪大了,快要死的时候,齐桓公来到病床边看 他,“仲父之病疾矣”,他很恭敬地说,“仲父”,一个君王对 自己的部下客气到这个程度,显示他多么重视他,多么需要
他。他说你的病啊疾矣,病就是疾,疾就是病,疾又代表 快。小白说你的病严重了,“可不讳云”,你不忌讳我讲一句 话吧!生病的人最忌讳一个死字嘛,所以先问一下,这是一 个礼貌。他说你的病看起来很严重,我有一句很要紧的话, 你不忌讳我问吧?大概管仲点个头表示可以,他就问了。 “至于大病”,大病是什么?死亡,他不好意思把死字讲出 来;“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我找谁接你这个位子呢?
“夷吾曰:公谁欲欤”,管仲一听,说你心里想交给哪一 个啊?因为小白下面有两派,一派就是三个好人,管仲、鲍 叔牙、隰朋,这三个大臣;另一派是马屁派,有竖刁、公子 开方、易牙三个最坏的,因为管仲等人在位置上,所以他们 三人不敢动。易牙是名厨师,齐桓公有一次讲,天下的美味 我都吃过了,只有人肉没有吃过。第二天易牙给他做了一碗 肉,特别好吃,他就问这是什么肉啊?易牙说你没有吃过人 肉,我把我的儿子杀了给你吃。易牙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 如果要修个马屁庙,里头的祖师爷就应该是他了。历史上有 名的皇帝,像周宣王、汉宣帝、唐太宗这些人物,这一套就 吃不开了,这种人立刻疏远,不要了,不把他杀掉已经很客 气了,因为这个行为违反人性。齐桓公就属于历史上不同的 一个人,觉得易牙杀儿子给我吃,对我感情太好,所以才有 这样三个小人在旁边。
我们年轻人注意,作为干部,你看管仲的大臣风度,齐 桓公问他你死了我交给谁啊?像我们年轻同学没有经验,就 会说交给老王啊、老李啊。管仲不是,“公谁欲欤”,他先把 小白的心理抓住,也防止他后面乱,他说你心里想交给谁
啊?这一句把小白问住了,他不敢对管仲讲的,这个时候他 有点怕管仲,不是权威的怕,是道德上尊敬。所以管仲就是 叫他自己讲出来。一个领袖不能随便讲话,他只好提正派的 人物,“小白曰:鲍叔牙可”,他说鲍叔牙这个人可以接你的 位子吧。
他们两个是最好的朋友,但是管仲“U:不可”,不行。 这是管鲍之交,这个难吧?前面你看,“生我者父母,知我 者鲍叔”,他一生的事业在历史上留名,诸侯间第一位名相, 权位之大,是鲍叔牙培养出来的。我们历史记载管仲,“一 匡天下,九合诸侯”,匡就是正,使天下走上正路,走上和 平的大道。后来的历史,没有一个皇帝、一个宰相做得到 的。他一手把这个天下国家安定下来,多次联合国的会议上 他都是最权威的秘书长,齐桓公被他捧起来,是会议唯一的 主席,成为联合国的君王。所以这个人前半生那么倒霉,晚 年有如此的威风,齐桓公对他是真正不得了的好。鲍叔牙从 他年轻一直帮忙,我们想,那个宰相位置你不干,总该他干 了吧?你看管仲,齐桓公已经提出来“鲍叔牙可”,但是他 却说“不可”。这个才是真朋友,当然只有管仲能够做这样 的朋友,也只有鲍叔牙有这样的朋友。如果是别人的话,不 恨死才怪,我帮了你一辈子,你要断气以前还不推荐我!结 果鲍叔牙听了,不晓得多么感激管仲!什么理由?这是历史 上的大人物、大作风,年轻人要注意了。
为什么说不可?“其为人,洁廉善士也”,管仲把鲍叔牙 看得透透的,他说鲍叔牙人格太好,人太好了不能干大政 治,“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福”,你们注意哦!头脑太
清醒的,太爱干净的,这些人没有福气;反而脏兮兮的啊, 邋里邋遢的,福气好得很。所以中国人讲话,选媳妇要选一 个丑一点的,“福在丑人边”,太漂亮就红颜多薄命,这是同 样的道理。他说鲍叔牙这个人太好了,既规矩,又清廉,人 格高尚,要求自己太干净了,不能玩政治的。难道政治是坏 人玩吗?不是的,而是大政治家能够包容好人,也能够兼容 那些坏的,黑的白的,五颜六色他都能够包容。譬如我们这 一堂人坐在这里,如果叫电视公司来照,放出来一定很好 看,因为我们各种颜色都有,不像他们出家同学清一色,头 上都光光的。这个社会就是形形色色,要能够包容得了形形 色色才行。所以他提出来鲍叔牙不行,因为鲍叔牙是廉洁之 士,善士,意思是包容不了其他的人。
“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人”,他说鲍叔牙对于不如他的 人,比他穷的人,学问不如他、人格不如他、一切不如他的 人,他宽大得很,他能够包容。可是有个毛病,“一闻人之 过,终身不忘”,你如果做错一点事,讲错了话,人格有一 点毛病,他会牢记,认为这个人不行。鲍叔牙的个性就是这 样,因为他是个好人。这一种好人我们社会上很多哦,对印 象不好的人,你说死了,他仍然认为不好。很多人有这样的 个性,就是说主观成见特别强。他这样子怎么可以做领导人 啊!“使之理国”,你如果把国家、全国的政治大权交到他手 上,“上且钩乎君”,上面妨碍到你,因为他做错了老百姓不 会骂他,而会怪你这个领导人。“下且逆乎民”,下面对老百 姓也不好。“其得罪于君也,将弗久矣”。他说我死了以后, 你把政权交给他啊,搞不好对不起国家,对不起老百姓,也
对不起你,而且充其量干一年两年就出大毛病,所以你不能 交给鲍叔牙。
§8 你们注意,这就是管鲍之交,管仲敢讲“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鲍叔”;换过来鲍叔牙也可以这样讲,“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管仲也”。所以这叫知己,人生得一知己之难,你看 历史的经验就会明白。 领袖人才的心胸气度
“小白曰:然则孰可”,他说鲍叔牙不行,那谁行呢? “对曰:勿已,则隰朋可”,“勿已”两个字注意,他说实在 找不到合适的人的话,可以把政权交给隰朋。接着管仲对隰 朋作了评论,就是现在讲人事考核,这一种考核是大考 核了。
古人的考核,我们历史上,曾国藩考取了进士,他的老 师穆彰阿大学士就培养曾国藩,向皇帝保荐说,这个人“胆 大心细,才可大用”,这是人事考核,密件,只有皇帝一个 人看见,推荐这个人不错,值得培养。曾国藩自己也不知道 穆彰阿培养他。皇帝看到这个奏本,当然太监都看不到,过 几天忽然召见曾国藩。哪M见?小殿,不是正式的皇帝办公 室。穆彰阿就告诉曾国藩,你小心啊,没有说是自己保 荐的。
曾国藩到了一个偏殿里,什么都没有,只有皇帝一个座 位摆在那里,后面挂一幅字,齊国藩进来看到皇帝没有来, 就对着这个座位三跪九叩,三呼万岁,然后就规规矩矩等 着。等了两三个钟头,皇帝还没有来,他也不敢动,也不敢
乱看。等一下太监来了,皇上有旨,曾国藩退回,改日再行 召见。回来后穆彰阿就问,怎么样?见到什么东西啊?曾国 藩说座位后面有一幅字,字小看不清。清朝这些老做官的, 那个头脑之精灵,穆彰阿就叫家里的人带着红包,马上进宫 找值日的太监打听,上面挂的是什么?原来是《太祖圣训》, 回来就告诉曾国藩。过几天皇帝又召见曾国藩,问了一大 堆,又问上次在偏殿召见,我没有到,你说说看我位子后面 有什么?曾国藩就一路背下来。皇帝告诉穆彰阿,你讲得不 错,这个人的确心细。曾国藩后来前途就那么上去了,不过 他真正是一' 个胆大心细的人。
这些历史故事你们年轻人要注意啊,尤其当人事主任 的,不要随便给人家签两句评语,这两句影响人一辈子的命 运,因为这个资料满天飞。所以我常常感觉,有人知识不 够,看人又看不准,然后给人家下了评语,耽误人家一辈子 的前途,不要说他儿子恨你,孙子都恨你,这个因果还背到 三代去,真不可以乱干呀!
隰朋这个人,才具没有管仲好,但人很可爱,现在你看 管仲对他的评语,“其为人也,上忘而下不叛”,他作为部 下,长官不会害怕他,不会防备他,觉得他很可信任,因为 上面会忘记了这个人。你说谁能够做到?像我们坐在办公室 里,你再好,坐在旁边我也不会忘记啊!觉得有个人坐在这 里是一种妨碍。如果一个人坐在这里,使我们忘记了他,这 个人不是菩萨就是鬼了。那真是好人啊,好得使你忘记他, 所以“上忘”很难。如果上面随时记着你,那要命了,这件 事不能让你知道,让你看到不行,那就难办了。这个忘不是
忘记你这个人,是忘掉你在这里的妨碍,这样就没有压迫感 了。你们年轻同学,能做到这样就成功一大半了,后面就好 办了。“而下不叛”,部下对他没有不信仰的,没有部下会违 背他的。这一句考核,说明这个人已经可以当宰相了。
“愧其不若黄帝”,他的道德还不止如此,他自己每天总 觉得自己的学问道德不够,天天求进步,惭愧没有像我们老 祖宗黄帝那么伟大。“而哀不己若者”,对部下有些程度不及 他、人品不及他的,他很怜悯同情,没有傲慢,没有看不 起人。
所以管仲说“以德分人,谓之圣人”,能够以道德感化 人的是圣人。“以财分人,谓之贤人”,能够拿经济钱财帮忙 别人,这个已经够得上称贤人。“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 也”,这个“临”字要注意,居高临下叫做“临”,自己觉得 有能力有恩惠给人家,有贤德给人家,有居高临下的姿态, 这个人不能当领袖。换句话说,你有道德也不足以骄慢人, 你对人家有好处,早就应该忘掉。我几十年来常常碰到这种 人,他牢记自己对人如何如何好,这一种人就不行了,所以 施恩不忘的人不能领导人。如果施恩于人的话,当下就要忘 掉,不要希望人家报答你。而我们受恩的人,一辈子不能忘 记报答。所以“以贤下人者,未有不得人者也”,施恩不望 报的人,别人对他一定非常恭敬,一定服从他领导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