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州物种日志】荠菜:你想怎样就怎样

 风吟楼 2018-01-28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种植物叫荠菜,相信大家都见过他,乡间小路、屋前屋后、田边堤上,都能见到它野性十足的身影。荠菜算得上是分布区域最广的野菜之一,它最先发源于东欧一带,数千万年的”全球战略“,现在全世界温带地区都有它的身影,在中国更是遍布大江南北。




先名词解释一下

中文名:荠菜,据李时珍解释,是因为荠菜长得很密集,济济一片,“荠生济济,故谓之荠”;



拉丁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意思为“小盒子”,是因为它的心形果实像一个小小的盒子,里面藏着一颗颗小小的种子。



英文名:shepherd's purse,意思为“牧羊人的钱包”,因为其种子荚呈倒三角状,像欧洲老牧羊人斜跨在身上的羊皮包包。



在全国各地,荠菜的别名更是成千上万个,在潮州,就有叫香包草、三角草、耳勾草、菱角菜等名字。小时候啊,听村里老人说这种青草叫“米嘴草”,长大后,我更喜欢叫它“心形草”。其实无论哪个别名, 多是根据其特别文艺范的小果实形状来命名。




荠菜的长长花梗一旦长出来,就是由下往上开花,花瓣四个,白色,呈十字形,边开花边结出心形果,里面一粒粒的种子。荠菜的种子很小很小,每1000粒荠菜种子的重量只有0.09-0.12克,细如尘埃。果实成熟后,果皮开裂,风吹种落,雨来籽漂,明年春天,附近又是一片绿油油的荠菜园。



它可算是野生杂草里长得比较清新文艺的,清新文艺里比较能入口的,能入口的还说是“包治百病”,也就它了。



那荠菜可以怎么玩呢?你想怎样就怎样。

心型草的文艺范,可以摘一把握在手心上,洁白小花,如此美好。



可以结上美丽的彩结,配上几个松果,做上几天的手机屏保美图。



也可以放个小娃娃、小公主,成了童话的世界。


吃货们估计忍不住了,可以吃吗?你想怎样就怎样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食荠菜习惯。荠菜这种野草,可以说是大名鼎鼎,诗经·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在物质贫乏的那年代,挖荠菜来吃相信很多老一辈都做过的事。春天的荠菜,叶嫩根肥,营养丰富,味道鲜甜。

民间有句俗语“三月三,荠菜做灵丹”,我国许多地方至今仍然保留着农历三月三日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记得小时候,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家里就会熬上一大锅荠菜青草水,下点红糖,味道清甜爽口,说是为防夏暑。



其实八大菜系中几乎都有它的身影,如淮扬菜中的“荠菜冬笋山鸡片”、鲁菜的“荠菜鱼卷”、徽菜的“荠菜丸子”等,宋代文豪苏东坡酷爱荠菜,不仅写下“时绕麦田求野荠”的诗句,而且发明了一种荠菜和米煮的稀粥,人称“东坡羹”。各地各种吃法都有,可以网上参考。



那有什么药用价值呢?你想怎样就怎样


做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草药之一,荠菜担负着“包治百病”的历史使命,从古时的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凉血止血、利尿除湿到新时代人们赋予的降三高、补元素、除心病,再到其终极功效“抗癌”“抗衰老”,简直无所不能,此乃神草仙药也。

作为植物爱好者,我并不介意把这世界性杂草的各种吃法疗法推介给大家,大家请慢用。


作者:明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