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造讲座 |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马炳坚

 alayavijnana 2018-01-28

11月26日,由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RCRA)与国图讲坛联合主办的系列讲座“匠意营造:中国传统建筑”第九期顺利开讲。这期讲座邀请《古建园林技术》主编、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会长马炳坚先生为我们带来精彩分享:“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建筑样式

中国传统建筑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建筑形式,主要的建筑形式有硬山、悬山、歇山(重檐歇山)、庑殿(重檐庑殿)、攒尖、盝顶等。这些基本建筑样式通过相互的组合,又可以形成形态各异的组合式建筑。


硬山(长椿寺)


硬山建筑山墙和屋面直接相交,两山不露梁架。


悬山(神武门值房)


悬山建筑山侧面能看到一部分梁架,屋面向外悬出一段。


歇山(先农坛拜殿)


歇山建筑屋顶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悬山,下半部分是庑殿,悬山扣在庑殿顶上。其中一层檐叫作单檐歇山,两层檐则是重檐歇山。天安门就是典型的重檐歇山建筑。


庑殿(新城开善寺)


庑殿屋面有四坡,四坡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庑殿脊和一条正脊,庑殿共五条脊,所以又称“五脊殿”。乾清宫和太和殿都是重檐庑殿建筑,这种建筑形式在我国传统建筑中等级最高。


四角攒尖(中和殿)


四角攒尖建筑四面尺度相同,四坡屋面形成四条屋脊,顶部有一个共同的交点称为攒尖。攒尖建筑亦有不同形式,有四角、六角、八角、圆形等,如应县木塔就是八角攒尖。


圆攒尖(祈年殿)

盝顶(先农坛井亭)


组合式,也称复合式(角楼)


复合式建筑是两种及以上形式组合而形成的建筑。故宫角楼造型复杂,但基本由三种建筑形式组合而成:中间是一座三重檐十字脊歇山,四面有四座重檐歇山抱厦,但两座是山面朝外,两座是檐面朝外。角楼所处的位置比较特殊,是城墙的拐角,因此其短边山面朝外,与城墙同向的一面檐面朝外。


组合式(祆神楼)


通用法则

中国传统建筑尽管有多种建筑形式,但总的风格是统一的,这是因为它们在尺度、比例上,遵循着共同的法则(或规则),这个规则,就叫通则。硬山、悬山、歇山、庑殿等建筑形式都是按照这些通则去设计施工的。这些通则就是关于面宽、进深、柱高、柱径、上出、下出、收山、推山等一些规定,下面以北方官式建筑为例,分别介绍:


面宽与进深:从平面上看,建筑都有面宽和进深。建筑由若干间组成,每一间的宽度是每一间的面宽。建筑各间的总宽度叫”通面宽“,同时,进深方向无论开间多少,总深度称为“通进深”;前后有廊子,廊子的进深为“廊深”。

柱高和柱径:中国建筑中,柱高和柱径存在相对固定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说,无斗拱的小式建筑,柱高是柱径的11倍左右。


侧脚:一些古建筑中,外圈的柱子有侧脚。侧脚指柱子并非完全垂直于地面,是下脚向外侧出一个尺寸,这个尺寸一般是柱高的1%,就像人稍息时的姿势。

侧脚有利于建筑的稳定。明代以前和明代初年的许多建筑,其所有柱子都有侧脚。直到清代,才被简化为仅外圈柱子有侧脚。当然,也有部分建筑的柱子全都垂直,没有侧脚,比如牌楼。

“上出”“下出”:“上出”“下出”又叫“出水”“回水”。中国传统建筑屋面向外挑出,有较大的出檐。小式建筑的“上出”指椽子向外挑出的长度,约为柱高的十分之三。大式建筑的出檐是椽子挑出尺寸再加上斗拱挑出尺寸。

中国古建筑建在台基上,台基露出地面的部分叫作“台明”。台明的边缘要向外延伸。台明由檐柱中线向外延出的部分称“下出”。下出的尺寸约为上出的70%到80%,“上出”“下出”二者的尺寸差叫“回水”,其作用在于保证屋檐流下的水不会浇在台明上,从而保护柱根、墙身免受雨水侵蚀。

斗口:大式建筑的基本模数是“斗口”。斗拱最下面是一个斗型的构件,叫“大斗”,又叫“坐斗”,即“斗口”,建筑的所有尺寸都与其“斗口”有倍数关系。按清代工程的做法,台明的上皮到挑檐桁下皮为斗口的70倍。


步架与举架:中国建筑屋架中,两邻两檩向的水平距离叫”步“,垂直距离叫”举“,由于自上而下各步的举高不同,因此,中国古建筑的屋面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若干段折线,苫背瓦(wa,四声)瓦以后形成曲线,屋面自下而上角度越来越陡。叫做上尊(陡)而宇卑(缓),这种上尊而宇卑的屋面既有利于排水又有利于采光。

中国的木构建筑,每一步的举架不同,但其变化是有规可循的。举高与步架大小的比值称为举架,一般有五举(0.5)、七举(0.7)、九举(0.9)。

古代民居的屋面一般两步或三步到顶,两步到顶时第一步五举、第二步七举,一般建筑不管有几步,最大不应超过九举。祈年殿屋面顶端的举架达到了十三举,坡度远远超过45度。这是特例。

收山和推山:歇山的“收山”法则是指确定歇山式屋顶两侧山花板外皮位置的规定,即由山面檐中线向里推一个檩径,为山花板外皮的位置。关于这一位置,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尺度,官式做法也与地方做法不尽相同。


庑殿的“推山”指庑殿正脊向外加长,导致山面除檐步之外的各步架逐次减小,山面屋面变陡的规则,通常做法是:第一步,角梁位置仍是45度角不变,从第二步开始推出步架的十分之一,第三步在已推出的十分之一的基础上再推出十分之一,以此类推;推山的结果是山面的屋面变陡,建筑则更添一分雄伟气势。


权衡尺度

带斗拱的大式建筑以斗口为基本的权衡尺度。宋代材分八等,到了清代,斗口分为十一个等级,从一寸开始逐步增加,每半寸为一个级差,最大为六寸。

在实际案例中,并不是所有的斗口都用,四寸以上斗口的建筑基本上没有,只是理论上存在。四寸及以下斗口的建筑有案例,其中比较常见的情况是2.5寸,如王府的银安殿一般为2.5寸斗口。确定斗口后,建筑的规模也基本确定了。


古建筑木构建筑构件、部位间都有比例关系,是以”斗口“或“柱径”为基本模数,这种比例关系叫”权衡“。设计和施工都离不开权衡。有了权衡表,只要知道一个构件的尺寸,几乎所有尺寸都能计算出来。除了木构件外,瓦石等相应构件也应符合权衡比例关系。


榫卯技术

大量抗震实验显示,中国古建筑抗震能力远强于现代混凝土建筑。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中国的古建筑本体与其基础没有连接,地震的力能使它整体挪动,但不会使之损坏,甚至其挪动本身对地震的力还起到一定的消解作用。混凝土建筑则不同,它的结构主体与基础是一个整体,而且深埋地下,混凝土建筑与地震是硬抗。与深埋地下的基础紧密相连,一旦倒塌,后果十分严重。

左:两枋相接,右:柱枋相接


另一方面,古建筑构件的接点都是榫卯结构,榫卯就像人活动的关节,遭遇大的震动,可以活动以消弱地震应力,其本身是不受什么损害的。

这是古建筑的柱子和柱顶石。左图中,基础和上面的石头是平放的关系,没有任何联接;中图和右图中,下部设有管脚榫,但并不是嵌固。爬山廊、牌楼等建筑做套顶榫,主要是为防止滑动和倾覆。

如图,三架梁之间、中间的角背也凭榫卯结合,所有构件间都凭榫卯接合。


上图中,柱头的榫是馒头榫,外形像馒头,梁下有一个对应的眼,用来固定梁与柱头。

这里,柱子中间插的枋子上的枋子榫叫作“透榫”,即将柱子穿透的榫,榫穿透部分仅占柱径的一半。

箍头榫是用于转角部位的榫卯。转角建筑柱与枋的结合方式如图所示。为了做榫卯,柱子被剔掉了大部分,形成了四半,非常薄弱。箍头榫的作用不仅拉结力强,还起到箍住柱头的作用,弥补了柱头因做卯口损失了大部分的问题。榫头外一般会做一些装饰,图中的这种装饰为霸王拳。


悬山建筑檩子向外挑出,下部的箍头枋通过柱头伸出作用,不贯通


檩子或平板方相交时用的刻半榫或卡腰榫,用于转角处,两边各刻四分之一。


销子是斗拱常用的榫卯,斗拱是一层一层叠起来的,每层至少要使用两个销子。



45度放斜梁的情况如图所示。民间有说法是古建筑里没有一根钉子,这是不对的。古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没有钉子。固定椽子必须钉子椽子檩子之间无法做榫卯,为了把椽子固定在檩子上,需要在椽子上钉钉子。


木构件预制安装方法与装配式安装技术

大木制作必需要用丈杆。古建筑的木构件类型比较复杂,榫卯位置也不尽一致,单凭记忆很可能出现错误,因此发明了丈杆。丈杆是一种画线用的工具,上面标有构件的实际位置和尺寸,不同的构件有其相应的丈杆。


图中的丈杆,檐柱的柱根、榫卯、枋子口等的位置都标得很清楚。

过去大木画线有是规矩的,不同的线代表不同的含义。如一条线上斜着画三道,这是截线,表示从这里截断;断肩线则不能截断;升线有四道斜线,用于柱子侧脚;另外画错时,要的打叉、不要的画圈。

在大木制作中,木材加工好以后,先要弹上中线,接着放上丈杆,按丈杆的尺寸点好位置,画上各种线,然后按线制作。

一个建筑的木构件成千上万,其组装是有规律的。制作之前,构件上要标明位置号,例如坐北朝南的三间房子,中间是明间,两侧是次间,每根柱子的名称确定,应先写明位于明间的哪一侧,是什么柱子,朝向哪一侧,如:“明向东——缝前檐柱朝北”即指明向东侧南边那棵檐柱。

大木安装要严格按照位置号安装,大木安装的一般程序和规律可概括为这样几句话:


对号入座,切记勿忘。先内后外,先下后上。

下架装齐,验核丈量。吊直拨正,牢固支戗。

上架构件,顺序安装。中线相对,勤校勤量。

大木装齐,再装椽望。瓦作完工,方可撤戗。

(图片由马炳坚老师提供)原文:乡村文化人

(图片由马炳坚老师提供)原文:乡村文化人 授权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