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佛系小资男”苏轼的美食人生

 龙叔文馆 2018-01-28

苏轼是一位

多才多艺的文坛大家

诗、词、书、画、散文样样精通

他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

他的词豪放洒脱,独成一派

他的散文著述恢弘,奔放自如



除了文学方面的伟大成就

苏轼在美食上也是造诣颇深

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墨鱼、东坡豆腐

一系列以“东坡”冠名的美食

也是深得大家的喜爱

可以说苏轼是

最会吃的文学家

最会写诗的美食家



苏轼的家乡在“天府之国”四川

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美食也十分有名

苏轼的母亲自然也厨艺了得

从小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之下

苏轼对于“吃”很是有自己的一番心得



东坡肉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要说在“东坡”系列美食中

东坡肉算得上是招牌产品了

据记载东坡肉为苏轼在黄州时所做

《食猪肉》云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但在当时这道菜还不叫东坡肉

真正开始以苏轼的名字来命名

还是从他出任杭州太守时起


公元1036年至1101年

苏轼因触犯皇帝而被贬到杭州任太守

在此期间就经常自己下厨烧菜

然后召集一众好友来一起品尝


宋哲宗五年时

西湖大半的水域都被葑草淹没

时任杭州太守的苏轼发动数万工人

清除葑草,疏通西湖

并把挖出来的泥堆筑成了长堤

这就是后世有名的“苏堤”



有了这道长堤之后

从此周围的田地旱涝保收

当地的百姓们为了表达对苏轼的感激之情

在春节时都纷纷抬着猪肉

担着自家酿的酒来给他拜年


苏轼盛情难却

只得收下了百姓们送来的猪肉

并打算将这些肉用自家秘传的

“苏式烹饪法”煮好后

再连带着乡亲们送来的酒

挨家挨户发放给参与疏通河道的人家


可是苏轼的家人在烧制猪肉时

却领会错了意思

将“连酒一起送”

理解成了“连酒一起烧”

于是阴差阳错之下

就产生这道用酒烧制的菜



苏轼本来还担心这道菜的味道不佳

但出人意料的是

这道经过“特殊加工”的红烧肉

口感比之原来更加鲜美

色泽红艳 汁浓味醇 肉酥而不碎 味香而不腻

百姓们品尝之后连连称赞

将其命名为“东坡肉”



据传当地有家酒馆的老板很有生意头脑

见到东坡肉如此受欢迎

便想法子买通了苏轼府中的一名厨子

从而得到了东坡肉的制作秘方

也炮制出了口感极佳的东坡肉

从此生意越发的红火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苏轼才名远扬又不畏权贵

为人刚正不阿

同时还深受百姓的爱戴

这样难免会遭人嫉恨



据说在当时有一名御史

一直艳羡苏轼的才华

后来又“因爱生恨”

一直想要抓住苏轼的小辫子

好将苏轼拉下台

于是便乔装打扮亲自来到杭州


他发现当地的酒楼

几乎家家都有“爆款”东坡肉

不由计上心来

打算以此为契机一举扳倒苏轼

于是他收集了多家酒楼的菜谱

回京后上书当时在位的宋哲宗

说苏轼在杭州无恶不作

当地百姓对其深恶痛绝

恨不能食其肉饮其血

于是家家菜馆才有了这道“东坡肉”



哲宗昏庸,听信了谗言

一怒之下革除了苏轼的官职

并把他发配到了海南


但杭州的百姓十分清楚苏轼的为人

他们始终记着苏轼的德政

甚至公然将这道“东坡肉”

封为杭州的第一名菜




东坡鱼(五柳鱼)

'怪君便尔忘故乡,稻熟鱼肥信清美'


相传苏轼钟爱吃鱼

常常自己亲自动手做鱼

解锁了“鱼的N种做法”


他在《鱼蛮子》中就有记载

“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破釜不著盐,雪鳞笔青蔬。”



现今流传的东坡鱼的做法有多种

东坡糖醋鱼、东坡鳊鱼、东坡墨鱼、

东坡鳜鱼、东坡鲈鱼、东坡鱼头等

但要说最出名的

还要属“东坡五柳鱼”



苏轼在黄州时

曾作《煮鱼法》一文

“在黄州,好自煮鱼,其法:以鲜鲫或鲤鱼治斫,冷水下。入盐于堂法,以菘菜笔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掩半,熟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桔皮片,乃食。”


即将鱼清理好后

左右各划五刀

水开后用文火慢煮

再撒上葱、姜、橘皮等

吃鱼肉时可以蘸少许酱油

鱼肉肥美而嫩 鱼汤鲜美

被称为“东坡五柳鱼”



关于苏轼爱吃鱼

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相传苏轼与宋朝

有名的佛印禅师是方外之交

两人经常一起畅谈佛学

谈来谈去两个人感觉非常合拍

就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闺蜜”



既然是“好闺蜜”

那便少不了要一起“约饭”

佛印虽然是出家人

却顿顿少不了酒肉


一次苏轼刚刚做好“东坡鱼”

正想举筷子吃鱼

就看到不请自来的佛印

于是他匆忙将鱼藏到了柜子顶上

心想可不能让这个和尚来蹭吃蹭喝

谁知苏轼的动作虽快

还是被佛印瞧了个正着

佛印没有点破

不动声色地随着苏轼进了屋



落座后佛印忽然与苏轼说

“我今天来呢,是想问你一个字。”

苏轼深知佛印的学问甚好

听了以后非常疑惑是什么字难住了佛印

佛印问

“姓苏的苏,怎么写?”

苏轼回答

“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左边是鱼,右边是个禾。”

佛印又问

“草字头下面右边是鱼左边是禾呢?”

苏轼说

“还念苏啊。”

这次佛印又问道

“那把鱼放在草字头上面呢?”

苏轼连忙说道

“这可不行。”



佛印听了哈哈大笑

对苏轼说

“那就快把你那盘鱼拿出来吧。”

苏轼恍然大悟

这佛印和尚说来说去

还是惦记着他的鱼

但由此也可以看出

苏轼的厨艺确实不一般

不然也不会引得佛印为了吃鱼

而颇废了一番心思



苏轼与酒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有了美食自然少不了美酒

可苏轼却不太擅长饮酒

说自己“少时望见酒杯而醉”

可苏轼生性豁达又喜交朋友

平时大家在一起聚会肯定免不了要喝酒

一来二去他的酒量也算是有所长进

“径饮不觉醉,欲和先昏疲”



除了饮酒

苏轼在酿酒方面也颇有造诣

他在黄州时酿制过蜜酒

在汴京时酿制过洞庭春色酒

在定州时他又酿制出了中山松醪


在《东坡志林》中

他还详细地记载了 蜜酒的制作过程

这对于后人酿酒有着很大帮助


苏轼虽酿酒技艺高超

但也难免失手

相传一次苏轼闲来无事

看见家中的桔子

就想用桔子来酿制一坛“桔酒”

可由于密封不好

这次酿制出来的桔酒质量不佳

导致前来品尝美酒的一众好友们

回家后纷纷腹痛不止

令人哭笑不得




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十分坎坷了

乌台入狱、被贬黄州

发配海南、路途艰辛

数次丧妻、晚年失子

可是在这样的厄运面前

他展现出来的

却是一种超然的淡泊

和一种随遇而安的恬静

他将人生看做是一场修行

每次的磨难

都是与人生的较量


他写“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他写“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他写“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或许正是他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心性

才能让他以美酒美食为伴

在艰苦环境中体验人生百态吧


既能作诗又能烧菜

既会赋词又会酿酒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也不过如此了吧

“北宋第一小资男”

这个称号苏轼可以说是当之无愧了

而在苏轼的诗词中

有很大一部分与美食有关

由此可见

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

才有力气提笔写作啊




《妖猫传》
唐玄宗最爱的,根本不是杨贵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