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为生,何为死:我们来自哪里、我们又将去往哪里?

 深之光 2018-01-28


在生我之前,母亲曾怀过另一个孩子,后来流产,所以那个人未曾降生。年少时我经常有一个疑间:那个想示现于人间的,是哥哥还是我?母亲失去了一个儿子,这意昧着他示现出来的条件不够充分,于是他诀定隐退,静待更好的因缘.“我还是退回去吧,最亲爱的母亲,不久我就会回来的. “

我们必须尊重他或她的意愿。能够以这样的见地来看待世界,你就不会那么痛苦了.母亲失去的真的是我哥哥吗?或许当初想出生的是我,不过后来我说‘时候未到”,于是我又缩回去了。

何为生,何为死:我们来自哪里、我们又将去往哪里?

害怕死亡时一切将化为乌有

我们最怕死亡来临时一切将化为乌有.许多人都相信我们的整个生命只有一世:诞生的那一刻是开始,死亡的那一刻便是结尾.我们认为自己是无中生有的,而死亡来临时我们也将化为乌有.因此我们对灭绝充满了畏怖.

佛陀对我们的存在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体认。他认为生与死都只是一种概念,它们并不是真实的.就因为我们当真了,所以才制造出强而有力的幻觉,进而导致了我们的苦难。佛陀的真理是不生,不灭;无来,无去;无同,无异;无永恒不灭的自我,亦无自我的灭绝.灭绝只是我们的一种概念罢了.一旦体认到自己是无法被摧毁的,我们就从恐惧之中解脱了。那是一份巨大的解放感.我们终于能焕然一新地享受和欣赏人生了.

何为生,何为死:我们来自哪里、我们又将去往哪里?

突然领悟到,丧母只是一种概念罢了

失去任何一个心爱的人,也是同样的情况。如果维生的条件不合,他们就会隐退。母亲过世的时候,我非常痛苦。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是很难想象有一天会失去母亲的.成年之后我们都会面临丧母这件事,但是如果你懂得修行,别离的日子来临时,你就不会那么痛苦了.你很快会体认到,母亲是永远活在你体内的.

母亲过世的那一天,我在日记里写道:“一件非常不幸的事已经来到我的生命里.’母亲过世之后,我痛苦了一年多,但是某一天的深夜我梦见了她.当时我睡在越南高地上的一间小茅屋里,那是我隐居的地方。梦里我看见自己和母亲坐在一块儿,我们谈得很开心.她看起来既年轻,又漂亮,长发是垂下来的.坐在她身边和她说话是多么快活的一件事,就像她从未亡故一般.醒来时约莫清晨两点,我强烈地感觉到我从未失去过母亲.母亲仍然与我同在,这份感觉十分清晰.我突然领悟到,丧母只是我的一种概念罢了。那一刻我才明白,母亲是永远活在我体内的。

我推开门走到屋外,整片山坡都沐浴在月光里。这片山坡种满了茶树,我的小茅屋就在寺庙后方的半山腰。在一排排的茶树间漫步,我发现母亲仍然与我同在.她使是抚慰着我的那一抹月光,如同以往那般温柔和蔼真是奇妙啊,每当我的脚接触大地时,我便深刻地了知母亲仍然与我同在。我发现这副 身体不是我一个人的,它也是我母亲、我父亲、我的祖父母、我的曾祖父母以及列祖列宗的延续.我看见属于 · ‘我”的这双脚,其实是‘我们”的脚.我和母亲在这片湿地上共同留下了足印.

打从那一刻起,丧母的想法就不再生起了.我只需要看看自己的手掌,感觉一下拂面的轻风以及脚下的大地,便能 l 忆起母亲是永远与我同在的,任何时刻我都能感受到她.一旦失去心爱的人,你一定会痛苦,但如果 · 懂得深观,你就会体认到,她或他的本性是不生不灭的.现象会生起,现象也会熄灭,为的是让另一个现象能够生起.你必须十分敏锐、十分警觉,才会发现一个人的新貌.只要精进地修持,你就能办得到。

因此,和某位懂得如此修持的人手携着手一同行禅.留意每一片叶子,每一朵小花,每一只鸟儿和露珠.若是能静止下来,深观万物,你会发现心爱的人不断地以各种形受到活看的喜.悦了.式变现出新貌,那时你就会再度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