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周先生表示,自己过去每次开两盒药,医改后医生说只能开一盒,一盒药虽然便宜了4.64元,一个月四盒便宜了18.56元。但是却要多挂两次号,以前一个月挂号两次自费10元钱,现在挂号四次自费40元。他表示,药费是便宜了,但挂号费却变多了。虽然周先生也曾想过去社区开药,但是社区医院没有这种药,只能继续在大医院开药。 其实,医改之后,不止一些患者在开药上遭遇“多挂号”的难题,在门诊输液方面也出现了这种情况。比如,一个女孩因支气管肺炎在通州区一家医院就诊,根据其病情医生建议她输液五天。拿到医生的处方单后,女孩的妈妈发现,处方单上只有一天的药量,这意味着输液五天中,每天都要重新挂号开药。患者的妈妈为此表示很困惑:以前在这家医院看病,输液三天,大夫开一张单子我就把三天的药拿齐了,每天过来直接输液就可以了,现在要挂五次号,医事服务费需自费10元,输液五天下来,仅挂号费就花了50元钱。输五天液,需挂五次号,开五次药,说实话,这种治疗方式也实在太有些难为患者了,更谈不上是方便患者。 过去我们常说一些单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果不其然,医改之后,一些医院的“下有对策”就纷纷“出笼”。这恐怕让众多患者的心里很不痛快,是该给医改点赞呢,还是该吐槽?对于“多挂号”的这个问题,看来不能不引起医疗卫生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笔者以为,“少开药多挂号”的做法非常不合理,其中不只是增加了患者看病成本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增加患者看病的环节和流程,也人为加重了患者的各种负担,尤其是往来医院的次数,耽误了更多的宝贵时间。 北京大妈以为,“少开药多挂号”的做法不是便民利民之举,这种变相增收的做法理当叫停,尤其是要对那些自行制定“多挂号”土政策的医院进行督查治理。否则,医改改出了患者新的烦恼和怨气,岂不是背离了医改的本意和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