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 宜了 丁酉年 丁未月 辛丑日 六月二十 2017.7.13 忌 忌了 散人诊记 · 壹 曾骞
甲 女,58。所谓飞蚊证。年余,眼蒙溃。视物模糊缭乱。脉浮,略滑数,舌红苔薄黄。口干,欲饮,长期鼻子容易堵,堵则流涕,鼻头容易红,脸部容易有发红发热感,易烦,便秘。汗出正常。治疗:按证所得而治,表里兼有,尤以鼻之不通显证,面部又有热象,脉数,说明有之表热,且更表循环有不通,脉浮数,更可知需行解表热之法,有口干,便秘,里亦热,脉滑说明有里实,救上热的同时,当需略再拨动其里。 投以:麻杏石甘汤加大黄。 麻黄12 苦杏仁15 石膏50 甘草15 大黄10。 麻黄量无需大,表有热,其表已欲出,略微麻黄顺导即可,杏仁则润滑宣散之功,助解其上焦,甘草强其中而建能量,大黄用之10克,略下,目的为里循环通畅。石膏50,津解上热。服用两贴后飞蚊消失。鼻子通气。大便解。
此例飞蚊,用药无一所谓补肾调肝药,亦不动一针,所用药,无非因其证所在所得,而非其所谓病名。另遇所谓飞蚊亦他治。
四帖后,诸证愈。 乙 男。18。高热,头痛及眼。
刻证:脉弦数。舌红,苔薄黄。渴,可饮可不饮。汗不出,不喜扇风,项强,颈项肌肉绷紧僵硬。痉挛感。按压痛。二便正常。
治:
1, 先定阴阳。脉弦数,阳证。弦者,其津虚。数者,耗津正。建中生津,取姜枣草。有数,舍参。有热太过,舍干姜,取生姜; 2, 其证高热,依所得证定热之因。证所得,玄府闭郁,经输滞化,欲出不得,又欲表走,胶着相博,浓硝甚上自然见热。汗不出,表实,有恶需开,麻黄开。肉僵缚,桂枝。筋因外邪化燥而伤,伸而不得,风火当以起阴致津相解。柔痉致津上品,葛根,其品成汤稀滑,清解之味,不燥津不劫液。附:葛根意在致津,津与液仍由中脾生; 3, 姜枣草建中之为,麻桂葛意于表,其证太阳高热在,阴津大集大调在外,阳中阴求,阴血当收,阴血不充,力将乏善。白芍,归魄血; 4, 方亦得。麻黄、桂枝、葛根、白芍、生姜、红枣、甘草。行推导而组得『葛根汤』,不作方证对应; 5, 急痛之症,可先手法理急。皮下肉上,分其气,顺其卫,引遏邪炽。
麻黄9 桂枝12 葛根50(打碎) 白芍20 生姜6 红枣3枚 甘草10
两帖愈。 丙 女。17。炎而卧露台,晨起病发。项背僵痛,转而不得,近似落枕。渐而背折,胸骨勒。周身紧痛。汗出,掌肘冷,面色青。下肢迈步痠软。
刻证:脉浮而虚,重而不得。舌淡薄白苔。神低靡。困于座,语有大舌,艾艾。口干黏。躯时有抖摆。
治:
1, 脉浮而虚,重而不得,阴证定。以附类救。 2, 脉浮而有汗,汗出而冷,『桂枝汤』主。即得附子、桂枝、白芍、生姜、甘草、枣; 3, 汗出,语艾艾,口干黏,身有抖摆,阴津亏已,遣花粉; 4, 至此,实已得『栝楼桂枝汤』,因其阴,故补附子。本仲景而变而通; 5, 项背僵,可再入葛根。汗出表虚,气耗已在,入党参。内外贯彻乏善,但已添气势,则可行升举内能,入升麻,与党参同配,举陷。
炮附12(先煎) 桂枝20 白芍20 生姜10 甘草15 枣6枚 花粉20 党参15 升麻9 葛根40(打碎)
一剂缓。二剂除。人尚乏善。头昏沉。脉沉细。善其后:
炮附10(先煎) 甘草9 生姜10 枣3枚 川芎10 党参15
两日后复常。 (注:画者为石涛先生) 請風停下來 曾騫,養白龍馬的散人,住在南方研習針與藥,調治南北往來人,還有寫各種。 公号ID : zengqianzy 告之,本处不提供任何网络远程问诊咨询、疾病治疗方案。请勿网络问诊。 |
|
来自: 昵称30605214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