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写文章之前,首先提问大家一个问题:我的标题是否太武断了?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请别别着急,接着往下看,马上就会发现答案并不如你所想。 一、对《曹全碑》最简要的说明《曹全碑》是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刻,明朝万历初年在陕西合阳出土,如今被收藏在陕西西安的碑林。 “草圣”林散之先生认为《曹全碑》很适宜初学汉碑的人临习,他说:“初学汉碑最好学《曹全》,结构很严谨。又紧、又松。” 你看,标题的表态是林老先生说的! 当然,不可能仅仅以一个人的话为唯一标准,还有其他理由。 二、为什么初学汉碑最好学《曹全》1.《曹全碑》的书法水平高,而且保存完好,从中能窥到隶书用笔精华。 清代康熙年间的进士万经在《分隶偶存·汉魏碑考》中称:“书法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且出土不久,用笔起止锋芒纤毫毕露,虚心谛视,渐渍久之,一切凝肥方板之病,自可尽去矣,何患字学之不日进哉。” 2.《曹全碑》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1)圆润修长。《曹全碑》圆笔较多,柔润修长,有“玉箸篆”的裹锋内偃笔法,这在方笔为主的汉碑中很特殊。 圆润修长 (2)秀丽清新。《曹全碑》出土时,只有一个字有损坏,其余字清晰如新,字口干净,秀丽可喜。 唯一损坏的字 秀丽清新 (3)扁方横势。《曹全碑》的很多字非常扁,而且撇与捺画向左右极为舒展,横捺的雁尾挑笔也基本平势。 扁方横势 撇捺舒展 (4)疏朗有致。《曹全碑》的结字布白均整疏朗,因笔画细,且“囗”字形中的笔画不连边框,有些笔画之间的接头处有用笔轻重的变化,似断还连,有透气感。 疏朗有致 (5)亭亭玉立。《曹全碑》多处用悬针笔法,即收笔处呈尖形,这在汉碑中很少见。也有的字形上宽下窄,有翩翩起舞、亭亭玉立的风韵。 亭亭玉立 三、怎样临习《曹全碑》1.临习《曹全碑》不可只追求其秀逸,而忘记起遒劲。 用笔要飘逸中寓劲健,忌平滑轻飘。就像明代的王澍在《竹云题跋》中说的那样:“学《曹全》者,正当以沉痛求之,不能沉痛,但取描头画角,未有能为《曹全》者也。” 2.用笔要精到,结构要灵巧。 《曹全碑》用笔的圆笔处有时有方笔的意趣。横竖笔画有些带有微微圆势。在临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地方,才能做到结构精巧玲珑,光彩照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