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产后病概述
2018-01-29 | 阅:  转:  |  分享 
  
第十一章产后病定义产妇在新产后及产褥期内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为“产后病”。
孕妇分娩后,母体恢复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产后,也称“产褥期”,一般约需6周。范围
产后血晕、产后痉病、产后发热、产后小便不通、产后小便淋痛、产后腹痛、产后身痛、产后恶露不绝、产后汗症、缺乳、产后乳汁自岀、产后抑
郁、产后血劳等。历史沿革历代医家把产后常见病和危急重症概括为:三病:病痉、病郁冒、大便难。三冲:败血冲心、冲胃、冲肺。三
急:呕吐、盗汗、泻泄。病因病机1亡血伤津——分娩用力、出汗、产创、岀血。2元气受损——产时用力耗气,产后操劳过早,
或失血过多,气随血脱。3瘀血内阻——分娩创伤,脉络受损,血溢脉外
,离经成瘀。或感受寒热之邪。或胞衣、
胎盘残留。4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产后百脉空虚,易感外邪。5情志所伤——产后伤阴,肝气
偏旺。产后病的诊断1以四诊为基础,进行八纲脏腑气血辨证。2依据产后生理、病因病机特点。3重视产后三审。
诊断产后病应把握五个方面:1、验恶露——量、色、质、气味。2、按块、痛——坚硬、柔软,拒按、喜按。3、察二便——小
便频数、淋漓不尽、尿闭,大便难。4、问乳汁——乳房胀痛、乳汁不下、乳汁自出等。5、辨寒热
——产后发热等。产后病的治疗以勿拘于产后。亦无忘于产后为原则,合理运用扶正、祛邪、化瘀的方法
——大补气血疏解外邪活血化瘀常用治法:补虚化瘀、清热解毒、益气固表、调理肾肝脾等。注意产后用药三禁:
大汗、峻下、通利小便。禁大汗以防亡阳;禁峻下以防亡阴;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
对产后危急重证,应中西医结合
治疗。产后病的调护慎起居适寒温节饮食适劳逸
概述《景岳全书·妇人规》:“产后气血俱去,诚多虚证。然有虚者,有不虚者,有全实者,
凡此三者,但当随证随人,辨其虚实,以常法治疗。”产后的病机特点:多虚多瘀多外邪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次审大便通
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再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注意:补虚扶正与逐瘀攻邪的关系
畅情志禁房事勤清洁产伤及时修复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