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一: 发几个不成熟的意见。一:省级医院光进修生都用不完,怎么会招太多人,现在要也是博士,最低也是名牌硕士。二:市级医院看不上本科生,杂牌研究生,博士,大牌研究生看不起市级医院。三:本科生毕业规培三年,有资质的医院少,有资质的市级医院更少,还经常克扣规培生不多的工资。四: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层是一线医护人员的1.5到2倍,体制臃肿,医院自给自足,需要养的闲人太多。五:地域差,一样的工作强度,沿海地区收入是中西部的N倍。六:中国特色,讲人情嘛,你们都懂得。七:医疗环境差。八:从医不如去卖药,稍微懂点医,卖药或者医疗器械,只要不懒,赚的比医生多多了。 网友二: 首先,公立医院录用医生的条件很苛刻,不是随便有个医生执业证书就能进去,而且医院越大,进去越难。其次,医院每个科室的收入分配是一定的,并不是医生多了收入会更多,比方说一个月科室收入10万块,医生越少个人收入越高,所以科室主任会平衡这个问题。最后,医生这个行业,尤其临床,医生工作强度太大,基本每天工作时间能超过12小时,我弟有时候会连续在医院工作48小时,没有正常的休假,即便加班,医院也不会给加班费,脑力强度很大。 网友三: 大医院医生忙不过来却不增加医生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医院运营费用国家能给多少?据我了解,好像很少,特别是药品加成取消了,在药品方面肯定是亏本的,药品采购、运输、保管都是要成本的,不加成,就贴本,药品加成取消了,虽然在别的方面增加了收入,如诊疗费、检查费等,但远不能弥补药品加成取消的影响。医院还要创收,还要缴钱给政府,医生的收入来源受到了明显的影响,收入是下降了。一碗水大家喝,人多就少喝。医院就不愿意多招医生了。 网友四: 以前是受编制指标影响,现在是受财源影响。另外,医院招人的数量还是收到政府控制的,不是你想招多少就招多少的,还要受卫生厅、卫生局等部门控制的,这是不协调的一部分。你都把它从事业单位踢出去了,还要管它,是不是有点奇怪?外行领导内行,出现不协调是当然的。还有一个习惯问题,就是医生加班加点成习惯了,没有人抵制,医生忙成了常理。医生忙不过来的现象还将继续下去。 网友五: 主要是成本问题,大的三甲医招人不招,小点的二级医院既招不来人也没能力招人,一个二级医院,最小规模也得二三百人,国家就给一百来个编制,而且还是差额拨款(给工资的一部分),医院要生存,只能搞创收,创收靠啥,按市场原则,也就是说靠销售,开的检查化验越多,收入越多,收入不与其挂钩是医务人员最愿意的,可医院没有收入支撑靠什么办下去,医院办不下去了,医务人员收入从哪来?你给吗?要想马儿跑,不给其喂草,行吗? 网友六: 这样的大环境下,还有多少人敢报医学专业啊。反正我老妈在的医院,不少水平过硬的都出去了,去德美日的最多,在国内累得要命也就罢了,还要担心生命安全,还得挨骂,自己掏腰包垫了费用患者跑掉还被嘲笑,你说连学医带实习苦熬十好几年图什么? 再说护士,前两年出过一次护工和患者发生矛盾,最后市里下文,几个公立医院不得聘用护工,原本护工的工作全都交给护士。本来男护士就寥寥无几,一群小护士跑去搬东西回来打针手都抖,还多雇人呢,能留住现在在职的就已经烧高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