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在别处——我们是如何丢掉幸福的

 昵称41082923 2018-01-29

昨天晚上,两只娃在家发明了一个新游戏:抓鬼。具体说来就是把家里的灯全部关掉,然后我和爸爸负责藏,她们负责打着手电筒找。找到后用手电筒一照,就算把“鬼”抓住了。

虽然是在自己家,虽然“鬼”是自己的爸爸妈妈,但把灯一关,在各种意想不到的犄角旮旯里突然发现“鬼”的感觉还是很刺激的。小朋友很投入,把自己吓得够呛,于是每次开找前要先吼,并要求我们答应,像“鬼”一样“欧~欧~欧~”地答应,他们再听声辨位地找过去;后来还要拉了我和爸爸中的一个人陪他们找,另一个人负责扮鬼;即便这样,找到鬼的时候还是要大喊一声“你要吓死我了!”

有一次爸爸藏在卧室门后,我们早就凭着他的“鬼叫”猜到他的大概位置了,狡猾如我,进门前先推了推门,推不动,基本确定他就在门后了,但是手电筒的白光打在他脸上的那一刻,我还是觉得像真的“撞见鬼”了一样。

还有一次,我们听着“鬼叫”声来自厨房,可是走到厨房门口的一刻一回头,惊悚地发现他在旁边鞋柜的缝里缩着“阴笑”,也快把娃给吓尿了…

我被他们创造的这个游戏深深的吸引,乐此不疲地扮鬼、抓鬼,体验着和他们一样的快乐与刺激,被他们认真的害怕逗得哈哈大笑,直到“泪流满面”。

在这种欢乐中,我突然间生出一种感悟来:沉浸在其中,这正是幸福感的来源——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成人不幸错失的能力。

与孩子相比,我们似乎总在追求达到某种结果,于是便失去了对当下的觉知。

孩子们出门从来都磨磨蹭蹭,孩子们走路一般都慢慢吞吞,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心事没想完,因为他们被路边的一朵花或者一块石头吸引,而成人则只顾着赶快到达目的地。其实,把自己的日程表做些删减,你会发现并不会让这个世界损失什么,也许还会给这世界增添些从容的喜悦。

我去参加读书会,关于孩子在读书会上的安排问题,有个家长说,他们小组经过讨论,一致希望能引入专业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孩子学点什么,因为家长在读书会上“提升自己”,孩子也要过得“高效”地利用时间,必须得学点什么。其实,就那样呆在家长身边,三五成群的写写画画,间或抬起头像听外语一样听爸爸妈妈分享读书心得,也许正是孩子们的灵魂由内而外生长的时刻。

我们盼望着下雪,可是全中国似乎就剩下北京不下雪了,于是北京人民只能在朋友圈默默地看着江南人民刷屏。其实,北京这个冬天干燥却清冽的冷空气不也是很难得的吗?

很多人做着一份不那么“热爱”的工作,盼望着假期,或者想象着生命中曾经有一次摆在面前却没有珍惜的机会,如果抓住了,人生也许就是另一幅模样,然后对当下的工作和生活生出各种不满。其实,人生的选择没有那么多对错之分,往往是选择之后的态度,分出了人生的幸与不幸。孔子说:“君子居易以伺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欢乐的抓鬼时光后,娃问了我一个问题:“妈妈,什么时候是你最难过的时候?”如果换成以前,我大概会说是他们的姥爷离开的时候。而现在,我意识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很多事情的结果并非我们所能左右,但很多经历发生在我们身上都是不能回避的。无论开心或者悲伤,你都要鼓起勇气去感知那个“当下”。

当我不再生活在别处时,我发现,自己离幸福更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