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姐——《红楼梦》中总结性和对比性最强的人物

 快乐老年435 2018-01-29

巧姐——《红楼梦》中总结性和对比性最强的人物

巧姐是贾琏和凤姐的女儿,这个人物在书中有时又写成大姐,这个问题我就不讨论了。

首先要谈到的是她的名字。巧姐的名字既不是她的父母也不是她的祖父母取的,而是一个乡村老妪刘姥姥取的,这是其一,后来我们从脂砚斋的批语中得知,刘姥姥与巧姐是所谓的有缘人,作者故意在此做出伏线。日后刘姥姥有忍耻收大姐的义举。

其次仍然是巧姐的名字所包含的意义。刘姥姥给巧姐的这个“巧”字,是从她的生日七月初七而来,七月初七是农历的“乞巧节”,讲的是一个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这个神话故事讲述的是牛郎和织女的故事,预示这巧姐将在乡村纺绩,远离过去的繁华。

第三巧姐在书中前八十回的着墨不多,她的故事应该在八十回后。八十回后,巧姐遇到家族大变,在变乱中凤姐将巧姐及大量私房钱托付给她的哥哥王仁,谁知王仁即“忘仁”,不但不念凤姐的好处,反而将凤姐卖入烟花巷,是刘姥姥念及凤姐的一点恩惠,不但倾尽家财将巧姐赎出,而且忍耻招大姐(即巧姐)。刘姥姥就像那头老黄牛一样的照顾着巧姐,也是王熙凤的一点善念终于得到了报偿。

第四巧姐是荣国府中从贾母算起的第四代人,是和贾兰一辈的。巧姐的作用笔者认为主要是作为一个家败的象征,是和她的母亲及其她人的奢华进行比照。她和惜春是一样的是个总结性的人物。

从巧姐身上,我们可以对比王熙凤的贪婪和刘姥姥的大度;对比王仁等人的狠毒和刘姥姥的慈悲;对比往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萧条;对比往日的虚伪和今日的真诚;对比王熙凤的渺小和刘姥姥的人格的伟大;对比假丑恶与真善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