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IF函数 用途:根据逻辑真假返回不同结果。作为表格逻辑判断函数,处处用得到。 函数公式: =IF(测试条件,真值,[假值]) 函数解释: 当第1个参数“测试条件”成立时,返回第2个参数,不成立时返回第3个参数。IF函数可以层层嵌套,来解决多个分枝逻辑。 - 动图教程 - ▲举例:60分以上的晋级,低于60分的补考,低于30分的淘汰 - 02 - SUMIF和SUMIFS函数 用途:对一个数据表按设定条件进行数据求和。 - SUMIF函数 - 函数公式: =SUMIF(区域,条件,[求和区域]) 函数解释: 参数1:区域,为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 参数2:条件,可以是数字、表达式、文本; 参数3:[求和区域],实际求和的数值区域,如省略则参数1“区域”作为求和区域。 - 动图教程 - ▲举例:求产品A的销售额总和 - SUMIFS函数 - 函数公式: =SUMIFS(求和区域,区域1,条件1,[区域2],[条件2],……) 函数解释: 第1个参数是固定求和区域。区别SUMIF函数的判断一个条件,SUMIFS函数后面可以增加多个区域的多个条件判断。 - 动图教程 - ▲举例:求华东区A产品销售额 - 03 - VLOOKUP函数 用途:最常用的查找函数,用于在某区域内查找关键字返回后面指定列对应的值。 函数公式: =VLOOKUP(查找值,数据表,列序数,[匹配条件]) 函数解释: 相当于=VLOOKUP(找什么,在哪找,第几列,精确找还是大概找一找) 最后一个参数[匹配条件]为0时执行精确查找,为1(或缺省)时模糊查找,模糊查找时如果找不到则返回小于第1个参数“查找值”的最大值。 - 动图教程 - ▲精确查找:精确查找举例:查询某员工工资 ▲模糊查找:将员工收入划分等级,工资低于6000属低收入,6000-8000中等收入,8000以上高收入。 - 04 - MID函数 用途:截取一个字符串中的部分字符。有的字符串中部分字符有特殊意义,可以将其截取出来,或对截取的字符做二次运算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函数公式: =MID(字符串,开始位置,字符个数) 函数解释: 将参数1的字符串,从参数2表示的位置开始,截取参数3表示的长度,作为函数返回的结果。 - 动图教程 - ▲举例:根据身份证号码,自动获取出生日期,=TEXT(身份证号,"0-00-00")这里的TEXT函数作用是将MID取出的8位数按0-00-00的格式输出显示。 - 05 - DATEDIF函数 用途:计算日期差,有多种比较方式,可以计算相差年数、月数、天数,还可以计算每年或每月固定日期间的相差天数、以及任意日期间的计算等,灵活多样。 函数公式: =DATEDIF(开始日期,终止日期,比较单位) 函数解释: 参数1须小于参数2,即开始日期小于终止日期,否则会出错; 参数3可以是以下几种,分别代表不同的计算方式: - 动图教程 - ▲举例:计算相差年数,如计算年龄、工龄等 - 06 - WORKDAY函数 用途:计算某指定日期在N个工作日之后(或之前)的对应日期,一般用于计算一项工作需要做N天后完成的结束日期等。 函数公式: =WORKDAY(开始日期,天数,[假期]) 函数解释: 天数是指工作日,函数会自动排除周六日,当然还有节假日也是不工作的,可以列出节假日利用参数3引用,这样也可以排除节假日或其他指定日期。 - 动图教程 - ▲举例:根据项目开始日期及需要的工作天数,预算完工日期。 - 07 - SUMPRODUCT函数 用途:一般用于某一条件或多个条件的求和、计数等,是不是有点像SUMIF或COUNTIF,其实它比上面两个函数要灵活。 函数公式: =SUMPRODUCT(数组1,……) 函数解释: 它的参数由多个相同维度的数组组成,将数组间对应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 当数组为逻辑数组{TRUE,……TRUE,……}可以用来当做判断条件或计数用,当数组为数值数组{数值,……数值,……}该数组就可以实现求和。 - 动图教程 - ▲举例:求某部门某产品发货次数 ▲举例:求某部门某产品发货总金额(只要将上面的公式后面乘以求和列就可以)。 - 08 - RANK函数 用途:用于排名计算。 函数公式: =RANK(数值,引用,[排位方式]) 函数解释: 参数1,是参与排名的数值; 参数2,是排名的数值区域; 参数3,是表示升序还是降序排名,为0或忽略时从高到低排名,为非0时从低到高排名。 - 动图教程 - ▲举例:将员工按销售额排名,最高者为第1名
|
|
来自: 魔蝎reo159g1sc > 《软件》